
作者:李新勇
页数:314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3997051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李新勇是颇具个性的70后作家。他的散文干净雅洁、清新深邃、别具一格。他的文字传达作家对土地的尊敬和热爱,对人性和自然的独特思考,闪烁着人文主义的光芒。作家的散文代表作《秋风野菊》《河西走廊的风》《偷欢》《日渐浅淡的地理乡愁》等,当年甫一发表,就受到广大读者和选刊的高度追捧,成为广为传颂的优秀篇章。
作者简介
李新勇,生于凉山州西昌市,现居江苏省启东市。写小说,写散文,偶尔写诗。作品见于《长城》《飞天》《北京文学》《散文》《散文百家》等数十家文学刊物,先后发表小说、散文近300万字,入多种年度作品选和时文选粹。出版小说集《丽日红尘》《风月》《某年某月某一天》、散文集《穿草鞋的风》《余棉有韵》、长篇纪实文学《到江尾海头去》等11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五届高级研修班毕业。南通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启东市作家协会主席。
相关资料
像作家这样经历了如此多的坎坷和磨难的人,容易滋生出愤愤不平的叛逆心理,提笔时很容易泄愤,去抨击和揭露那些不平与不幸,但他却以平和、淡定的心态,不去咀嚼曾经的苦难与彷徨,而是抒写坚强与感恩,以一颗爱心,以理解和宽容去面对曾经的幸与不幸,爱恨情仇。——梁多亮(教授,摘自《宜宾学院报》)
现实主义的创作,根底在作家连着现实主义的血脉,喷涌着最大多数人的情感,而不仅在于他描写的是什么。——毛克强(教授,摘自《江苏文艺研究与评论》2013年第4期)
从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李新勇的人文情怀;从对艺术创新的执着中,我们可以触摸到李新勇的文学理想。——张艳梅(教授,摘自《山东文学》2011年第12期) 一个作家能够在短短的数年时间内引起评论界的关注和热议,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李新勇的作品击中了时代的核心命题,接通了复杂莫名的中国经验和当代中国问题。——郑润良(文学博士后,摘自《牧野》2013年第2期)
本书特色
本书所选美文均首发于《散文》《民族文学》《北京文学》《散文百家》《文艺报》《文汇报》等报刊,多数被《读者》《意林》《格言》《散文选刊》《时文博览》等刊物转载。我一部汇聚作家山川美文创作精华的选本,有多篇散文曾作为阅读试题进入初三和高三课堂。
目录
一个人的江南 003
九寨,记忆的码头上 013
夜游玉壶井 029
马蹄上的歌谣 032
猛然醒来的石头 039
梦暖石生花 043
贵阳麻将 047
寅夜鸡鸣 050
甲秀楼之秀 052
万壑之绿 055
风过上朗德苗寨 059
晚安山寨 063
哪一朵是故乡的云 067
大风吹过 070
苍穹遥远的星光 079
逐梦之途 084
栖霞晨课 091
碎影流年 097
把故乡带在身边 101
日渐浅淡的地理乡愁 105
第二辑 途经
孤独的风景 111
河西走廊的风 120
沙洲冷月 124
绿岛印象 126
悠悠林下风 130
独步会峰阁 135
王陵孵梦 139
似有喊叫 145
温暖的雨季 150
前门楼子 153
在徐州街头问路 155
地面上的飞翔 160
璧山三轮儿 162
中山植物园的晨曦 165
掌纹中的大院 168
在壶口 175
东风暗放花几树 182
一条空空的裤脚 185
道义 189
偷欢 195
在古镇 208
第三辑 窗外
门槛上的春光 213
慢这奢侈品 217
无比虚弱的强大 220
谁的脚丫在唱歌 223
浅秋之绿 227
沙地土菜 230
安静如此辽阔 232
留一个合适的檐口 235
飞奔于途的吕四港 238
圆陀角日出 242
春发草梢头 244
卖笤帚的人 247
唱着歌儿打倒一切 251
三月郊外 254
过眼飞花轻若梦 256
一棵开花的树 258
凝望西风凋碧树 260
清风芦苇 262
秋风野菊 265
第四辑 闲谈
语言的光泽 269
寂寞百合 271
总有相中的人 273
秋后 276
谁知道若干年后的事 282
喧嚣与寂寞 284
“本官”应读书 287
倍感温暖 289
客居李白的诗上 291
谁在《诗经》里孤独 293
诗不是写出来的 295
大部头不等于大作品 297
散文之美 299
没有阅读没有发言权 301
纸书、微博与微信 304
无边的文字 308
后记 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