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奥】罗清奇
页数:135
出版社:中西书局(原百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4750578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傅雷与黄宾虹这两位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著名人物之间的交往为研究对象,整合了现存有关两人生平的大量史料,越过了条块分割的学科壁垒,在广阔的文化和历史情境中,审视两位文化巨擘相遇相知的意义,分析了两人对自己的文化理想的追求,也为当代抽象艺术的探索提供了参考。
作者简介
罗清奇(Claire Roberts),曾在北京外语学院学习汉语,并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中国画。在墨尔本大学获中文学士学位和艺术史硕士学位,并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获博士学位。曾担任墨尔本中澳历史博物馆策展人、悉尼Powerhouse博物馆亚洲艺术及设计高级策展人。2009—2010年在哈佛大学拉克里夫高级研究院担任研究员。自1986年起,策划多个与东亚视觉文化有关的展览,并定期发表文章。 研究领域包括:中国视觉文化、艺术史与文化史(尤其是1800年后)、当代中国艺术、中国摄影、有关中国的摄影、中国的纺织和服装艺术、东亚艺术、文化遗产研究、博物馆及策展研究。 陈广琛,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博士研究生,目前正从事比较视域中古物收藏、思想史与文学叙事关系的博士论文研究。研究领域还包括先秦魏晋音乐理论、德语文学中的音乐理论、音乐现象学、中国与捷克文化交流史。致力于发掘傅雷和傅聪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意义,为《哈佛现代中国文学史》撰写“傅雷”一章,另发表《傅雷与傅聪:阐释的艺术》、《洞察力与同情心:与傅聪谈第16届肖邦钢琴比赛》等。他为《诗书画》杂志撰写多篇比较文学论文,并曾定期为三联书店《爱乐》撰写音乐评论。将出版译作包括史怀哲的《巴赫》(第二卷),以及大卫·戴若什的《如何阅读世界文学》。
本书特色
本书以傅雷与黄宾虹这两位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著名人物之间的交往为研究对象,整合了现存有关两人生平的大量史料,越过了条块分割的学科壁垒,在广阔的文化和历史情境中,审视两位文化巨擘相遇相知的意义,分析了两人对自己的文化理想的追求,也为当代抽象艺术的探索提供了参考。









![2017-黄宾虹艺术日历-农历丁酉年[鸡年]-技术教育社区](https://image12.bookschina.com/2016/20161103/B7312837.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