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社区护理-(第2版)

封面

作者:董宣

页数:279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04042227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社区护理(第2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内容包括社区与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健康人群保健、传染病与慢性病社区预防与护理,家庭访视、社区精神卫生保健与护理、社区急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理等传统的社区护理知识,同时考虑到护理人员工作发展的需求及社区护理工作的实际需要,适当增加了环境与健康、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的相关内容。强调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病人、残疾人等为服务重点,突出社区卫生服务这条主线,使读者初步掌握开展社区护理服务所需基本知识和理论,为进一步了解社区护理服务的内容、掌握社区护理服务的基本技能而奠定基础。  《社区护理(第2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可作为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护理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护理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本书特色

本书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本书内容包括社区与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健康人群保健、传染病与慢性病社区预防与护理,家庭访视、社区精神卫生保健与护理、社区急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理等传统的社区护理知识,同时考虑到护理人员工作发展的需求及社区护理工作的实际需要,适当增加了环境与健康、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相关内容。强调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病人、残疾人等为服务重点,突出社区卫生服务这条主线,使读者初步掌握开展社区护理服务所需基本知识和理论,为进一步了解社区护理服务的内容、掌握社区护理服务的基本技能而奠定基础。
本书可作为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护理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护理工作者参考用书。

目录

第一章 社区卫生服务与社区护理
第一节 社区与社区卫生服务
第二节 全科医学的基本内容介绍
第三节 社区卫生服务与三级预防
第四节 社区护理概述

第二章 人群健康及具影响因素
第一节 环境因素与人的健康
第二节 生活环境与健康
第三节 生产环境与健康
第四节 社会环境与健康

第三章 社区居民健康研究帕统计学方法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步骤
第二节 计量资料的分析
第三节 计数资料的分析
第四节 统计表与统计图
第五节 社区护理中常用的统计指标

第四章 人群健康研究的流行病学方法
第一节 流行病学概述
第二节 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
第三节 疾病的分布
第四节 现况调查
第五节 病例对照研究
第六节 队列研究

第五章 社区传染病的预防与护理
第一节 传染病的概念、流行特征及预防原则
第二节 传染病的管理
第三节 预防接种
第四节 社区常见传染病预防与护理

第六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高血压病预防与社区护理
第三节 糖尿病预防与社区护理
第四节 冠心病预防与社区护理
第五节 脑卒中预防与社区护理
第六节 恶性肿瘤预防与社区护理

第七章 社区预防
第一节 社区诊断
第二节 社区干预
第三节 社区健康促进
第四节 居民健康档案

第八章 社区健康人群的保健护理
第一节 妇女保健
第二节 婴幼儿社区保健
第三节 青少年社区保健
第四节 中年期社区保健
第五节 老年人社区保健

第九章 家庭护理
第一节 家庭访视
第二节 居家护理

第十章 社区精袖卫生与护理
第一节 社区精神卫生概述
第二节 心理健康及维护
第三节 精神疾病的预防、诊治和家庭随访

第十一章 社区急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理
第一节 社区急性事件及防治措施
第二节 社区常见的急症、创伤、中毒等的现场救护
第三节 常见急性病和慢性病急性发作的社区防治
第四节 灾难性事件的社区防治

附录
附录一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附录二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附录三 常用统计用表
附录四 统计练习题
参考文献

节选

  (一)社区护理是应对社会老龄化的重要策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社会经济条件普遍改善,加之公共卫生事业迅速发展,促进了人类的长寿。一些国家进入“老年型社会”行列。我国在北京、上海、天津等许多大城市率先进入老龄化城市以后,从2000年起,全国老年人15已达到1.26亿,正式宣告进入老龄化社会。  人15老龄化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一方面,社会劳动人15比例下降,老年人赡养系数明显增大;另一方面,老年人本身对衣食住行、医疗保健以至自身发展等方面的特殊需要又要求全社会给予特别的关注。社区护理能够发展各种综合性、经常性的日常照顾,满足老年医疗保健的需求,帮助他们全面提高生活质量,使其得以安度晚年。  (二)社区护理对控制慢性病起重要作用  20世纪中期以来,传染病和营养不良症在疾病谱和死因谱上的顺位逐渐下降,其位置由慢性退行性疾病、生活方式与行为疾病等所取代。与不良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等因素密切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成年人早残和早死的主要原因。出现了疾病谱的改变。各种慢性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往往涉及多种外因和内因,而“生活方式与行为”是其重要的因素。慢性病大部分是长期患病,甚至终身带病。慢性病的这些特点,导致医疗保健服务需求相应改变。要求医疗保健服务时间是长期而连续的;服务地点要求以家庭和社区为主,没有必要每次都到医疗中心由专家诊治;服务内容要求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全方位;服务类型要求照顾重于医疗干预。这些需求正是社区护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因此,大力发展社区护理服务是控制慢性疾病的重要措施。  (三)社区护理顺应了医学模式转变的历史潮流  所谓医学“模式”(model),是指医学整体上的思维方式或方法。长期以来,生物医学模式一直是医学科学界占统治地位的思维方式,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疾病谱变化,生物医学模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明显。  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是由美国医生G.LEngle于1977年首先提出的,它认为人的生命是一个开放系统,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及系统内部的调控能力决定健康状况。社区护理的工作方法与思维方式强调综合性照顾,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四)社区护理有利于降低过高的医疗费用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许多国家都面临医疗费用的高涨问题,其主要原因为高技术医学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高技术医学的发展和老年人对医疗需求的增加,使医疗投入急剧增长,这一结果令社会不堪重负。一些本可以在基层得到解决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疾病平稳期的病人纷纷涌向大医院,造成了卫生资源的极大浪费,医疗费用居高不下。通过开展社区护理服务,可以将许多健康问题解决在社区,从而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加,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减少个人及社会的经济仍相。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社区护理-(第2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16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