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宗教文化与唐五代笔记小说

封面

作者:刘正平

页数:30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4171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笔记小说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采用随事而记的形式叙述人事或变怪故事的篇幅短小的文言小说,是唐五代小说的基本类型之一,包括以鬼神精怪为题材的志怪小说和以人事活动为中心的轶事小说两大类。唐五代的宗法性传统宗教、巫术文化、佛教、道教、民间宗教等诸种宗教文化对笔记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宗教文化与唐五代笔记小说》在考察笔记小说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笔记小说的概念、收录范围、笔记小说研究史进行了系统梳理,并运用宗教学的方法,从宗教文化、宗教叙事的角度对唐五代的笔记小说进行了全面的阐释,揭示其创作的宗教心理机制,还原了小说宗教述写的本质,为多角度认识和把握唐五代笔记小说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作者简介

刘正平,男,汉族,1975年11月生,甘肃庆阳人。1999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所古典文献学专业,师从胡大浚教授,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佛教与中国文学方向,师从陈允吉教授,2005年毕业并获文学博士学位。2005年进入杭州师范大学工作,2011年12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魏道儒研究员。现为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古典文献学、宗教文学、中国民间宗教等的研究,擅长于古典文献学、古代文学与宗教学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在《敦煌研究》、《世界宗教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宗教学研究》等刊物发表相关研究成果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江南地区民间宗教调查与研究》一项。

本书特色

《宗教文化与唐五代笔记小说》以笔记小说为研究对象,是因为笔记小说是贯穿中国小说史的小说体裁。唐五代时期的笔记小说,数量庞大,作者众多,众体兼备,而且与唐五代时期的宗法性传统宗教、佛教、道教、民间宗教以及巫术文化及形形色色的民间信仰息息相关。可以说,唐五代时期是一个宗教大繁荣时期,这个时期的笔记小说也被浸染上了鲜明的宗教色彩。这正是《宗教文化与唐五代笔记小说》要着力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但是,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什么是笔记小说,哪些是笔记小说,笔记小说到底有什么内在特征,笔记小说跟笔记、传奇是什么关系,为什么笔记小说会涉及如此之多的宗教现象,这些宗教现象对我们了解唐五代社会有什么帮助,这一系列问题,都会令每一个研究者困惑,也会促使每个研究者绞尽脑汁提出各种见解来。《宗教文化与唐五代笔记小说》旨在就此一系列问题做出力所能及的探索。

目录

自序绪论 笔记辨体与笔记小说研究
第一章 唐五代笔记小说创作的宗教情怀第一节 佛道传播与笔记小说作者的群体人格特征第二节 自我实现与需求满足:小说创作的内在动因第三节 “穷神变,测幽微”:笔记小说创作的宗教情怀第二章 宗法性传统宗教与唐五代笔记小说第一节 关于“儒教”问题的争鸣第二节 宗法性传统宗教是中国古代的国家宗教第三节 宗法性传统宗教与唐五代笔记小说第三章 巫术文化与唐五代笔记小说第一节 巫术的原理与法则第二节 巫术的历史演变及其与法术的区别第三节 唐五代笔记小说精怪故事的巫术文化解读
第四章 道教与唐五代笔记小说第一节 道教的兴起及其多源共生性第二节 唐五代道教的创制改造与基本状况第三节 道教法术与唐五代笔记小说第五章 佛教与唐五代笔记小说第一节 佛教弘传中国与传统宗教心理第二节 晋唐三教之争与佛教发展的基本状况第三节 佛法化导与小说辅教第四节 寺院变相与笔记小说第五节 《太平广记》“妖妄部”与唐五代佛教的异变
第六章 民间宗教与唐五代笔记小说第一节 弥勒信仰与弥勒教第二节 寄形于弥勒信仰的摩尼教第三节 祆教与景教第七章 宗教叙事与唐五代小说的审美观照第一节 唐五代小说文本的时空建构第二节 唐五代笔记小说的叙事风格第三节 唐五代笔记小说批评中的宗教传统
结论参考文献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宗教文化与唐五代笔记小说》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13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