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历史是被描述的:中国电影历史的景观建构

封面

作者:高小健

页数:376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80769214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五编, 主要包括: 被历史与文化建构的电影艺术家 (一) —— 中国电影剧作家的成熟与成就、被历史与文化建构的电影艺术家 (二) —— 中国电影导演的个体与风范、中国电影历史图景的重建 (三) —— 30年代电影

作者简介

高小健,1955年12月生于北京,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主要专业方向是中国电影史研究和戏曲电影研究,2005年出版中国首部关于戏曲电影的史著《中国戏曲电影史》,引起广泛关注。出版了首部中国30年代电影的断代史《新兴电影:一次划时代的运动》。独自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戏曲电影艺术论》。此外还参与了课题《中国当代电影艺术史》和中国高教出版社立项的首部中国普通高校电影学教材《中国电影史》的撰稿。在中国电影史、电影理论与文化、电影剧作理论和电影剧作家、电影导演、戏曲电影等研究方面撰写、发表论文数十篇,发表大量影视评论。主要论文有《西风东渐与20年代中国电影价值观》《30年代电影文化运动产生的历史条件》《“费穆电影”与中国民族电影的美学风范》《电影剧作的演进》《换一个角度看历史——中国30年代电影的商业化复读》《新中国以来对中国电影历史的复读》《30年代中国电影对美国电影的态度》《现实主义——钟惦棐电影美学观的主线》《中国电影学术:开拓与建构——李少白先生电影理论再学习》《新中国以来的中国电影历史研究》《都市生活的魅力——重读<新旧上海>》等。

本书特色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历史是被描述的(中国电影历史的景观建构)》深入研究了中国电影历史的景观建构,从“历史是被描述的”这一角度观察了中国早期电影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反思中国电影史学进程,系统地探讨了中国电影走过的道路、积淀的艺术经验与理论精粹。

目录

自序

第一编 被历史与文化建构的电影艺术家(一)——中国电影剧作家的成熟与成就

夏衍30年代的电影剧作艺术

30年代田汉电影观念的转变与剧作特点

革命洪流中的艺术理想与实践——阳翰笙电影戏剧创作再探

30年代洪深电影剧作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

第一编 被历史与文化建构的电影艺术家(二)——中国电影导演的个体与风范

“费穆电影”与中国民族电影的美学风范

大众电影的旗帜——蔡楚生电影的思想主体与文化本质

史东山的电影艺术

吴永刚:追索不尽的话题——一个电影知识分子的精神与艺术

剧影春秋——陈鲤庭戏剧电影艺术巡礼

起点——论汤晓丹1933年拍摄的三部影片

文学电影的终结——论谢晋电影的样式

第二编 中国电影历史图景的重建(一)——30年代电影专论

30年代电影文化运动产生的历史条件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兴电影批评和理论建树

30年代中国电影剧作形态分析

30年代中国电影对美国电影的态度

换一个角度看历史——对20世纪30年代电影的商业性思考

政治、文化的撞击:30年代电影的多重面貌

第二编 中国电影历史图景的重建(二)——中国电影史学思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中国电影历史的复读

对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思考

中国电影学术:拓展与建构——李少白先生电影理论再学习

第二编 中国电影历史图景的重建(三)——历史框架下的电影文化表达

现实主义——钟惦棐电影美学观的主线

香港电影文化的三种进入

雾里看花——华语电影的文化想象

国产电影的文化选择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历史是被描述的:中国电影历史的景观建构》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13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