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页数:788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
ISBN:978710712957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古代教育史、近代教育史和现代教育史三编,共25章。其中古代六章,分别论述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含教育的起源)、古希腊的教育、古希腊三哲的教育思想、古罗马的教育、西欧中世纪的教育、拜占廷与阿拉伯的教育,客观地展示外国古代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发展的轨迹和古代世界教育的多元化;近代九章和现代十章,论述外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发展与演变。
目录
第一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第二章 古希腊的教育
第三章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第四章 古罗马的教育
……
第二编 近代教育史
第七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第八章 夸美纽斯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第九章 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和美洲主要国家的教育
第十章 卢梭的教育思想
……
第三编 现代教育史
第十六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第十七章 蒙台梭利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第十八章 杜威的教育思想
……
节选
第一编 古代教育史
第一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古代东方通常是对古代亚洲和非洲东北部各奴隶制国家的总称,其中巴比伦、埃及、印度和中国号称四大文明古国,是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地区,产生了最早的文字、科学知识及学校的萌芽,在奴隶制基础上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堪称世界文化的摇篮,并为后来世界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介绍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教育之前,让我们先探讨一下教育的起源及史前教育的概况。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与史前的教育
一、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起源探讨教育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它是教育学和教育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探讨这一问题涉及两个问题,其一是,教育起源于生物进化的哪一个阶段;其次是教育根植于何种基础。科学地解释教育的起源,对于把握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区别,把握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问题中外学术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
这是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论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创导者有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Charles Letourneau,1831—1902)、美国教育家桑代克、英国教育学者沛西•能(Thomas Percy Nunn,1870—1944)等。其共同之处是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力图证明教育乃是超出人类社会范围,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产生的一种现象。他根据对动物生活的观察得出结论,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如大猫教小猫捕鼠,大鸭教小鸭游水等。利氏在另一部名日《动物之教育》的书中进一步提出:非但在脊椎动物中,而且在非脊椎动物中,也存在教育现象。例如蚂蚁中也有“教师和学生”。利氏声称:在这些动物中发现了自觉的教育、指导和学习。在利氏看来,人出生之后便继承了业已形成的现成的教育形式,教育在人类社会中只是不断改变和演进,只是获得某些新的性质,但本质上和动物界毫无两样。利氏断言,生存竞争的本能就是教育的基础。动物为着保存自己的种类,出自遗传本能,自会将其“知识”与“技巧”传授给幼小的动物。沛西•能在20世纪20年代则断言:“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有教育,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甚至在高等动物中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我之所以把教育称之为生物学的过程,意思就是说,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相应的种族生活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待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又说:“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在其晚年,沛西•能仍信守他的主张,称教育是一种生物的实验。上述从生物观点说明教育起源,乃是19世纪下半叶后出现并一度流行的观点,是当时流行的庸俗进化论在研究教育起源问题上的反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