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张锡纯伤寒讲义

封面

作者:张锡纯

页数:127

出版社: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3354695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张锡纯是近代中医史上著名医家,《伤寒讲义》是张氏以近代医学家的视角对《伤寒论》进行了新的注释及发挥。他从林亿本《伤寒论》中择其要者进行注解,首冠“六经总论”,阐述经与经、经与腑的关系及六经的命名,次述六经病的证治。张氏主张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充实仲景六经体系,倡导寒温合一,优势互补;重视以大气论、气机升降等理论重新阐释《伤寒论》中的疑难问题;敢于突破经方不可随意更改的传统观念束缚,根据因时、因地、因人、因证的原则对经方的药物、剂量进行变通,以弥补经方治疗今病的不足,从而将伤寒学术的研究归于实用。张氏中西汇通、衷中参西的思想影响十分深远。其《伤寒讲义》被收录在他的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

作者简介

王致谱,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资深医史学专家,师承秦伯未、陈邦贤等,主攻民国时期中医学发展史。参编《中国医学通史》、《中医大辞典》、《中医人物辞典》、《中国急诊医学》(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中医痛证大成》、《实用中医临床手册丛书》等,主编《中国中医药五十年》“民国名医著作精华丛书”(“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温病大成》(“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等。

农汉才,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参编“民国名医著作精华丛书”(“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温病大成》(“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等。

本书特色

★角度新颖,富有创新“民国伤寒新论丛书”所选之书,都是民国时期一批杰出医家在西学东渐后吸取西医理论来阐释中医伤寒的理论与病案,是民国时期的独创,也是学术界关注的新焦点。“民国伤寒新论丛书”的创新点主要有:①总结民国名医在伤寒学研究上的学术新见解。②反映民国伤寒学研究的时代特征。③呈现民国融贯中西医以阐释《伤寒论》的新思维、新模式。
★关注伤寒,启迪未来《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著作,民国时期中医先贤们将《伤寒论》视为中医学的缩影,着力论证《伤寒论》的科学性,从而证明中医的科学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于我们当代进一步推动中医现代化极富启迪意义。
★版本珍贵,填补空白“民国伤寒新论丛书”中,除祝味菊、陆渊雷、张锡纯的著作在新中国成立后有再版,其余的均未出版过,有的甚至是孤本,如恽铁樵的《伤寒论研究》《伤寒论讲义》,王和安的《伤寒论新注》等,都是较为珍稀的版本。“民国伤寒新论丛书”的出版,将弥补当今伤寒论学术发展史上著作出版的空白。

目录

放鱼诗并序 自咏题先师张寿甫先生遗像王序高序《衷中参西录》第七期题咏六首林序张序刘序孙序题词题记第一卷 1.六经总论 2.太阳病桂枝汤证 3.太阳病麻黄汤证(附太阳与阳明合病麻黄汤证) 4.太阳温病麻杏甘石汤证 5.太阳病大青龙汤证(附:脉微弱、汗出、恶风及筋惕肉乐畏) 6.太阳病小青龙汤证(附;自拟从龙汤方) 7.太阳病旋覆花代赭石汤证 8.太阳病大陷胸汤证(附:自拟荡胸汤方) 9.太阳病小陷胸汤证(附:白散方) 10.太阳病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11.太阳病附子泻心汤证(附:自拟变通方) 12.太阳病炙甘草汤证 13.太阳病桃核承气汤证第二卷 1.太阳阳明合病桂枝加葛根汤证 2.太阳阳明合病葛根汤证 3.阳明病葛根黄连黄芩汤证(附:自订滋阴宣解汤方) 4.深研白虎汤之功用 5.续申白虎加人参汤之功用 6.阳明病三承气汤证 7.阳明病茵陈蒿汤证、栀子柏皮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诸发黄证 8.阳明病猪苓汤证 9.阳明病四逆汤证第三卷 1.少阳病提纲及汗吐下三禁 2.论小柴胡汤证 3.论大柴胡汤证 4.少阳篇三阳合病之治法 5.太阴病提纲及意义 6.太阴病桂枝汤证 7.太阴病宜四逆辈诸寒证 8.太阴病坏证桂枝加芍药汤及桂枝加大黄汤证第四卷 1.少阴病提纲及意义 2.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3.少阴病黄连阿胶汤证(附:自订坎离互根汤方) 4.少阴病当灸及附子汤证 5.少阴病桃花汤证 5.少阴病吴茱萸汤证 6.少阴病苦酒汤证 7.少阴病白通汤证及白通加猪胆汁汤证 8.少阴病真武汤证 9.少阴病通脉四逆汤证 10.少阴病大承气汤证 11.厥阴病提纲及意义 12.厥阴病乌梅丸证 13.厥阴病白虎汤证 14.厥阴病当归四逆汤及加吴茱萸生姜汤证 15.厥阴病白头翁汤证 16.不分经之病烧禬散证、理中丸证、竹叶石膏汤证 17.温病遗方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张锡纯伤寒讲义》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12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