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赵建永
页数:310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01014571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从哲学学科建设的视角,把汤用彤的哲学研究作为近代以来中国学者对于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一种尝试,围绕他的治学经历来探讨他对中国学术转型的开拓性贡献。采用总分结构,以梳理汤用彤的学术研究体系为主线,先论述汤用彤哲学文化研究的元理论,再述其成果所确立的学科研究范式:包括中国佛教史、道教史和现代宗教学等学科,还有以中国哲学范畴体系建构为中心的玄学研究、理学缘起脉络的梳理、西方哲学通史的传介以及比较文化学的开拓诸多方面;阐明他的哲学史研究不是单纯为学术而学术,而是出于对中西文化冲突的回应。
本书特色
本书从哲学学科建设的视角,把汤用彤的哲学研究作为近代以来中国学者对于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一种尝试,围绕他的治学经历来探讨他对中国学术转型的开拓性贡献。采用总分结构,以梳理汤用彤的学术研究体系为主线,先论述汤用彤哲学文化研究的元理论,再述其成果所确立的学科研究范式:包括中国佛教史、道教史和现代宗教学等学科,还有以中国哲学范畴体系建构为中心的玄学研究、理学缘起脉络的梳理、西方哲学通史的传介以及比较文化学的开拓诸多方面;阐明他的哲学史研究不是单纯为学术而学术,而是出于对中西文化冲突的回应。
目录
第一章 汤用彤的学术人生
——中国学术现代化进程的缩影
第一节 思想酝酿
——新旧过渡
一、时代背景
二、家学渊源
三、清华立志
四、美国留学
第二节 学术建构
——探求真理
一、初创期
二、鼎盛期
三、新时期
四、薪火相传
第二章 学术思想的元理论
——融贯古今中外的文化观
第一节 汤用彤与学衡派之形成
——《学衡》重估
一、汤用彤与新人文主义
二、《学衡》缘起
第二节 汤用彤与学衡派的文化运思理路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
一、汤用彤《学衡》时期的文化观
二、文明平等交流互鉴理论的先期探索
第三章 儒家研究
——新儒学的渊源
第一节 清华时期的道德立国论
——现代新儒学先声
一、古今中西之争激发的道德立国论
二、以主体性人格阐扬民族文化主体性
第二节 理学救国论
——传统儒学的现代诠释
一、道德救世说
二、民族文化的新开展
第三节 由礼学看文化启蒙
——新儒学、学衡派与新文化派的共生关系
一、以公允心态阐释礼学现代精神
二、礼教观中个体价值的弘发
三、中西会通新境界的开启
第四章 西学研究
——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先驱
第一节 全方位深研西方哲学
——为中国现代学术奠基的历史作用
一、汉姆林大学时期文稿探微
二、哈佛时期的哲学研究
第二节 宗教学研究
——开创中国现代意义上宗教研究新局面
一、《宗教学专辑》研究
二、《哲学专辑》里的宗教问题
……
第五章 佛教研究
第六章 道家、道教研究
第七章 玄学研究
结语:汤用彤在现代学术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附录一:汤用彤已刊论著系年
附录二:汤用彤未刊稿简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