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辜也平主编
页数:381
出版社:海峡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5500398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当代大学生的巴金接受: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巴金研究”选修课作业选》是关于巴金及其作品的评论集,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巴金研究”选修课作业选,共九十几篇,包括“我心目中的巴金”“关于巴金与萧珊”“早期中篇小说初探”“《家》的私人解读”“生活于《寒夜》中的人们”等十几个部分。
作者简介
辜也平,1955年生,福建永春人。1982年8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巴金创作综论》、《走近巴金》、《范式的建构与消解》、《沉重而感伤的文学旅程》、《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史论》等。2007年1月,主讲课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专题”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本书特色
本书选编的是作者2005至2014年间在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任课时2002-2007和2010、2011级选修这一课程的95位同学的学期作业。巴金研究。
目录
我和巴金的“相遇”
属于我的关于巴金的故事
从觉慧到觉新
记忆中的《家》
我对巴金的认识
我与巴金
四遇巴金
记忆中与巴金的故事
理科大学生的巴金接受状况的抽样调查
第二辑 我心目中的巴金
我心目中的巴金
至人无梦
熔铸生命之博爱
巴金随想
透过相片走进巴金
感觉巴金
巴金的“草根性”
无名与共名的纠葛
第三辑 关于巴金与萧珊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令人羡慕的爱情与婚姻
从《巴金家书》体味永恒的爱
巴金萧珊家书的称谓
一个属于伟大文人的爱情童话
萧珊在巴金创作中的投影
第四辑 早期中篇小说初探
“灭亡”是灵魂的久安之所
吴仁民和他的四个女人
癞头和尚应何去何从
巴金小说中的泉州风物
春天里的爱情牧歌
诗意凄婉的爱情挽歌
回旋跌宕的爱情悲歌
第五辑 《家》的私人解读
鸣凤的悲剧命运
不能兑现的诺言总是叫人失望的
觉慧形象与“孝义”观
为觉新立一座碑吧!
他有他表达勇敢的方式
觉民的结构意义
高老太爷的无奈
《家》之私人解读
第六辑 《憩园》的意蕴与艺术
小憩怡情大憩亡身
黎先生的三重身份及其深层涵义
《憩园》的发现行为
《憩园》命名的意蕴和指向
杨老三为何能得到读者宽恕
《憩园》中的叙事冒险
关于《憩园》叙事艺术的思考
《故园春梦》对《憩园》的二度阐释
第七辑 《第四病室》的震撼与思考
社会的缩影地狱的别称
人心的隔阂与冷漠
精神慰藉胜于医学的治疗
双重角色的叙事功能
契科夫的病室与巴金的病室
第八辑 生活于《寒夜》中的人们
曾树生的出走及其他
解析《寒夜》中的婆媳关系
《寒夜》中的婆媳关系
《寒夜》中的母与子
我感到吃惊但并不同情
男性视角与女性原型
《寒夜》中的几处“停电”
……
第九辑 短篇小说细读
第十辑 从散文巴金
第十一辑 遭遇《随想录》
第十二辑 直面巴金研究
附录
节选
我对巴金的认识 在纪念巴金逝世一周年的晚会上,上海艺坛众多文艺名家与巴金母校上海南洋中学的师生共六百余人齐聚一堂。在一架钢琴和一把小提琴的伴奏下,巴金生前的一篇篇作品被秦怡、奚美娟等众多知名的艺术家演绎得声情并茂。在那些饱含着深情的文字中,现场所有观众的心灵为之震撼。 这母我所见过的最动人心弦的纪念方式。 我开始认识巴金,是在懵懵懂懂的小学生时代。那时对巴金的印象还仅仅停留在概念上~~巴金,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的名字和茅盾、冰心、叶圣陶、郭沫若一样,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闪亮的星辰。 那时候,陆陆续续地学了他的几篇课文,比如《海上日出》《鸟的天堂》之类。当时用孩子的眼光看这些小散文,觉得巴金这老头特别可爱,总是能在日常生活中发掘出一些乐趣。再普通的事物,到了他的眼里,都能变成美好的回忆,流露在笔端,让读着他文字的人也能感受到那些欣喜和美丽。于是乎,我在我的小学作文中,总是乐此不疲地用对日常生活的关注来表达我对美好生活的感慨,为此,我的作文还常常得到老师的褒奖。 到了中学,又接触到了课文《灯》和《小狗包弟》。或许是长大了些的缘故,这时候的我忽然对巴金那种细腻而丰富的情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傍山建筑的几处平房里射出来几点灯光能让他联想到晚归的路人、异乡的行客,甚至古希腊的传说;一条养过时问不算太长的小狗也能勾起他那么多惆怅的情绪……巴金,在那时的我的心中,变成了一位拥有细腻心灵的作家。 那时的我对巴金的认识,几乎完全来自那寥寥的几篇人选语文教科书的散文。 或许是因为大学专业的需要,我浙渐开始关注起一些现当代的作家,当然,也包括之前仅有些懵懂印象的巴金。重新审视巴金的文字,看到的,全是来自心灵深处的律动: “在我的房间外面,有一段没有被屋瓦遮掩的蓝天。我抬起头可以望见嵌在天幕上的几颗明星。我常常出神地凝视着那些美丽的星星。它们像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赐予我一次祝福。”这是美好的憧憬和充满爱的赞美诗; “这里有美丽的山水,肥沃的田畴。同时又有黑暗的监狱和刑场。在这里坏人得志、好人受苦,正义受到摧残。在这里人们为了争取自由,不得不从事残酷的斗争。在这里人们在吃他的同类的人。——那许多的惨酷的景象,那许多的悲痛的回忆!”这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愤怒和呼喊; “不知道怎样,我竟然被无名的悲哀压倒了。四周有这么好的景致,我却不能欣赏,白自地拿烦恼来折磨自己。……能看见我的,除了万顷烟波之外,就只有长空的皓月一轮。”这是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惆怅…… 越来越喜欢巴金的文字,不论是像《繁星》那样的浪漫还是像《家》那样的恢宏,巴金,塑造的是一个时代的文坛基石。 最令人动容的还是那篇《怀念萧珊》:“等到我永远闭上眼睛,就让我的骨灰同她的掺和在一起……”这是他的心灵倾诉,他曾经的悲伤、痛苦和深挚的爱,都流淌在这含泪滴血的文字中,随着《随想录》的思绪,和那一沓沓不朽的书卷一起,永远镌刻在读者心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