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2013-2014-衡阳经济社会发展蓝皮书

封面

作者:大学

页数:279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661464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衡阳市情与对策研究中心系列丛书:衡阳经济社会发展蓝皮书(2013-2014)》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从十四个方面对衡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揭示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力图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供政府职能管理部门和企业决策参考。

作者简介

  刘沛林,1963年生,博士,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会议评审专家,湖南省社会科学“百人工程”培养对象,湖南省人居环境学重点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湖南省省情与对策研究会副会长,衡阳市情与对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资源环境经济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和人居环境学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课题20余项;出版著作12部,发表论文130余篇;获得过省部级一、二等科研成果奖13次;获得过“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湖南省青年科技奖”、“湖南省教学名师奖”等学术荣誉;先后应邀到加拿大、英国、韩国、埃及等地访学。    皮修平,1963年生,硕士,教授,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湖南省优秀教师,湖南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区域经济学”学科带头人,省级精品课程主持人,湖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常委,湖南省首届“百人工程”人选,湖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研究会会长,湘潭市重大决策专家咨询组成员,衡阳市委政策研究中心顾问。主要从事市场经济学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级、省级科研、教研课题10多项,市级研究课题10多项;出版学术著作6部,(总)主编教材30多部;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和权威经济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国中文文摘资料转载20余篇;先后获省部级二、三等教研、科研成果奖4次和中南六省(区)优秀教育读物(教材)一等奖、湖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等。

本书特色

刘沛林、皮修平主编《衡阳经济社会发展蓝皮书(2013-2014)/衡阳市情与对策研究中心系列丛书》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从十四个方面对衡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揭示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力图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供政府职能管理部门和企业决策参考。

目录

第一篇 总报告
经济新常态下衡阳发展途径与体制机制建构研究——总报告
一、衡阳2012-2013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与困境
二、衡阳2014-2015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三、衡阳2014-2015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分析
四、衡阳2014-2015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建构建议

第二篇 重大战略研究
第1章 衡阳市工业重镇建设途径分析与体制机制建构研究
一、衡阳工业重镇建设的基础和优势:
二、衡阳工业重镇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衡阳工业重镇建设的总体要求与目标定位
四、衡阳工业重镇建设途径分析
五、衡阳工业重镇建设体制机制建构
第2章 衡阳市文化名城建设途径分析与体制机制建构研究
一、衡阳文化名城建设的现代意义
二、衡阳文化名城建设的现实基础
三、衡阳文化名城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四、衡阳文化名城建设的战略举措
五、衡阳文化名城建设体制机制构建
六、结论
第3章 衡阳旅游胜地建设途径分析与体制机制建构研究
一、旅游胜地的含义和特征
二、衡阳与旅游胜地差距分析
三、衡阳旅游胜地建设环境背景条件分析
四、衡阳旅游胜地建设总体思路
五、衡阳旅游胜地建设途径分析
六、衡阳旅游胜地建设体制建构
七、衡阳旅游胜地建设机制建构
第4章 衡阳市宜居家园建设途径分析与体制机制建构研究
一、宜居家园建设的理论基础与经验借鉴
二、衡阳宜居家园建设的现状特点
三、衡阳市宜居家园建设的具体途径
四、衡阳市宜居家园建设体制机制构建

第三篇 绿色发展研究
第5章 衡阳绿色低碳发展途径分析与体制机制构建研究
一、绿色低碳发展的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经验借鉴
二、衡阳绿色低碳发展的现状及评价指标
三、衡阳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和思路
四、衡阳绿色低碳发展的途径分析
五、衡阳市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建构
第6章 衡阳市绿色建筑发展途径分析与体制机制建构研究
一、绿色建筑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二、我国及湖南省、衡阳市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三、衡阳市绿色建筑发展滞后的因素分析
四、衡阳市发展绿色建筑的途径
五、衡阳市发展绿色建筑的体制建构
六、促进衡阳绿色建筑发展的机制建构
第7章 衡阳市生态补偿途径分析与体制机制构建研究
一、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实践评价
二、衡阳市生态补偿现状分析
三、衡阳市生态补偿途径分析
四、衡阳市生态补偿体制构建
五、衡阳市生态补偿运行机制构建

第四篇 热点专题研究
第8章 衡阳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的途径分析与体制机制建构研究
第9章 衡阳基层人民检察院网站检务公开的途径分析与体制机制建构研究
——以衡阳市珠晖区人民检察院为例
第10章 衡阳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城镇化途径分析与体制机制建构研究
第11章 衡阳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途径分析与体制机制建构研究
第12章 衡阳综合保税区发展途径与体制机制建构研究
……

后记

节选

  《衡阳市情与对策研究中心系列丛书:衡阳经济社会发展蓝皮书(2013-2014)》:  (3)混合补偿途径。当生态环境服务的受益方少且明确,生态环境服务可以被标准化为可分割、可交易的商品形式,提供方的数量在可控制的范围内时,市场补偿机制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如果补偿对象的影响范围很大,提供的生态环境服务有众多的受益者,生态环境服务很难量化分割和交易,那么政府补偿就是较好的支付方式。现实中,大量补偿客体同时具有上述两种对象的混合特征。为了同时发挥市场和政府补偿的优势,可以组合使用以上两种机制。(八)2014-2015年衡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途径分析1.坚持科学发展,突出第一要务经济是基础,也是衡阳建成全面小康的短板,因此,衡阳必须把经济发展放在突出的位子,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各个领域。具体是:(1)科学规划,一以贯之。一张图纸画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2)加力调整,加速升级。要建立企业家与政府的直通车,定期召开政府主要领导与企业法人代表座谈会。(3)鼓励创新,重奖科技。深圳市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建设”的经验值得学习,集中资金重点扶持有潜力有前途的新兴产业。(4)加快产业化,推进城镇化。发展双汇、唐人神那样的大型加工企业,衡阳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大有可为。  2.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衡阳  (1)完善环保体系建设。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各级政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进一步完善环保法制体制建设;制定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考核体系,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协调联动的大环保工作和考核长效机制。(2)抓好重金属污染防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重点加强涉重金属企业结构调整、整合和历史遗留固废的治理,推进涉重金属企业强制清洁生产审核,提高企业清洁生产水平。(3)持续推进污染减排。继续坚持强化结构减排、细化工程减排、实化管理减排、依靠科技减排相协同,统筹推进工业、交通运输、生活、农业等各个领域的减排工作,重点加强燃煤电厂、水泥行业脱硫脱硝项目和污水处理厂、畜禽养殖业的减排力度,推进机动车尾气检测和“黄标车”淘汰。(4)强化环保执法力度。环境违法处罚无上限,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环保部门要联合监察、公安、检察、城管等部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企业,开展经常性联合执法行动,增强环保执法的执行力和威慑力。(5)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加快衡阳市环境监测、监察、监管标准化能力建设;完善污染源和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提高自动监控系统管理和应用水平;完善城市污水管网和普及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九)2014-2015年衡阳基层人民检察院网站检务公开的实现途径分析  1.以公正司法为目标,深化检务公开重要性的认识由前文的测评结果可以看到,珠晖区人民检察院检务公开网站的工作一直在进行开展,但还是存在各版块发展不均衡、社会公众参与不多、网站功能未充分利用等不少的问题,折射出检务公开战略性任务尚未全面推进。这就需要衡阳基层人民检察院进一步提高认识,拓展公开形式,增强部门协作与配合。  2.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全面拓展检务公开领域  (1)树立执法公开理念。大力倡导“公开是常态,保密是例外”理念,坚持“依法、全面、及时、规范”原则,成立以检察长为组长的检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分职能落实责任,与检察日常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  (2)拓展检务公开范围。将检务公开范围从建立和完善不批捕、不起诉答复制度、争议较大或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案件公开,延伸到将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办案过程、处置结果全面公开,用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方式执法办案,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对司法活动的参与权、知情权和发表意见的权利。  (3)拓展检务公开形式。将检务公开形式从被动公开变主动公开,从专项工作变日常工作,从定期公开变实时公开,从纯文字公开变数字公开、图形公开。  3.以机制创新为抓手,不断提升执法过程公开水平  (1)搭建检务公开平台。将控申接待大厅作为“法律便民服务超市”,集接待室、会议室、情绪疏导室、听证室于一体,实现“一站式”接访。依托检察开放日等专题活动、依托数字检察等日常公开平台、依托检务公开网,多平台平渠道做好检务公开工作。  (2)注重检务公开群众参与。广泛吸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和人民群众以民主监督员、评议员和见证人的身份,参与到检务公开过程中,采取公开评议、公开听证、公开审查、公开答复等方式实行检务公开。  (3)有力地化解矛盾。坚持用法治方式破解社会治理难题,创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对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召开拟不捕、拟不诉公开听证会,邀请案件当事人、办案人员及评议员参与,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就案件的执法依据及处置的理由进行再说明,使案件在审结的同时,达到定纷止争的效果。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2013-2014-衡阳经济社会发展蓝皮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09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