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邱睿著
页数:44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1615401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南社是近代最大的文人结社,本书将南社的研究进行了时间维度的拓展,不再局限于14年社团史的梳理,而是将南社的诗人群体置于“前南社时代”、“南社时代”、“后南社时代”的时空维度下去关注文人的聚散与文学的变迁,更完整地描述了以南社为代表的革命文学的演进历程。本文尝试还原文学现场,对南社的诗歌创作给出一个符合历史实际的解释,淡化南社的“政治”定位,强调南社在历史转型期的文化意义;避免定型化的介绍,而以大历史的视野去解读南社的文化事件;不以介绍代表诗人诗作为主,而将南社诗人作为一个群体来关注,发掘群体的创作旨向;南社诗群是近代诗歌史上一股重要的力量,本文也试图通过对南社诗歌的阐释来解读古典诗歌的近代走向。
作者简介
邱睿,四川内江人,西南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博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诗文、中华文化传播。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南社是一个非常重要又无法回避的文学社团,涉及地域极为广阔,从发源地的江苏、浙江、上海,直到湖南、广东、台湾等地,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有全国影响的文学社团
★本书尝试还原文学现场,对南社的诗歌创作给出一个符合历史实际的解释,淡化南社的“政治”定位,避免定型化的介绍,而以大历史的视野去解读南社的文化事件
★南社诗群是近代诗歌史上一股重要的力量,本书也试图通过对南社诗歌的阐释来解读古典诗歌的近代走向
南社的社团史总共是十四年(1909-1923),放之于中国近代史上观察,正处于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张力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高密度的历史事件不断更改着中国的未来方向,中国社会经历着性质转变,中国文化也经历着彻底蜕变。南社作为清末民初最大的民间文人社团,参与到这个社会和文化转型的进程中,以“革命的文人”身份进行了“文人的革命”,成为近代史的一部分。面对近代社会转型带来的变化,这些民间文人进行了从生活方式、谋生手段到精神理念的一系列调适,而调适中的选择正汇成了近代文化选择中的民间力量。这种力量,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一股重要推力。
南社是近代最大的文人结社,本书将南社的研究进行了时间维度的拓展,不再局限于14年社团史的梳理,而是将南社的诗人群体置于“前南社时代”、“南社时代”、“后南社时代”的时空维度下去关注文人的聚散与文学的变迁,更完整地描述了以南社为代表的革命文学的演进历程。
本书尝试还原文学现场,对南社的诗歌创作给出一个符合历史实际的解释,淡化南社的“政治”定位,强调南社在历史转型期的文化意义;避免定型化的介绍,而以大历史的视野去解读南社的文化事件;不以介绍代表诗人诗作为主,而将南社诗人作为一个群体来关注,发掘群体的创作旨向。南社诗群是近代诗歌史上一股重要的力量,本书也试图通过对南社诗歌的阐释来解读古典诗歌的近代走向。
南社诗人的诗集繁多,这些诗歌作品往往非流非派,体现了南社作为基层文人群体样态的广泛性。然南社诗人的创作也有其共性,既热衷历史内容也强调当下记录,体现了布衣之诗的风貌和对于遗民情愫的政治发掘,对于龚自珍和杜甫的追摹则体现了诗群对于诗歌历史资源的承续和借鉴。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南社史与南社诗歌史
第一节 南社史论
第二节 南社诗歌史论
第二章 前南社时代:诗人群体的汇集
第一节 南社的沪上渊源:1902—1909
第二节 《政艺通报》诗人群体与南社诗人群体
第三节 前南社时代的国粹群体
第四节 从寒隐社到国学商兑会:国粹主义的流衍与南社群体
第三章 南社时代诗人群体的常态与非常态:雅集与刊物
第一节 南社雅集与刊物概说
第二节 社刊与群体凝聚:《南社丛刻》
第三节 别集中的诗人群体:《红薇感旧记》
第四节 分社雅集的群体意义:鸥社
第四章 南社时代诗人群体的传统网络:地缘与亲缘
第一节 南社地缘与亲缘概说
第二节 汾湖柳氏家族与吴江诗群
第三节 地域中的诗人:醴陵诗群
第五章 后南社时代:南社诗人群与近代诗歌走向
第一节 “唐宋诗之争”与南社的结束
第二节 新南社:华丽的转身与匆匆的背影
第三节 南社湘集:古典诗歌的一脉流转
第四节 抗战诗歌:南社诗歌创作的流衍
第六章 南社诗人群体创作概述
第一节 群体题材:历史追述与当代诗史
第二节 群体风格:布衣情怀与遗民情愫
第三节 群体宗尚:师法定庵与追模杜甫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南社诗人别集知见录
附录二 书中出现南社诗人生平简介
节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