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幼儿文学:理论与应用

封面

作者:王丹丹主编

页数:298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31004554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 幼儿文学的基本理论、儿歌、幼儿师、幼儿童话、幼儿故事、幼儿图画故事、幼儿散文、幼儿戏剧、幼儿动画、幼儿文学与幼儿园语言教育等。

目录

第一章 幼儿文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什么是幼儿文学
第二节 为什么要学习幼儿文学
第三节 幼儿文学读者的特殊性
第四节 幼儿文学的特征

第二章 儿歌
第一节 儿歌概述
第二节 儿歌的特征
第三节 儿歌的分类与传统艺术形式
第四节 儿歌的教学

第三章 幼儿诗
第一节 幼儿诗概述
第二节 幼儿诗的特征
第三节 幼儿诗的分类
第四节 幼儿诗的教学

第四章 幼儿童话
第一节 幼儿童话概述
第二节 幼儿童话的特征及表现手法
第三节 幼儿童话故事的教学
第四节 幼儿童话的创编

第五章 幼儿故事
第一节 幼儿故事概述
第二节 幼儿生活故事
第三节 幼儿故事的教学
第四节 幼儿生活故事的创编

第六章 幼儿图画故事
第一节 幼儿图画故事概说
第二节 幼儿图画故事的特征
第三节 幼儿图画故事的教学

第七章 幼儿散文
第一节 幼儿散文概述
第二节 幼儿散文的分类及特征
第三节 幼儿散文的教学
第四节 幼儿散文的创作

第八章 幼儿戏剧
第一节 幼儿戏剧概述
第二节 幼儿戏剧的分类及特征
第三节 幼儿戏剧的教学
第四节 幼儿戏剧的创作和改编

第九章 幼儿动画
第一节 幼儿动画概述
第二节 幼儿动画特征及分类
第三节 幼儿动画的教学

第十章 幼儿文学与幼儿园语言教育
第一节 幼儿文学在幼儿园语言领域中的作用
第二节 幼儿园文学活动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幼儿文学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实践

参考文献

节选

  2.循环式  循环式也称循环反复式。故事情节以某个形象为起点,产生一连串基本相同的情节,从一个形象转到另一个形象,最后又回到起点。在循环的过程中,有反复的因素在内。例如,我国方轶群的《萝卜回来了》,写小白兔在雪底下找到两个萝卜,想到小猴也很饿,就去送给小猴,而小猴又送给了小鹿、小鹿又送给了小熊、小熊又送给小白兔。在这个送萝卜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不仅情节一次次反复,几个小动物的心理活动也一次次重复。在反复中,故事中相互关爱的主题得到深化和突出。  3.对照式  用对照式展开故事情节,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性格截然相反的人物为中心,在相同的环境下,出现不同的遭遇和结局,形成鲜明的对比,用反面人物对照出正面人物,用假恶丑对照出真善美。如法国贝洛的童话《仙女》中的两姐妹,一善一恶,故事最后呈现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不同结局。另一种对照是前后对照,以同一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和遭遇来组织故事情节,从而突出人物性格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英国作家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中的巨人,由开始的自私粗暴到最后的善良温和,就运用了前后对照的方法。  二、幼儿童话的表现手法  艺术幻想是童话的核心和灵魂。这种艺术幻想主要是通过拟人、夸张、象征等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的。幼儿童话尽管具有各式各样的文本形态,但作为虚拟性、幻想性文体,其表现手法同样具备以下这些共性特征:  (一)拟人  拟人,也称人格化,它是想象的产物。在幼儿童话作品中,拟人是指将动物、植物、自然现象、抽象符号等客观存在的事物,赋予人的语言、情感、思维和行动能力。拟人是童话文体惯用的表现手法,它既与幼儿“泛灵思想”相衔接,又暗含幼儿“物我合一”的心理习惯,所以极易被幼儿理解、接受。  运用拟人手法时要注意,不仅要使童话形象具备人的特点,同时又要保留它作为物的某些基本属性,更要考虑到物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原有关系,使童话形象具有亦真亦幻的美感。比如,我们可以写兔子智斗狮子,但不能违反狮于、兔子之间的自然关系而让兔子吃掉狮子。  (二)夸张  夸张是指借助奇妙的想象,将描写对象的某些特点进行扩大或缩小,从而突出其本质特征,来增强表达的艺术效果。就整个文学艺术而言,夸张是一种艺术手法,但童话的夸张更加全面和深入。其他文体的夸张通常建立在部分真实的基础上,有一定的限度,不会离真实性太远;而童话的夸张则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是一种强烈的、极度的夸张。比如:安徒生的《拇指姑娘》里所描写的拇指姑娘,还没有人的大拇指的一半长,她的摇篮是一个漂亮的胡桃壳,被单是玫瑰的花瓣。她还可以坐在郁金香的花瓣上,用两根白马尾作桨,在盛水的盘子里划来划去。安徒生正是借助夸张手法把拇指姑娘娇小可爱的特征予以强调突出,使读者获得鲜明生动的印象。  童话夸张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夸张,夸张色彩可以渗透到人物刻画、环境描写、气氛渲染、细节描述等各个环节,从而增强作品的趣味性和幽默感。所以童话没有夸张,就会失去光彩。  (三)象征  象征是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把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形象可感地表现出来的艺术手法。象征手法凭借的是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或联系。它是童话把幻想与现实结合起来的中介之一,也是童话创造某一类型形象的常用方法。童话中的人物和情节常常带有象征性,例如俄罗斯作家阿·托尔斯泰的童话《大萝卜》中的小耗子,就是许多人共同完成某件事物时不可忽视的微薄力量的象征;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中的皇帝,是贪婪、愚蠢和自负的象征。  除了上述三种基本的表现手法外,童话还有神化、变形、怪诞等表现手法。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幼儿文学:理论与应用》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06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