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前海剧说

封面

作者:毛小雨著;王文章丛书主编

页数:393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80769207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元代剧曲研究、近现代戏曲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印度戏剧研究、戏剧评论共五编, 主要内容包括: 元代知识分子的心态写照、论郑廷玉杂剧的语言艺术、净明道与戏曲等。

作者简介

《中国艺术研究学术文库》是系统总结我国艺术学理论前沿发展的大型出版项目,共200卷。文库的研究内容包括戏曲、音乐、美术、舞蹈、话剧、影视、摄影、建筑艺术、红学、艺术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学等,几乎涵盖了文化艺术的所有门类,学者们或以新的观念与方法,对各门类艺术史论作了新的揭示与概括,或着眼现实,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当前文化艺术发展趋向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洞见;将学术性与资料性很好地结合,既有利于学术研究,也有利于文化传承和发展,极具学术意义和文化意义。

本书特色

《中国艺术研究学术文库》是系统总结我国艺术学理论前沿发展的大型出版项目,共200卷。文库的研究内容包括戏曲、音乐、美术、舞蹈、话剧、影视、摄影、建筑艺术、红学、艺术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学等,几乎涵盖了文化艺术的所有门类,学者们或以新的观念与方法,对各门类艺术史论作了新的揭示与概括,或着眼现实,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当前文化艺术发展趋向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洞见;将学术性与资料性很好地结合,既有利于学术研究,也有利于文化传承和发展,极具学术意义和文化意义。

目录

自序

第一编 元代剧曲研究

元代知识分子的心态写照

论郑廷玉杂剧的语言艺术

净明道与戏曲

南流后的大都作家及其创作

佛道与元杂剧的因缘

三位大都作家的开封情结——元杂剧中的开封城研究之一

《西游记》杂剧研究

“神佛道化戏”中“八仙戏”研究

“神佛道化戏”的几种模式

第二编 近现代戏曲研究

成兆才及其剧本创作

易俗社作家群新论

从夸父追日到西西弗的神话——散论当代年国戏曲创作

胡连翠导演艺术论

从“团团转”到“一抓准”——阿甲的戏曲观及在戏剧史上的地位

可看的和可听的诗

要现代性的壳,还是要现代性的实?

第三编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中国傩戏面具的分布及特征

世界遗产的“硬”与“软”

两种传统: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看粤剧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与粤剧学的建设

粤剧的申遗与申遗后的粤剧

灯有戏文戏有灯满座捧腹妙趣生——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谈灯戏保护

第四编 印度戏剧研究

库提亚坦:古典梵剧的遗响

印度当代戏剧简述

东方戏剧学的开山之作——《舞论》研究

似曾相识燕归来——从《三个白痴》看印度电影近期发展

印度电视剧的发展与现状

新疆是沟通中国与印度戏剧交流的节点

第五编 戏剧评论

现代戏新观——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第八届年会观摩演出有感

孤雁归兮声嘤嘤——锡剧《南归记》观后

打起长鼓诉衷情

观剧随想:

墙上画马不能骑

豫剧的粗粮细做

纪念《四郎探母》复排有必要吗?

“戏曲剧种”也要拆迁?

戏曲演出能否成公共文化产品?

建立国家文化艺术荣誉制度刻不容缓

对百年剧社要心存敬畏

微博与编剧

当艺术家遇上商人

文化广州艺术先行 ——从粤剧《刑场上的婚礼》赴京演出谈起

雅俗之争与意气用事

张庚对戏曲的贡献

从“洗面帝”说起

滇剧《铁血流芳》:“打磨抛光”更精湛

左手传统戏剧,右手印度文化

小品的路该如何走

当京昆成为奢侈品

你的奢华我真的不懂

羊城归来话粤剧379

《三进士》:邕剧重新立于舞台

不少“误读”可休矣

优雅不是昆曲的全部

粤剧:广东广西两重天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前海剧说》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05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