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内燃机构造与原理-(第三版)

封面

作者:刘善平

页数:316

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11411740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内燃机构造与原理(第三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内容包括:内燃机的工作原理与总体构造、机体组与曲柄连杆机构、换气过程和配气机构、汽油机的燃烧过程和燃油系统、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和燃油系统、汽油机点火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起动系统、增压系统、内燃机特性、内燃机的污染与控制。  《内燃机构造与原理(第三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为高职高专院校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专业教学使用,或作为职业技能培训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目录

第一章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与总体构造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第三节 内燃机的总体构造
第四节 内燃机的性能指标
第五节 内燃机的产品名称和型号表示
练习与思考

第二章 机体组与曲柄连杆机构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机体组
第三节 曲柄连杆机构
练习与思考

第三章 换气过程和配气机构
第一节 换气过程
第二节 配气机构的功用和类型
第三节 气门组
第四节 气门传动组
练习与思考

第四章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和燃油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可燃混合气浓度与汽油机性能的关系
第三节 汽油机的燃烧
第四节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概述
第五节 空气供给系统
第六节 燃油供给系统
第七节 废气排气系统
第八节 电子控制系统
练习与思考

第五章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和燃油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
第三节 柴油机的燃烧
第四节 喷油器
第五节 柱塞式喷油泵
第六节 调速器
第七节 分配式喷油泵
第八节 辅助装置
第九节 电子控制柴油喷射系统
练习与思考

第六章 汽油机点火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蓄电池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第三节 蓄电池点火系统的主要部件
第四节 电子点火系统
第五节 车用电源
练习与思考

第七章 冷却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水冷系统的组成和循环水路
第三节 冷却系统的主要机件
第四节 冷却系统的调节
第五节 风冷系统
练习与思考

第八章 润滑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润滑方式和润滑剂
第三节 润滑系统的组成和润滑油路
第四节 润滑系统的主要机件
练习与思考

第九章 起动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电力起动装置
第三节 起动辅助装置
练习与思考

第十章 增压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机械增压
第三节 废气涡轮增压
练习与思考

第十一章 内燃机特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内燃机速度特性
第三节 内燃机负荷特性
第四节 万有特性
第五节 内燃机的功率标定及大气修正
练习与思考

第十二章 内燃机的污染与控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排气净化装置
第三节 强制曲轴箱通风系统
第四节 汽油蒸发控制系统
练习与思考
参考文献

节选

  《内燃机构造与原理(第三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二、影响汽油机正常燃烧的主要因素  1.混合气的浓度  混合气的浓度直接影响着火延迟期的长短和火焰传播速度。当过量空气系数a为0.85~0.95时,由于燃烧温度最高,着火延迟期较短,火焰传播速度最快。因此,最高压力、最高温度和平均压力增长率均达到最高值,且爆燃倾向增大。当仅为1.05~1.15时,燃烧速率减小,但燃烧最完全、最经济。此时缸内温度较高且有富余空气,因此NO,排放量最大。使用a1.2时,火焰传播速度缓慢,部分燃料可能来不及完全燃烧,因而经济性差,HC排放量增多且工作不稳定。  2.点火提前角、转速、负荷  汽油机的点火提前角是指从火花塞产生电火花至活塞到达上止点所对应的曲柄转角。发动机的每一工况都有一个相应的最佳点火提前角,以保证燃烧在上止点附近进行。最佳点火提前角是指在发动机转速和负荷一定的条件下,能获得最大功率和最低燃油消耗率的点火提前角。点火提前角过大,压力升高得过快,压缩行程消耗的功过多,使有效功率下降,同时爆燃的可能性增大。点火提前角过小,燃烧延迟到膨胀过程,最高压力将下降,并使补燃期增长,形成了较大的热损失,甚至引起发动机过热,发动机的功率、热效率下降,但爆燃倾向减少NO;排放量降低。转速增大时,汽缸内涡流得到加强,燃烧速率与转速成比例增加,因而最高爆发压力、平均压力升高率随转速变化不大。此外,转速升高时由于散热损失减少,进气被加热,汽缸内混合气更均匀,有利缩短着火延迟期。但另一方面,由于残余废气系数增加,气流吹散电火花的倾向增加,促使着火延迟期增加。总之,随着转速的提高,使以曲柄转角计的着火延迟期增长。因此,最佳点火提前角应相应增大。这一点可通过分电器上的离心提前点火装置来调节。  汽油机的负荷小时,汽缸内残余废气的比例较大,使燃烧速率减慢,燃烧时间加长。因此,最佳点火提前角也应增大。这可由分电器的真空提前点火装置来调节。由于低负荷时,节气门开度小.进气量少,燃烧速率和压力相对较低,早燃不易产生,爆燃的可能性也小。三、汽油机的燃烧室汽油机的燃烧室结构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充气系数、火焰传播速率、散热损失以及爆燃的倾向等,从而影响发动机的燃烧过程。  一般对燃烧室的要求:一是结构紧凑,即燃烧室表面积与其容积之比(A/V)要小,以减少散热损失,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二是有利于增大进气门直径或进气道通流截面积,以增加进气量,进而提高发动机的转矩和功率;三是有利于混合气在压缩终了时形成适当的涡流运动,以提高燃烧速率,保证可燃混合气得到及时和完全燃烧,减少排气污染。此外,还要求汽油机燃烧室工作柔和,燃烧噪声小;火焰传播距离要短,以减少爆燃倾向。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内燃机构造与原理-(第三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05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