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编
页数:288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10110603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已道为学 —— 《颜子所好何学论》发微 ; 曾巩的心性论及其回响 ; 民代思想史研究的新视野 —— 以薛瑄研究 (1389-1646) 为例 ; 中国善书思想在东亚的多元形态 —— 从区域史的观点看等。
本书特色
在全球学界思想史研究普遍衰落的环境下,唯独在中国大陆,思想文化史却一直非常受人关注,因为思想文化和社会、历史和现在关联太深,在对古代思想的检讨中,现代价值获得了历史合理性。近年来中国历史研究领域中“走出疑古”、“重返下层”、“
发现四夷”的变化,使中国的思想史研究出现了改变的契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编写的《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新视野》以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新视野为议题,试图探讨思想史重写的可能性。
目录
序言
以道为学
——《颜子所好何学论》发微
曾巩的心性论及其回响
明代思想史研究的新视野
——以薛碹研究(1389—1464)为例
中国善书思想在东亚的多元形态序言
以道为学
——《颜子所好何学论》发微
曾巩的心性论及其回响
明代思想史研究的新视野
——以薛碹研究(1389—1464)为例
中国善书思想在东亚的多元形态
——从区域史的观点看
梁启超的“殖民论”再思
“前近代”、“亚洲出发思考”与“作为方法的中国”
——沟口雄三与日本的中国学研究
《景云河清歌》的政治文化史研究
隋唐礼制史研究的回顾和思考
图像与思想的互动
——谈跨学科研究中的图像艺术
从儒释耶三教会遇的背景阅读谢文洊
彰善瘅恶,树之风声:明代前期基层教化系统中的申明亭和旌善亭
回到思想胎盘?
——论思想史研究的主体思考
回顾与反思:晚明思想史研究的一些考察
“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新视野”研讨会实录
后记
以道为学
——《颜子所好何学论》发微
曾巩的心性论及其回响
明代思想史研究的新视野
——以薛碹研究(1389—1464)为例
中国善书思想在东亚的多元形态序言
以道为学
——《颜子所好何学论》发微
曾巩的心性论及其回响
明代思想史研究的新视野
——以薛碹研究(1389—1464)为例
中国善书思想在东亚的多元形态
——从区域史的观点看
梁启超的“殖民论”再思
“前近代”、“亚洲出发思考”与“作为方法的中国”
——沟口雄三与日本的中国学研究
《景云河清歌》的政治文化史研究
隋唐礼制史研究的回顾和思考
图像与思想的互动
——谈跨学科研究中的图像艺术
从儒释耶三教会遇的背景阅读谢文洊
彰善瘅恶,树之风声:明代前期基层教化系统中的申明亭和旌善亭
回到思想胎盘?
——论思想史研究的主体思考
回顾与反思:晚明思想史研究的一些考察
“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新视野”研讨会实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