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红楼艺境探奇

封面

作者:姜耕玉著

页数:257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6415199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作者对《红楼梦》一书研究的12篇论文。在切入文本研究中提出了《红楼梦》的“多重主题说”, “情节主体说”。而在对《红楼梦》艺术的研究与鉴赏中, 又具有自身的特点。作者的艺术感受力较强, 不受文艺理论的框框的制约, 深入体悟《红楼梦》的奇妙之处。

作者简介

姜耕玉,生于江南东坝,长于苏北盐城。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艺术与美》《艺术的位置与创造》《艺术辩证法——中国智慧形式》《新诗与汉语智慧》等七部,诗集有《雪亮的风》等,并有小说、电影剧本、散文等作品发表。其中,《艺术辩证法》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并评为中国图书第二批对外推广交流重点书目;《新诗与汉语智慧》获第五届紫金山文学奖;电影剧本《河源》获首届钟山杯电影剧本征集奖。新诗作品《渔舟唱晚》被选入北师大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下册。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的处女著作,收入对《红楼梦》艺术研究的12篇论文。著名红学家周汝昌为之作序,予以很高评价。本书在切入文本研究中提出了《红楼梦》的“多重主题说”、“情节主题说”。而在对《红楼梦》艺术的研究与鉴赏中,又具有自身的特点:一、作者的艺术感受力较强,不受文艺理论的框框的制约,深入体悟《红楼梦》的精彩奇妙之处,获得理论的深刻发现,文笔细腻,不一般化。二、作者力图用文学语言来“创作论文”,因而其文“闪耀着浓郁的诗情,想象的翅膀,绚丽的文采”。三、在理论阐述上旁征博引,中西兼通,且能情理结合,注重文本细部分析,因而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有雅俗共赏的可读性。

目录

目录

可爱乎?可憎乎?

——“《红楼》女子”印象论及作家的审美倾向 / 1

千红一窟  万艳同杯

——《红楼梦》蕴含多重“主题”的悲剧形态特征 /17

草蛇灰线  空谷传声

——《红楼梦》情节的艺术特色兼论情节主体 /39

细腻别致  委实见奇

——《红楼梦》细节描写的艺术工力 /61

心情魔态几千般

——《红楼梦》对人物感情形态的刻画 /81

争艳斗俏  情趣盎然

——《红楼梦》对女儿群的刻画 /113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红楼梦》对女儿外形描绘的自然美 /132

别构一种灵寄

——《红楼梦》的意境创造 /151

黄钟羽调  跌宕摇曳

——《红楼梦》情节结构的节奏美 /173

由说话看出人来

——《红楼梦》中人物语言的特色 /193

闺阁昭传

——《红楼梦》运用诗词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 /215

一声也而两哥  一手也而二牍

——《红楼梦》艺术描写的多维效应 /225

附录一  木石篇

——《红楼梦》的诗性意向 /246

附录二  改编与移植

——影剧艺术形象的塑造 /251

后记 /254

初版后记 /255

姜耕玉红学论文目录索引 /256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红楼艺境探奇》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04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