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胡仙芝,余茜,黎霆等著
页数:258
出版社:群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80256659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理论篇和应用篇两部分, 其中, 理论部分探讨了我国环保政策体系建设的基本历程、选择原理及其有关基础理论, 从理论上梳理了环境政策工具的类型及其不同的理论和应用发展, 得出了一些新的研究结论 ; 应用部分直鸾岷险铰孕孕滦瞬业发展、“三农”发展和产业生态化?
作者简介
胡仙芝,1972年生,浙江金华人,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博士,历任《中国行政管理》副主编、国家行政学院院刊室调研员、内蒙古科技大学校长助理、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科研管理处处长,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研究部主任。主持过国家社会基金青年项目、重点项目2项,国家行政学院、环保部、工信部、国税总局等省部级课题5项及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等课题共20余项。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中国政治学会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全国政策科学研究分会理事、副秘书长等。
目录
序言上篇 理论篇第一章 环境政策工具理论及应用发展第一节 经济发展呼唤加强环保政策研究一、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需要重新审视公共政策二、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需要政策工具及手段第二节 环境政策的概念构成及相关特征一、环境政策及环境政策体系的概念二、环境政策体系的分类及构成三、环境经济政策及其内在作用机理第三节 我国的环境政策体系建设现状及其发展一、我国的环境政策体系建设的基本历程二、我国现有的环境政策体系的构成及其特征三、环境政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第四节 本书的章节结构安排第二章 我国环保政策体系建设及政策工具选择第一节 环境经济政策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演变一、我国环境政策的演变历程二、我国环境政策工具的类型与变迁特征三、由环保行政手段向环境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和意义第二节 环境经济政策作用发挥的影响因素分析一、两种不同性质的环境经济政策思维——庇古手段与科斯手段二、两大类环境经济政策作用发挥的影响因素分析第三节 基于环境经济政策的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一、加强总体规划,建立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二、评估现行环境经济政策,研究建立环境经济政策的环境影响影响评价制度三、开展环境税收、排污交易、环境资源核算等政策设计与试点,逐步丰富我国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四、抓住要害,加强环境公共财政政策体系建设五、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完善有利于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六、注重环境政策体系的内部结构优化,加强环境政策工具的协同运作七、注重传统政策手段和环境经济手段之间的优劣互补,加强环境政策工具的优化组合
下篇 应用篇第三章 治污减排政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第一节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的文献综述及研究背景一、文献分析及研究综述二、研究内容及主要观点综述三、研究背景第二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环境保护的理论关系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基本理论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环境保护的理论关系三、产业环保化与环保产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同发展之策略第三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与环保贡献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环保贡献第四节 国际战略新兴产业与环保产业发展的做法及经验一、主要发达国家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做法二、国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经验和做法三、国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中国的启示第五节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及存在问题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二、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第六节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及政策措施一、加强统筹协调,提高规划水准二、坚持环保标准,兼顾治污减排环保优先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四、发挥财政、税收金融等经济杠杆作用,加强有利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五、强化科技自主创新,提高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六、正视市场现状,谋求国际合作战略第四章 治污减排政策与三农发展第一节 我国农业污染及治理现状一、农业污染形势严峻、监管困难二、农业污染治理列入“十二五”规划第二节 农业污染与农业经济间相互关系的作用规律一、模型设计二、实证分析第三节 治污减排在农村的实践一、留民营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情况二、发展生态农业的多重效果三、发展生态农业的条件和障碍第四节 农村生活污染的危害和成因一、农村生活污染的危害二、农村生活污染问题的成因第五节 基本结论一、农业污染需积极治理二、生态农业发展尚面临诸多障碍三、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刻不容缓第六节 政策建议一、加强污染排放的源头控制二、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三、加大对农业治污减排的政策支持力度四、加快推进农业集约经营五、加强农业减排的组织保障六、创造条件发展生态农业七、积极治理农村生活污染八、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第五章 治污减排政策与产业生态化发展第一节 产业生态化内涵与评价一、产业生态化的界定二、产业生态化的评价第二节 产业生态化的推进一、在微观层次上实施清洁生产二、在中观层次上构建生态工业园区三、在宏观层次上形成循环经济第三节 产业生态化的国际经验一、清洁生产二、生态工业园区三、循环经济第四节 产业生态化在我国的进展一、清洁生产二、生态工业园区三、循环经济第五节 我国产业生态化政策分析一、“十二五”规划政策导向和要求二、产业生态化政策分析第六节 我国产业生态化政策建议一、产业政策与管理体系创新二、环境保护制度的创新三、政府依法用权,因地制宜设计政策四、加大宣传力度和开展政策监控参考文献后记
下篇 应用篇第三章 治污减排政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第一节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的文献综述及研究背景一、文献分析及研究综述二、研究内容及主要观点综述三、研究背景第二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环境保护的理论关系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基本理论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环境保护的理论关系三、产业环保化与环保产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同发展之策略第三节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与环保贡献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环保贡献第四节 国际战略新兴产业与环保产业发展的做法及经验一、主要发达国家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做法二、国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经验和做法三、国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中国的启示第五节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及存在问题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二、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第六节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及政策措施一、加强统筹协调,提高规划水准二、坚持环保标准,兼顾治污减排环保优先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四、发挥财政、税收金融等经济杠杆作用,加强有利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五、强化科技自主创新,提高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六、正视市场现状,谋求国际合作战略第四章 治污减排政策与三农发展第一节 我国农业污染及治理现状一、农业污染形势严峻、监管困难二、农业污染治理列入“十二五”规划第二节 农业污染与农业经济间相互关系的作用规律一、模型设计二、实证分析第三节 治污减排在农村的实践一、留民营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情况二、发展生态农业的多重效果三、发展生态农业的条件和障碍第四节 农村生活污染的危害和成因一、农村生活污染的危害二、农村生活污染问题的成因第五节 基本结论一、农业污染需积极治理二、生态农业发展尚面临诸多障碍三、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刻不容缓第六节 政策建议一、加强污染排放的源头控制二、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三、加大对农业治污减排的政策支持力度四、加快推进农业集约经营五、加强农业减排的组织保障六、创造条件发展生态农业七、积极治理农村生活污染八、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第五章 治污减排政策与产业生态化发展第一节 产业生态化内涵与评价一、产业生态化的界定二、产业生态化的评价第二节 产业生态化的推进一、在微观层次上实施清洁生产二、在中观层次上构建生态工业园区三、在宏观层次上形成循环经济第三节 产业生态化的国际经验一、清洁生产二、生态工业园区三、循环经济第四节 产业生态化在我国的进展一、清洁生产二、生态工业园区三、循环经济第五节 我国产业生态化政策分析一、“十二五”规划政策导向和要求二、产业生态化政策分析第六节 我国产业生态化政策建议一、产业政策与管理体系创新二、环境保护制度的创新三、政府依法用权,因地制宜设计政策四、加大宣传力度和开展政策监控参考文献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