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弗洛伊德
页数:163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10000528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精神分析引论新编》靠前章定名为第29讲。又这次讲演对于分析的专家没有提供新的材料。它们的对象是那些对于这门年轻科学的特殊发见及性质表示好感的,尽管是半信半疑的有教养者。我本着历来的方针,不愿有所删削以求表面上的简洁和完满;既不隐藏任何问题,也不否认缺陷和可疑之点。有些科学研究也许不需要过于谦逊。社会对于这些研究也不会提出过分的要求。例如读天文学的著作,不必由于作者说明宇宙的知识还有些不明白的地方而感到失望或轻视。但心理学则不然;人类缺乏科学研究的能力在这里可充分暴露出来了。人们似乎不希望通过心理学获取科学的进步;他们却要得到另一种满足。一切未解决的问题,一切谁都承认的疑难都可化为反对心理学的理由。
作者简介
弗洛伊德(Freud Sigmund 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终生从事著作和临床治疗。提出“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伊底帕斯情结”、“性冲动”等概念,认为人类男性天生具有伊底帕斯情结,女性天生具有厄勒克特拉情结。其成就对哲学、心理学、美学甚至社会学、文学等都有深刻的影响,被世人誉为“精神分析之父”。他的思想极为深刻,探讨问题中,往往引述历代文学、历史、医学、哲学、宗教等材料。
政治学家保尔·娄森认为,弗洛伊德“毫无疑问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神学家保尔·蒂利希认为他是“所有深层心理学家当中最有深度的一位”。
目录
序
第一章 梦的学说的修订(第29讲)
第二章 梦与神秘的知识(第30讲)
第三章 心理人格的解剖(第31讲)
第四章 焦虑与本能生活(第32讲)
第五章 妇女心理学(第33讲)
第六章 解释、应用与展望(第34讲)
第七章 人生哲学(第35讲)
索引
第一章 梦的学说的修订(第29讲)
第二章 梦与神秘的知识(第30讲)
第三章 心理人格的解剖(第31讲)
第四章 焦虑与本能生活(第32讲)
第五章 妇女心理学(第33讲)
第六章 解释、应用与展望(第34讲)
第七章 人生哲学(第35讲)
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