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宋玉波撰;张岂之丛书主编
页数:116
出版社:学习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1470482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这本由宋玉波撰写的《天下大同》是张岂之先生主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读本”系列丛书最后一本。天下大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反映了我国自古以来别具特色的社会理想。天下大同意味着普天之下价值共识的建立,对人类社会而言,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具有永恒的价值,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来说,大同社会理想的探究因而也具有现时代的价值。
作者简介
张岂之:一九二七年生,江苏南通人,著名思想史家,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研究。一九四六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九五O年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读研究生;一九五二年到西北大学任教。现任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夏文化》(季刊)主编。自著和主编的著作主要有《宋明理学史》、《中华人文精神》、《儒学·理学·实学·新学》、《中国思想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十五讲》、《中国思想学说史》(六卷本)等。
宋玉波:男,山东沂水人,历史学博士(中国思想史),主要学术兴趣为中国佛教史、宋明理学史与环境哲学。主要学术成果有《佛教中国化历程研究》、《现代环境主义导论》(译著)等。
目录
序 壹
壹 天下大同社会理想的渊源 零零壹
第一节 孔子:老安少怀 零零陆
第二节 墨子:兼爱尚同 零零玖
第三节 老子:小国寡民 零壹捌
第四节 孟子:王道仁政 零贰伍
第五节 农家:君民并耕 零贰玖
第六节 《礼运》:大同小康 零叁贰
贰 封建社会时期天下大同社会理想的丰富与发展 零叁捌
第一节 太平世界与平等意识 零叁玖
第二节 理想国度的向往与社会批判意识 零陆贰
第三节 天下的观念 零捌玖
叁 天下大同社会理想在近代中国的发展 壹零壹
第一节 康有为与《大同书》 壹零贰
第二节 “天下为公”与孙中山的政治理念 壹零捌
肆 天下大同社会理想的现实意义 壹壹肆
主要参考资料 壹壹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