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史静寰等著
页数:381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0418036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丛书·高教强国系列·本科教育:质量与评价(2009-2011)》由全国学情研究;院校学情研究;学情专题研究;调研工具研究四编构成,主要包括:基于学习过程的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09;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报告2011;高等教育质量的院校类型及区域差异分析;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10;广西大学本科生学情调查报告2010等。
本书特色
史静寰、罗燕、赵琳、文雯编著的《本科教育–质量与评价(2009-2011)》共有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全国报告”,包括由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撰写的《基于学习过程的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09》、《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报告2011》和基于2011年全国调查数据完成的《高等教育质量的院校类型及区域差异分析》报告;第二部分是“院校报告”,汇集了参与本项目调查、撰写了相关报告并愿意公开发表的十余所院校的报告;第三部分是由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撰写的“专题报告”,内容包括对大学生亚群体学习与发展状况的深入分析,对影响其学习与发展状况的特殊问题的专题分析等;第四部分是“工具报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的研究人员采用经典测量理论、项目反应理论(IRT)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对汉化后的“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问卷的测量学特征进行研究,以探讨该问卷的测量信度及效度。
目录
第一编 全国学情研究
基于学习过程的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09
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报告2011
高等教育质量的院校类型及区域差异分析
第二编 院校学情研究
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10
广西大学本科生学情调查报告2010
贵州大学本科生学习性投入分析报告2010
河北工业大学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10
青海大学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2010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10
北京农学院本科生学习与发展调查分析报告2010
河南科技大学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10
华东政法大学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10
广州大学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10
“以学生为中心”的地方大学本科教育改革
贵州财经学院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10
第三编 学情专题研究
研究型大学学生学习性投入对学习收获的影响机制研究
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大学自主招生学生学习性投入初探
高校教师学术职业分化中的生师互动模式研究
生师互动: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第四编调研工具研究
国际比较视野中的高等教育测量
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问卷的测量学研究
附录“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课题组学术论文(2009-2012)
节选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丛书·高教强国系列·本科教育:质量与评价(2009-2011)》: 贫困生整体较非贫困生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在学习之上,一方面由于较大部分贫困生清楚家庭的现状,知道家人供自己上大学不容易,自己也唯有认真学习,掌握知识技能,才有机会改变现状;另一方面,贫困生视野较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狭窄,课余时间的兴趣爱好、休闲娱乐等活动并不多,因此有更多的空闲时间用于学习。再者,不少贫困生由于成长环境和教育经历的影响,学习基础,尤其是外语、计算机水平较差,学习方法欠灵活,学习资源较缺乏,他们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才能在课程学习上取得较好的成绩。 S学院大三的两名贫困女生表示,她们很在意考试的分数,家里对其考分的要求也较严格,如果考试成绩不好,父母会责备,她们也会觉得对不起父母的辛苦付出。她们觉得家中还有弟妹正在念初中或高中,自己必须在毕业后找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以便供弟妹上学,减轻家庭负担。因此,平时不管自己愿意不愿意,都要求自己多花时间看书学习,争取考得好成绩,多拿一些奖励,为今后找工作增加筹码。同时她们告诉笔者,她们住在费用较便宜的宿舍,同宿舍或隔壁宿舍的女生基本都是家庭经济情况不太好的,不少同学都跟自己一样,早上起来晨读,晚上去教室或图书馆看书。 贫困生与老师、同学的交流较少,在“课后与同学讨论作业或实验的频率”、“课后与任课老师交流课程问题的频率”、“和任课老师讨论分数或作业的频率”、“学习表现得到任课老师反馈的频率”上的得分都低于非贫困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