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1950年的中国妇女

封面

作者:刘晓丽

页数:325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4407161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1.本书第一次全方位再现了1950年整个一年中国妇女的生存状态。2.以感性的、个案的分析为重点,回避大规模的、数字式的统计方式,从历史细微处还原历史。3.遵循历史研究的传统方法,注重史料的运用,注重史料、史实、史论的有机结合。4.借鉴性别研究的方法,在史料的运用、史论的分析中运用这种方法,还原历史本原的真实和立体感。5.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设计新颖,可读性强。

作者简介

刘晓丽,女,生于1965年4月,山西长治人,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从事山西近现代史、山西社会史、妇女史学、山西民俗学研究,出版专著《山西通史·抗日战争卷》、“三晋历史文化”丛书之《晋献公与丽姬之乱》,合著《民国山西史》,任《山西抗战口述史》第三卷主编、《大寨口述史——150位大寨人说大寨》副主编、《百年历程、百年辉煌——山西省红十字会百年史》副主编, 发表《近代中国的留学运动》《山西慰安妇群体的发掘及其艰难的民间索赔历程》《抗日战争时期的山西妇女》《清末民初的山西女子教育》《从教育和家族地位看晋商女性》《民国时期女性缠足与生产劳动——以山西碛口镇为例》《沧桑与历练——山西女性百年》等妇女史学及山西历史文化论文30余篇。

本书特色

本书从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的制定与实施、土地改革、禁娼、全民扫盲、政治参与等几个方面,全面揭示了1950年中国各阶层妇女的生存状态,以此说明:“1950年”的中国妇女是中国革命的实践者和新中国建设的探索者,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妇女解放道路相结合的实践者和探索者。在1950年之前,中国妇女的生存状态与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紧密相连;从1950年开始,中国妇女的生存状态与中国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紧密相连。她们成长的足迹,一方面体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社会大变革的痕迹,一方面也体现了自身对时代的紧密追随。这对于今天与世界接轨的中国妇女运动,对于终于走上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中国当代妇女, 对于目前妇女的价值观、就业观、婚姻观、人生观等教育,都有着直接的借鉴意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新中国的第一年
 第一节 大规模军事对抗基本结束
 第二节 新政权的巩固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颁布与实施
 第一节 婚姻法的历史回溯
 第二节 婚姻法的形成过程
 第三节 新旧婚姻家庭观念的交锋
 第四节 《婚姻法》实施前后的典型案例
第三章 新中国禁娼:扫清屋子做主人
 第一节 北京:雷厉风行一举拿下
 第二节 天津:寓禁于限逐步消灭
 第三节 上海:全面封闭集中收容
 第四节 其他地区:依例援引
第四章 城乡妇女的扫盲运动
 第一节 扫盲运动与妇女
 第二节 新法接生与改造接生婆
 第三节 托儿所与幼儿园的建立
第五章 土地改革与妇女
 第一节 新区土改与发动妇女
 第二节 妇女的诉苦与境遇变化
 第三节 农村新妇女的产生
第六章 妇女参政
 第一节 妇女参政回溯
 第二节 政界高层妇女群体
 第三节 基层女性的政治参与
第七章 妇女群体
 第一节 知识女性的心路历程
 第二节 职业女性群体
 第三节 城市家庭妇女群体
第八章 走出国门
 第一节 与苏联妇女的互动
 第二节 与国际妇女运动的融合
第九章 妇女话语权
 第一节 妇女刊物
 第二节 妇女团体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新中国从法律上规定了妇女与男子平等的权利,这些权利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在1950年,这些权利与相应的义务契合得很好,因为那是一个大转型的年代,新的社会制度荡涤着旧制度的一切,在这种摧枯拉朽的力量面前,新的理念会很快建立,而包含在这种新理念之中的历史惯性,还没有显现出来,它们要在随后的“男女都一样”“男女平等”的年代中逐渐凸显。在当时,女火车司机、女电车司机、女飞行员、女拖拉机手等,是中国妇女未来新的生活、新的生命的象征。一批普通民间妇女借助这种平台崛起,成为全体中国妇女的榜样。

1950年9月25日至10月6日,第一届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450人,其中妇女代表39人。会后,全体代表被中央人民政府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

【图:第一届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妇女代表所占比例】


从上表分析,华北区妇女代表人数最多,其次是华东区和东北区,这与中国革命的最后进程相吻合。华北区自抗日战争以来,就是中国共产党控制区域的主干,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从延安经山西走向抗日战场,建立了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抗日根据地,最后发展成为连片的解放区,成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最强有力的大后方。在这个时期,根据地的各项制度建设,为妇女参政提供了很好的舞台。东北区于1948年11月2日辽沈战役后获得全境解放,迅速成为全国解放战争的重要战略基地,开始有计划地恢复和优先发展国营经济,在企业中建立工人管理委员会,树立新的劳动态度和国家主人翁责任感,新中国国家新型工业化建设在这里进行着最初的尝试,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和第一位女火车司机田桂英都出自东北;在农村,土地改革后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经过充分发动的农村妇女在土改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许多妇女借此平台走上村级乃至更高一级的管理岗位。

在第一届全国工农兵模范代表会议召开的同时,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也在北京召开。由东北、华东、西北、西南、内蒙古、中南、华北七大地区及军委直属单位选出的战斗英雄、民兵英雄、部队模范工作者350名参加了大会。其中妇女代表12名,她们是:女战斗英雄郭俊卿、涂勋;女民兵英雄刘虎成、孙玉敏;部队模范工作者李蓝丁、丁志辉、黄瑞英、黄德芳、姜洁、蔡黎云、姜荣光、孟挽民。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1950年的中国妇女》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96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