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静华著
页数:279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6421994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了系统论、自组织理论、组织行为理论、演化经济学以及博弈论方法, 并结合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基础理论, 以专业化分工为线索, 通过理论推理, 冀以演绎出产业集群组织生态自发演进的一般规律。
作者简介
王静华,女,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是产业经济学、生态产业等领域。参加过多项纵向和横向课题的研究。 黄汉江,笔名:晓翰、扈姬优、撖缰等。1956年1月生,1982年1月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1987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3年晋升研究员。历任上海市财政局副科长,上海基建优化研究所所长,上海理工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投资与建设学院院长、国民经济学(研究生)学科创始人,立信会计出版社社长、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历兼任中国基建优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基建优化》副总编、世界杰出华人联合会副主席、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专家、中国诗词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日诗社社员、上海市基建优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基建管理优化》总编辑、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委员、经济学与工商管理荣誉博士、教授、博导、政协委员。曾出访欧、美、澳、亚30余个国家和城市。 郭康玺,1956年4月生,1982年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毕业于中央党校研究生班。现任沪港国际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理事,上海市建设工程咨询行业协会副会长,上海城管学院工程造价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兼职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导师。该同志在领导沪港国际各机构取得工程造价全国排名第一、财务审计及资产评估全国百强荣誉之余,积极探索专业理论,先后主编或参编出版了20多本专业书籍,多次获得上海建设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等。现正参与总主编“沪江商学丛书”、“立信投资与建设丛书”和“新世纪经济管理博士丛书”。
本书特色
王静华编著的《产业集群组织生态演进研究》由八章构成。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从分工和专业化开始讨论产业集群组织生态的演进基础,即产业集群的形成本质上是组织内分工外化为组织间分工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组织生态。第三章在分工的基础上讨论产业集群内在的关联机制——价值链。价值链是空间分异的不同企业处处彼此联系的无形纽带,它不仅可用于描述中间产品生产商在价值体系中的位置,更重要的是可用于描述企业之间生存的一种依赖关系。第四章主要讨论随着分工外化为企业之间的分工,形成地理分异的迂回生产在演化中开始趋于回归,即开始出现模块化的趋势,笔者认为这也是一种经济系统的自我修正。第五章探讨产业集群组织生态在演进过程中的组织行为特征,即组织惯性对产业集群发展和衰退的影响及其由此引致集群发展的路径变化特点。第六章则借鉴当代自组织理论,进一步阐述产业集群组织生态演化的自发演进的特点。第七章是对两大基本类型的产业集群即原发,型产业集群和嵌入型产业集群进行案例研究,探讨集群演替和升级路径选择,并得出升级路径的共性策略。第八章为结论与展望。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经济发展及研究背景
二、从个体到群体行为方式的选择——组织生态演变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概览
一、产业集群的内涵
二、按照产业集群发展史进行的分类
三、产业集群演进理论述评
第三节 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本文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产业集群组织生态演进的经济基础:专业化分工分析
第一节 专业化与分工
一、专业化与分工的哲学认识
二、专业化与分工的经济学分析
第二节 专业化分工与产业集群形成
一、从组织内部的分工外化为组织之间的分工
二、由分工引致人与企业对市场依赖关系的变化
三、分工和专业化的经济学分析
四、产业集群促进分工的经济学分析
第三节 基于专业化分工的产业集群演进的实证
一、浙江象山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二、分工网络结构与浙江大塘袜业产业集群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业集群组织生态演进内在关联:基于价值链分析
第一节 价值链与产业集群演进
一、价值链含义
二、社会价值链含义
三、企业内部组织分工外化为内生规模企业集群
四、社会价值链形成(的原因)与产业集群演进
第二节 产业链与产业集群演进
一、从产品价值链到产业链
二、产业链与产业价值链
三、产业链演进与产业集群演进
第三节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产业集群演进
一、全球价值链
二、全球价值链条的驱动力
三、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集群演进
四、全球价值链的治理与产业集群升级
第四节 基于价值链的产业集群演进实证分析
一、原发型产业集群——处于社会价值链的末梢
二、嵌入型产业集群——社会价值链的中下游环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产业集群组织生态演进的模块化趋势
第一节 模块化的内涵
一、模块化的定义
二、模块化的功能
三、模块化组织的运行
四、模块化的经济效应
第二节 经济系统演进模式的回归及理论分析
一、模块化与分工之间的关系
二、经济领域经历的几种经济形态
三、经济领域中生产方式的演进路径
第三节 从企业内部模块化趋势到产业集群的模块化趋势
一、企业内部的模块化趋势
二、产业组织模块化形成的机制
三、产业集群组织新生态——组织模块化趋势
第四节 基于模块化理论的产业集群演进分析
一、模块化的产业集群特征
二、模块化产业集群演进模式
三、模块化产业集群的策略互动——博弈分析
四、 产业集群模块化趋势在集群演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五节 基于模块化产业集群演进的实证分析
一、硅谷中模块化企业运作模型
二、模块化企业intel的策略运作与成长
三、启示
本章小节
第五章 产业集群组织生态演进的行为及惯性特征
第一节 组织惯性的内涵及特征
一、组织行为与产业集群演进
二、组织惯性的内涵及特征
三、对组织惯性概念的进一步解释
第二节 组织惯性演进的阶段特征及其效应分析
一、组织惯性演进的阶段特征
二、组织惯性的经济效应分析
第三节 组织行为、组织惯性与产业集群系统熵变之间的关系
一、组织行为的跃迁与产业集群演进
二、组织惯性的熵分析与产业集群演进
第四节 基于组织行为、组织惯性视角的产业集群演进实证分析
一、阿克伦轮胎产业集群演进分析
二、温州地区产业集群演进的地方根植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产业集群组织生态演进的自组织特性
第一节 自组织理论综述
一、自组织特征
二、自组织理论概述
三、系统自组织演进的条件
四、系统演化的判据——熵
五、经济领域中自组织理论的发展与运用
第二节 产业集群的自组织特性
一、产业集群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二、产业集群的非平衡性
三、产业集群的涨落
四、产业集群的非线性作用特征
第三节 产业集群的自组织演进
一、产业集群的形成
二、产业集群的发展演化
三、产业集群的衰退
四、产业集群演化的路径选择
第四节 案例:浙江产业集群发展演化的自组织解释
本章小节
第七章 产业集群升级案例——基于组织生态演进
第一节 原发型产业集群演替及升级路径探析
一、生存需求下的被迫创新
二、家庭经济——介于家庭作坊和工业企业的中间形态
三、先市场后分工的探索路径分析
四、温州产业集群的发展成效
五、伴随并推动组织演化的专业市场,将单一产品企业集群提升为多产品的企业集群的集群——浙江产业集群演进过程
六、小商品大市场的自身局限性与产业集群升级路径探究
第二节 嵌入型产业集群的演替与升级路径探析
一、台湾的pc产业集群升级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二、新竹地区产业集群升级的启示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 记
作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