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邬·
页数:31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01014165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探索哲学的性质、结构、发展方式,以及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的著作。作者从哲学是人类追求普遍理性的活动,以及在人类认识活动中普遍理性和具体感性不可截然分离的基本观点出发,论证了哲学与科学的内在融合的统一性关系。通过对人类历史上的哲学与科学的发展历程的回顾,作者提出了一种人类知识在科学与哲学的相互作用中的相互规定和相互转化的一般发展方式:科学的哲学化和哲学的科学化。作者通过对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层次分析提出了存在领域的分割方式乃是哲学的最高范式的理论,并以此为判据,认为由于未能在存在领域的分割方式上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亦即未能改变哲学关于“存在=物质+精神”的基本信条,所以,迄今为止,人类哲学的发展从未发生过真正意义上的根本性的理论转换。当代信息科学和信息哲学的发展在物质和精神两大世界之间揭示了自在信息世界的存在,并在信息活动高级形态的意义上重新阐释了精神世界的本质,这就可以把物质到精神、精神到物质的活动描述为一个有中介的过程,从而合理的消解了物质和精神的二元对立的割裂,并由此实现了人类哲学的第一次根本转向。
作者简介
邬焜,男,1953年生,河北涞源人。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国际信息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早在1980年邬煜教授就开始进行建构信息哲学的研究。现已出版专著14部、译著1部、教材多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主要学术贡献是,将信息概念作为哲学的最基本范畴之一引入哲学,建立了信息哲学,在信息本体论、信息认识论、社会信息论、信息进化论、信息价值论、信息思维论等领域都进行了独创性的研究,被学界誉为“信息哲学的开拓者”、“信息哲学第一人”。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探索哲学的性质、结构、发展方式,以及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的著作。作者从哲学是人类追求普遍理性的活动,以及在人类认识活动中普遍理性和具体感性不可截然分离的基本观点出发,论证了哲学与科学的内在融合的统一性关系。通过对人类历史上的哲学与科学的发展历程的回顾,作者提出了一种人类知识在科学与哲学的相互作用中的相互规定和相互转化的一般发展方式:科学的哲学化和哲学的科学化。作者通过对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层次分析提出了存在领域的分割方式乃是哲学的最高范式的理论,并以此为判据,认为由于未能在存在领域的分割方式上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亦即未能改变哲学关于“存在=物质+精神”的基本信条,所以,迄今为止,人类哲学的发展从未发生过真正意义上的根本性的理论转换。当代信息科学和信息哲学的发展在物质和精神两大世界之间揭示了自在信息世界的存在,并在信息活动高级形态的意义上重新阐释了精神世界的本质,这就可以把物质到精神、精神到物质的活动描述为一个有中介的过程,从而合理的消解了物质和精神的二元对立的割裂,并由此实现了人类哲学的第一次根本转向。
目录
一、当代西方专门化哲学发展的狭隘化倾向
二、近、现代科学的发展中所呈现的哲学发展的全新方式
三、在科学和哲学相互作用的反馈回环中发展科学和哲学
四、两种独断论的学说
五、存在领域的传统分割:物质和意识的割裂
六、哲学认识论危机的本体论根源
七、物质和意识对立的消解:信息、中介和过程
八、人的认识活动的多维度、多极化的复杂性特征
九、哲学的根本转向
第一编 哲学是人类追求普遍理性的活动
第一章 从“(爱智)”一词的最初含义中体悟哲学的追求普遍理性的韵味
一、“(爱智)”的最初含义是“爱智慧”
二、“爱智慧”中蕴涵的哲学追求普遍理性的思想
三、亚里士多德强调“智慧是一门关于第一原理的”、“唯一自由的科学”
四、“爱智慧”是人对神和上帝所拥有的普遍理性的追求
第二章 从古希腊哲学家们关于世界本原的论述中体悟哲学的追求普遍理性的韵味
一、“无限者”和“数”的普遍理性韵味
二、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奠定了哲学追求普遍理性的最初根基
三、古希腊“原子论”学派的实体实在论的普遍理性哲学
四、柏拉图的“理念论”的普遍理性哲学
第三章 从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关于宇宙自然本性的论述中体悟哲学的追求普遍理性的韵昧
一、中国哲学关于道器关系、有无关系理论中呈现的哲学的普遍理性韵味
二、中国哲学阴阳五行说中呈现的哲学的普遍理性韵味
三、中国哲学理气说中呈现的哲学的普遍理性韵昧
第四章 从印度古代哲学家们关于宇宙自然本性的论述中体悟哲学的追求普遍理性的韵昧
一、宇宙及其事物自生性的过程论思想中呈现的哲学的普遍理性韵味
二、以大梵为本体的世界整体统一性理论中呈现的哲学的普遍理性韵味
三、形形色色的多元实在论的本体论观念中呈现的哲学的普遍理性韵味
四、和合论关于事物综合建构、系统生成、整体涌现的思想中呈现的哲学的普遍理性韵味
第五章 哲学所追寻的普遍理性的普遍性、终极性和思辨性
一、哲学所追寻的普遍理性的普遍性
二、哲学所追寻的普遍理性的终极性
三、哲学所追寻的普遍理性的思辨性
……
第二编 普遍理性的层次和哲学与科学的统一性关系
第六章 哲学的领域和层次
第七章 现代科学体系及其基本特征
第八章 哲学与科学的内在融合的统一
第三编 哲学和科学的发展:哲学的科学化和科学的哲学化(上)
第九章 近代科学的原子论中所体现的哲学科学化和科学哲学化的内在统一性
第十章 相对论、量子力学和统一场理论中所体现出的哲学科学化和科学哲学化的内在统一性
第十一章 现代宇宙学揭示的宇观、宏观与微观演化的相通性中体现出的哲学科学化和科学哲学化的内在统一性
第十二章 当代复杂信息系统理论的崛起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哲学科学化和科学哲学化的内在统一性
第四编 哲学和科学的发展:哲学的科学化和科学的哲学化(下)
第十三章 现代科学的发展对唯物论哲学的变革中所体现出的哲学科学化和科学哲学化的内在统一性
第十四章 人类科学观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中呈现的科学与哲学的相容性和统一性
第十五章 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发展中所体现出的科学与哲学的相容性和统一性
第五编 信息哲学、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的根本转向
第十六章 哲学基本问题的表述层次与哲学根本转向的判据
第十七章 西方哲学界宣称的种种哲学转向都不是哲学的根本转向
第十八章 信息哲学实现了人类哲学的第一次根本转向
第六编 三篇附录
附录一 当代信息哲学的兴起和发展历程
附录二 信息哲学的基本理论
附录三 试论认识发生的多维综合“涌现”的复杂性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