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按摩推拿学

封面

作者:于天源

页数:333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322110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按摩推拿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色教材系列》分为上篇、中篇、下篇和附篇四部分。  上篇为基础篇:重点讲述按摩推拿学基础,包括起源、发展史、名称演变、治疗疾病的作用原理、治疗原则、影响疗效的因素、适应证和禁忌证、异常情况处理、按摩推拿辅助物品、病因病机,以及常用诊断方法和功能锻炼方法。  中篇为手法篇:在总论中详尽地描述了手法的基本要求、分类方法。这两部分内容有别于其他书籍。在讲述具体的手法时,详尽地描述了着力部位、发力部位、用力技巧;对于一些有特殊治疗作用的手法,还严格地规定了医生和患者的体位。书中结合作者多年教学、临床经验,描述了手法的作用层次,使学习者能够较容易地掌握每一手法的力量。  下篇为治疗篇:该篇汲取大量西医学中的解剖学、骨科学知识,参考大量文献,力求讲清难点,突出重点,前后连贯,注重临床技能培养,并在中西医理论指导下提出治疗方案。  附篇为练功篇:该篇着重介绍少林内功、易筋经的练习方法。

本书特色

    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必须不断提高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高水平教材是高质量教育的重要保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教育质量工程,提高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不断加强高等学校的教材建设。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于意见》及北京市相关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我校教材建设,依据《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实施纲要》,于2008年启动了北京中医药大学自编特色教材建设工程。  自编特色教材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以打造高水平教材品牌为要求,充分挖掘学校优势特色专业资源,充分发挥重点学科的龙头引领作用,充分调动专家教授参与教材建设的积极性,通过立项、扶持、开发一批体系新、内容新、方法新、手段新的高水平自编教材,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服务。
    北京中医药大学自编特色教材从最初的立项到书稿的形成都遵循着质量第一、特色突出的原则。每一个申请项目都要经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初选,再由校内外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入围项目进行答辩和评审,教材书稿形成后又由校内外专家进行审读,严把质量关。
    北京中医药大学自编特色教材是我校专家学者多年学术研究和教学经验的精品之作。教材作者在编写中,秉承“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之原则,  以“厚德济生”之精神,认真探求经典的医理药方,  系统总结临床的思维与技能,努力做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系统与特色相结合。本套自编特色教材既适合在校学生学习使用,也适合专业课教师教学参考,  同时也有利于中医药从业人员的知识更新。

目录

上篇 基础篇
 第一章  按摩推拿学基础
   第一节  按摩推拿的起源
     一、按摩推拿起源于日常生活
     二、商代有关按摩推拿的文字记载
     三、按摩推拿发源地
   第二节  按摩推拿学发展简史
   第三节  按摩推拿学名称的演变
   第四节  按摩推拿治疗疾病的作用原理
     一、治疗疾病的基本原理
     二、治疗伤筋的作用原理
   第五节  按摩推拿治疗原则
   第六节  影响按摩推拿疗效的因素
     一、手法的性质
     二、手法的刺激量
     三、治疗部位的特异性
   第七节  按摩推拿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适应证
     二、禁忌证
   第八节  按摩推拿异常情况及处理
     一、晕厥
     二、瘀血、血肿
     三、软组织损伤
     四、骨折脱位
     五、脊髓损伤
  第九节  按摩推拿辅助物品
     一、按摩推拿介质
     二、按摩推拿辅助工具
 ……
中篇 手法篇
下篇 治疗篇
附篇 练功篇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按摩推拿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92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