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圣来主编
页数:305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0976972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2014年,上海文学犹如静水深流,平静之下也有波澜。文学日益成为这个城市整体生活的一部分,而这个城市的生活也折射出了文学的变迁。很多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人聚集在文学周围,因为文学触摸到城这个市的根。
作者简介
陈圣来,1952年3月生于上海。研究员,教授,高级编辑。目前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特约研究员,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奇科分校荣誉教授、美国纽约理工大学特聘国际咨询专家、上海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复旦大学视觉学院等客座教授,亚洲艺术节联盟主席,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副秘书长,上海海外交流协会顾问,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历任东方广播电台台长、总编辑;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
本书特色
2014年,上海文学犹如静水深流,平静之下也有波澜。文学日益成为这个城市整体生活的一部分,而这个城市的生活也折射出了文学的变迁。很多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人聚集在文学周围,因为文学触摸到城这个市的根。
目录
ⅰ总报告
1安顿在城市的文学–2014年的上海文学【杨扬叶祝弟朱军】
一都市小说:世情与坼裂
二文学批评:厚度与锐气
三从文学聚落到文学之都
四一年获奖
ⅱ青年批评家崛起
2上海青年批评家:正在崛起的新力量【何平赵婷婷】
3精神荒原上的流浪
–王宏图《别了,日耳曼尼亚》的几种读法【金理】
4城市文学的困境–以几类上海青年写作为例【黄平】
5工厂名物与青春之歌–评程小莹长篇小说《女红》【项静】
6她的心里长着一头巨兽–读周嘉宁新作《密林中》【李伟长】
7一次隐秘的成长–格非的《隐身衣》【黄德海】
ⅲ年度关注
8拯救文学记忆,塑造城市心灵–创设巴金文学馆的畅想【胡凌虹】
92014:在”上海”写作–第三届上海青年作家创作会议纪要
10上海市作家协会全方位开展文学批评活动【郭浏】
ⅳ作家作品评论
11触摸人性的维度–评孙颙新作《缥缈的峰》【来颖燕】
12″忧郁者”与”以赋为小说”
–评王宏图《别了,日耳曼尼亚》【郑兴】
13路内的青春叙事–兼谈”70后”创作的困境【贾艳艳】
14一群天真与伤感的年轻人–评90后创作者13人【王辉城】
ⅴ城市文学前瞻
15″大流转”:中国都市文学的梦想与纠结【殷国明】
16文学的产业化发展及待解问题
–对比世界文学之城的上海文学发展策略【葛红兵张永禄】
17沉潜或上升:城市文学研究向何处去?【王进】
ⅵ网络文学
18″大神”是怎样养成的–中国文学网站生产机制与粉丝文化考察
【邵燕君周轶肖映萱王恺文李强】
19文科大学生对网络文学的接受及思考【刘畅】
ⅶ上海电影
20《小时代》系列电影的越界之旅【张新璐】
21多管齐下,打造完整产业链
–2014年上海电影产业发展回顾【朱鹏杰】
ⅷ附录
222014年上海文学纪事
23后记
1安顿在城市的文学–2014年的上海文学【杨扬叶祝弟朱军】
一都市小说:世情与坼裂
二文学批评:厚度与锐气
三从文学聚落到文学之都
四一年获奖
ⅱ青年批评家崛起
2上海青年批评家:正在崛起的新力量【何平赵婷婷】
3精神荒原上的流浪
–王宏图《别了,日耳曼尼亚》的几种读法【金理】
4城市文学的困境–以几类上海青年写作为例【黄平】
5工厂名物与青春之歌–评程小莹长篇小说《女红》【项静】
6她的心里长着一头巨兽–读周嘉宁新作《密林中》【李伟长】
7一次隐秘的成长–格非的《隐身衣》【黄德海】
ⅲ年度关注
8拯救文学记忆,塑造城市心灵–创设巴金文学馆的畅想【胡凌虹】
92014:在”上海”写作–第三届上海青年作家创作会议纪要
10上海市作家协会全方位开展文学批评活动【郭浏】
ⅳ作家作品评论
11触摸人性的维度–评孙颙新作《缥缈的峰》【来颖燕】
12″忧郁者”与”以赋为小说”
–评王宏图《别了,日耳曼尼亚》【郑兴】
13路内的青春叙事–兼谈”70后”创作的困境【贾艳艳】
14一群天真与伤感的年轻人–评90后创作者13人【王辉城】
ⅴ城市文学前瞻
15″大流转”:中国都市文学的梦想与纠结【殷国明】
16文学的产业化发展及待解问题
–对比世界文学之城的上海文学发展策略【葛红兵张永禄】
17沉潜或上升:城市文学研究向何处去?【王进】
ⅵ网络文学
18″大神”是怎样养成的–中国文学网站生产机制与粉丝文化考察
【邵燕君周轶肖映萱王恺文李强】
19文科大学生对网络文学的接受及思考【刘畅】
ⅶ上海电影
20《小时代》系列电影的越界之旅【张新璐】
21多管齐下,打造完整产业链
–2014年上海电影产业发展回顾【朱鹏杰】
ⅷ附录
222014年上海文学纪事
23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