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胡甚平著
页数:194
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11411906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海上交通风险评估技术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海上交通风险评估研究综述、海上交通风险基础理论、海上交通风险评估方法、海上交通风险评估建模、海上交通风险评估技术、海上交通风险评估算法和海上交通风险评估应用。
作者简介
胡甚平,男,1974年生,博士。1996年于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技术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9年于上海海事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10年4月于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7月被上海海事大学评聘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安全工程,长期致力于海事分析与风险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于2001年1O月~2002年10月在日本东京商船大学进修航海仿真技术,2010年4月~2010年9月在澳大利亚海运学院担任访问学者。2012年获得“2010~2011年度交通青年科技英才”称号。主要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讲授船舶值班与避碰、船舶管理、海事调查与分析、船舶资源管理、海事风险管理学、水上交通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国际公约等课程。航海模拟器资深教练员,2013年编著出版《船舶驾驶台资源管理》。主持或为主完成“水上交通安全评价与风险控制”等领域的课题近100项,其中,“大型船舶航行风险评估预测与决策一体化技术”获中国安全科技进步三等奖,曾先后多次获得中国港口协会科学技术奖、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等科技进步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在IEEE等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宣读学术论文近30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论文20余篇次,8篇被评为中国航海学会优秀论文。
目录
1.1 研究背景
1.2 海上交通安全研究发展
1.3 本书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书章节结构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海上交通风险评估研究综述
2.1 海上交通安全系统
2.2 海上交通安全研究的进展
2.3 对现状的分析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海上交通风险基础理论
3.1 海上交通风险的定义
3.2 海上交通风险的特性
3.3 海上交通风险的形成机制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海上交通风险评估方法
4.1 海上交通风险评估
4.2 海上交通风险评估方法
4.3 海上交通系统风险评估程序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海上交通风险测度
5.1 海上交通风险信息定量化
5.2 海上交通风险测度
5.3 海上交通风险合成与分级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海上交通风险评估建模
6.1 海上交通风险系统建模
6.2 风险全信息结构模型
6.3 海上交通风险变量模型
6.4 海上交通风险的不确定信息建模
本章参考文献
第7章 海上交通风险评估技术
7.1 海上交通风险的评价技术
7.2 海上交通风险的决策技术
7.3 海上交通风险的推理技术
7.4 海上交通风险的仿真技术
本章参考文献
第8章 海上交通风险评估算法
8.1 海上交通风险评估算法概述
8.2 基于贝叶斯统计的海上交通风险测度
8.3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海上交通风险评估
8.4 基于灰关联的海上交通风险评估
8.5 基于未确知数学模型的海上交通风险评估
8.6 基于云的蒙特卡洛模拟算法
本章参考文献
第9章 海上交通风险评估方法应用
9.1 海上交通安全风险评估
9.2 港口船舶交通安全风险评估
9.3 大型船舶交通安全风险评估
9.4 船舶溢油动态风险预报
本章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海上交通风险评估技术与方法》: 在系统安全分析中,通常应先进行定性分析,然后再根据需要进行定量分析。定性的安全分析,是指对影响系统、操作、产品或人身安全的全部因素,进行非数学方法的研究和分析,也就是对任何事件都不需要给定数值(指事件的发生频率或概率值),或对事件只给定0(事件不发生)或1(事件发生)两个值。在定性分析中,对所有的事件、条件及后果都应予以考虑,以确定能否导致损失和伤害。定量的安全分析,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工具,进一步分析事故、故障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揭示其问的数量变化及规律,其目的是对事故发生的概率及其危险程度,进行客观的评定,确定可能导致损失的严重程度,为制订安全措施和选择最优方案提供数量依据。目前实行的定量分析方法可分为相对分析和概率分析两种。 (1)相对分析是以不同的指标为依据进行分析的方法,大体有以下3种: ①以事故(故障)作为指标。这种分析在于使管理人员能对现时的安全状况同过去以及同行业和同企业间的安全状况进行比较。 ②以安全系数和安全界限为指标。安全系数是指部件或材料的极限强度与其在应用中最大容许应力的比值,它是在设备的使用期限内,对可能造成损坏的各种因素,提供一定的安全裕度。安全界限则包括两种:一是以人为对象,按对人能造成伤害的因素划定界限。通常以毒物、辐射、冲击波等各种化学和物理因素对人体的影响而划定。另一种是以物为对象,按对设备或财产造成损失划定的界限。通常以间距、参数值来划定。 ③以预定数值为指标。这种方法是对评价的事件或因素按预先选择的数值作为尺度,逐项分析事件或因素的等级,以所标定指标的最高位表示安全(容许)或危险(不容许)的极限。 (2)概率分析是以设备的故障控制人的失误率为基数,求得以概率值表示的系统危险率或死亡率的方法。将计算所得的概率值同安全标准相比,也就是同已确定的危险率或死亡率的目标值相比较,可以表示生产装置或工艺过程所达到的安全水平。 通常主要使用3种方法来估计,这些方法可单独或组合使用。 (1)利用相关历史数据来识别那些过去发生的事件或情况,借此推断出它们在未来发生的可能性。所使用的数据应当与正在分析的系统、设备、组织或活动的类型有关。如果某些事件历史上发生频率很低,则无法估计其可能性。这一点尤其适用于从未发生的事件、情况或环境,人们无法推测其将来是否会发生。 (2)利用故障树和事件树等技术来预测可能性。当历史数据无法获取或不够充分时,有必要通过分析系统、活动、设备或组织及其相关的失效或成功状况来推断风险的可能性。 (3)系统化和结构化地利用专家观点来估计可能性。专家判断应利用一切现有的相关信息,包括历史、具体系统、具体组织、试验及设计等方面的信息。获得专家判断的正式方法众多,现有常用方法包括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