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关佳征 主编 著
页数:179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
ISBN:978712247074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数字化设计与实践探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数字化设计的基础知识、数字化艺术设计体系、数字化艺术设计要素、数字化艺术设计特征、二维平面设计技术、三维数据建模技术、动态视频展示技术、数字化仿真技术概述、数字化仿真软件、数字化样机技术。书中在色彩、构图、外形、数字灯光等方面列举了很多实际案例,包括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应用实践、环境艺术数字化设计应用实践、公共艺术数字化设计应用实践等。
本书可供从事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工作的人员和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第一节 数字化设计的概念与学科体系 2
一、数字化设计的概念 2
二、数字化设计的学科体系 2
第二节 数字化设计的发展历程 3
一、数字化设计的发展历史 3
二、数字化设计与艺术的融合 10
第三节 数字化设计的基本原理 13
一、数字化设计的知觉原理 13
二、数字化设计的注意原理 16
三、数字化设计的记忆原理 19
四、数字化设计艺术中的思维和想象原理 22
第四节 数字化设计的发展趋势 25
一、重工业领域数字化设计发展趋势 25
二、轻工业领域数字化设计发展趋势 26
三、艺术领域数字化设计的发展趋势 28
第二章 数字化艺术设计 31
第一节 数字化艺术设计体系 32
一、参数化造型技术 32
二、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 37
三、产品数据交换与接口技术 42
第二节 数字化艺术设计的要素 48
一、文字 48
二、图形 54
三、色彩 60
第三节 数字化艺术设计的特征 66
一、数字艺术设计的虚拟特征 67
二、数字艺术设计的交互特征 68
三、数字艺术设计的传播特征 69
四、数字艺术设计的人文特征 73
第三章 数字化设计的基础技术 76
第一节 二维平面设计技术 77
一、数字平面设计的基础知识 77
二、数字平面设计过程的重点 81
三、数字平面设计软件 84
第二节 三维数据建模技术 86
一、三维数据建模理论基础 86
二、三维数据建模的设计重点 89
三、三维建模软件介绍 90
第三节 动态视频展示技术 101
一、数字动画基础 101
二、二维动画设计 104
三、三维动画设计 114
第四章 数字化仿真技术 118
第一节 数字化仿真技术概述 119
一、数字化仿真与分析技术 119
二、数字化仿真技术 120
三、数字化仿真的一般过程 123
第二节 数字化仿真软件 127
一、MSC ADAMS 软件 129
二、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130
三、MATLAB 130
四、VRML 软件 131
第三节 数字化样机技术 131
一、数字化样机的内涵与特点 132
二、数字化样机的关键技术 134
三、数字化样机的应用 139
第五章 数字化设计的应用实践 141
第一节 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应用实践 142
一、鞋类的数字化设计应用实践 142
二、服装的数字化设计应用实践 146
第二节 环境艺术数字化设计应用实践 152
一、数字化技术运用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条件 153
二、数字化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主要价值 153
三、数字化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156
第三节 公共艺术数字化设计应用实践 165
一、公共艺术与数字化艺术 165
二、公共艺术数字化的特性 168
三、公共艺术数字化的表现形式 170
四、公共艺术数字化设计案例 175
参考文献 179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逐渐深入生产与生活的各个领域。最初数字化设计于制造行业兴起,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新兴数字化技术大大改变了传统制造业的面貌。这几十年以来,数字化产品设计技术群以计算机图形学为基础逐渐演变而来;数字化制造技术群以数控机床及数控编程为基础逐渐演变而来。数字化设计技术不仅应用在产品设计领域,还逐渐扩展到艺术设计领域,大大改变了现代产品设计与艺术设计的形式,提升了现代产品设计与艺术设计的方法。随着产品数字化的发展,产品的数字化模型不断构造出了制造企业信息化的信息之源。把产品数字化模型作为基础,我们不仅可以进行数字化仿真和动态优化,还可以进行模具设计和完成零件的数控加工等工作。数字化仿真、数字化设计以及数字化制造等功能模块的集成,使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获得新的利器。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化,工业社会的物质文明逐渐转变为后工业社会的非物质文明,同时产品的范畴也开始随着技术发展发生变化:物质产品逐渐演变成非物质产品,同时扩充和发展了传统工业设计的内涵和外延,新的产品表现形式也不断出现,如数字音乐、数字绘画、数字剪纸、数字博物馆等,同时影响到了网络化设计、协同设计、虚拟设计等新的产品设计方式。当时代发展到后工业设计时代,数字科学技术、艺术、设计的不断重叠与高度融合,催化产生了数字化艺术与设计这一新兴的边缘与交叉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