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周志雄等著
页数:245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20908778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论文选粹书系:新世纪网络文学的侧面》导论阐述了网络文学入史的意义和面对的问题,余论论述了网络小说类型化发展的现状和价值。正文讨论了网络小说通俗化的问题,网络恶搞现象的文化意义,新世纪现实题材网络小说的文化内涵,安妮宝贝小说的女性意识,慕容雪村小说的文学视界。面对网络文学繁盛发展的局面,《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论文选粹书系:新世纪网络文学的侧面》试图从宏观上把握网络文学的价值与意义,从几个不同侧面展开细致、深入的微观分析,从而深化对网络文学的研究。
目录
导论 网络文学入史的探讨
一、扩大的文学史空间
二、网络文学人史的问题
三、网络文学入史的意义
第一章 兴盛的通俗网络文学
第一节 原创文学大赛与网络文学的发展
第二节 新浪原创文学获奖作品的通俗化特征
第三节 网络文学通俗化的文化阐释
小结
第二章 现实题材的网络文学
第一节 身份:阶层、个体、民族
第二节 叙事:日常、空间、场域
第三节 关系:代际、情感、异化
小结
第三章 网络恶搞的文化分析
第一节 恶搞的历史、形式及内容
第二节 恶搞文化的创作特色
第三节 网络恶搞的文化解读
小结
第四章 安妮宝贝的女性意识
第一节 都市女性的生存透视
第二节 女性化的创作风格
第三节 安妮宝贝女性意识探源
小结
第五章 慕容雪村的文学视界
第一节 慕容雪村小说的文化意义解读
第二节 慕容雪村小说的叙事分析
第三节 慕容雪村小说的市场化倾向
小结
余论 网络类型化小说的现状与未来
后记
节选
《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论文选粹书系:新世纪网络文学的侧面》: 当然,现实题材网络小说带来的快感也非偶然,它们遵循着快感复制的原则。一般来说,大多数阅读者都存在着集体无意识的心理图式,他们对于能够带来快感的故事情节及语言形象都有着一些定式,比如“纯爱”的幻想、英雄美女的情结等等。大多数现实题材网络小说作者为了作品在连载中尽量少地流失读者,必须与读者的快感欲求展开较量,一方面要保证每一章都有看点、噱头,另一方面又不能随意洒狗血,要维持整个故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其中那些在同类小说中百试不爽的快感设定必然会被其他作品不断复制,但这种复制又包含着各自的创新,从而构成了新世纪现实题材网络小说商业化式的大批量生产。这些小说作为“时代的产物,除了一味的游戏和娱乐,它也不乏真诚的一面,通过夸张神侃的语言融化了生活中的沉重与艰辛”,花样繁多的笑点和泪点如同快餐与饮料,他们对于我们的精神建构来说未必是健康的,但有时又是不可缺少的。 (三)日常叙事的价值与意义 在现代化生活当中,日常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存在。1956年,理查德·汉密尔顿展出了他的波普画作《究竟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呢?》,这幅画作所带来的不只是艺术展览的噱头,它也表明了艺术不得不在现实面前重新审视自己与日常、通俗、大众的关系。波普艺术从被质疑到被接受所反映的不只是艺术界的一次革命,它给文学带来了思考,借助商业运作生产的文化符号是否能升华出艺术的主题?日常生活是否具有文学大力描述的价值?戴维·英格利斯在《文化与日常生活》中自问自答:“如果每天的生活确实如此平凡、琐碎,那么为什么还有人愿意为之浪费笔墨呢?”回答就是:“因为日常生活包含的内容比我们想象的要有意义得多。”格奥尔格·齐美尔似乎更注意对应性:“‘即使最为普通、不起眼的生活形态’,也是对更为普通的社会和文化秩序的表达。”不只在西方,在中国文化中也早就有这样的智性颖悟:“这样的生存颖悟上承老庄的‘大道自然’,下接禅宗的‘世态人情皆是道’,与儒家的‘即凡而圣’桴鼓相应,正是中国文化强调现世生活、用具体生活伦理建构生存支点的路数,可以称为中国哲学传统的当代文本。”因此,日常生活的价值就在于:一、它对欲望与感官的释放使文学摆脱了政治意识形态的束缚,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当然,这也促使文学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商业的收编。二、现代工业社会的发达使得人的身体性存在与精神性存在发生分裂,肉体代替灵魂,享乐主义成为主题,日常与物质在网络文学中那些看似夸张变异失真的形象恰是这个“机械复制时代”、“消费拜物时代”最形象最贴切的写真。 由此可见,日常的价值并非单纯的休闲娱乐,它在传统文学疲于用抽象把握世界时,果断地采用了形象的近距离搏击,用日常来展现世界,用现实来反观现实。就像波普艺术诞生初期,日常与艺术的关系不断地被质疑,又不断地被验证。对于文学来说,日常生活的趣味性价值也将经历这样一个反复的阶段,当我们的文学史过于宏大严肃时,我们需要日常的调节,从而体现生命琐碎与卑微的一面;但当这种日常超出了它的界限,造成文学叙事的单薄与文学价值的低下时,我们就呼唤文学展现生命崇高与深邃的另一面。而我们的现实主义文学阵营既需要新写实主义无情的揭露与批判,也需要网络现实主义文学的舒解与安慰。总之,作为一种书写策略,日常生活的快感与娱乐不是我们拒绝新世纪现实题材网络小说的理由,但也不应该是我们追捧的原因,文学的独特性不允许它沉溺在任何一个单独的表现向度中,文学所做的始终是向着现实最大限度地敞开,向着人性最大限度地掘进,如此而已。 ……





![2017中国年度网络文学[女频卷]-技术教育社区](https://image12.bookschina.com/2018/20180509/B7680082.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