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儒商文化通史

封面

作者:黎红雷著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

ISBN:978751643008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儒商文化通史

内容简介

儒商是儒学与商道相结合的产物,儒商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本书旨在为儒家思想在企业实现创造性转化,为企业理论在中国推进创新性发展,为当代世界新商业文明提供中国方案,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谱写工商文明篇章。上篇依据历史脉络,详细梳理儒商文化的思想渊源,系统总结古代儒商、近代儒商以及当代新儒商的行为表现和精神特质。下篇适应现实需要,全面阐发儒商文化融入现代企业治理实践的智慧,包括导德齐礼的治理观、以义致利的经营观、亲如一家的组织观、身正令行的领导观、举贤使能的用人观、内诚外信的品牌观、时变和合的战略观、兼善天下的责任观、创业垂统的传承观、敬天法祖爱人的信仰观等。全书以古贯今,以今通古,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体系完整,思考深刻,思路严谨、语言活泼,是作者“企业儒学三部曲”的压卷之作。

作者简介

黎红雷,当代儒学家,中山大学哲学博士、美国夏威夷大学比较管理哲学博士后,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鳌儒商论坛理事长、全国新儒商团体联席会议秘书长。著作有“企业儒学三部曲”(《儒家管理哲学》《儒家商道智慧》《儒商文化通论》《人类管理之道》《中国管理智慧教程》等二十余部。另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管理世界》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被学术界和企业界公认为“当代企业儒学的开拓者”“当代新儒商事业的引领者”。担任中山大学哲学系系主任,为其成为世界一流学科奠定基础;创办“博鳌儒商论坛”和“全国新儒商团体联席会议”,引领当代儒商事业的发展;创立“企业儒学”,开拓了当代儒学研究的新领域;提出“新天人三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当代中国与世界的治理智慧。
黎红雷教授总结中国企业家运用儒家思想经商办企业的实践,归纳出当代儒家商道的八大智慧,并具体分析了多家知名企业和群体,运用儒家商道治理现代企业的实践,从而解读当代中国企业经营管理的独特经验,为世界管理理论的发展提供鲜活的东方视野,为儒学在当代的复兴开拓了新的路径。

目录

序论 儒商文化释义 1
第一节 儒商之“儒” 3
第二节 儒商之“商” 7
第三节 儒商之“文化” 13
第四节 儒商文化之“通论” 19

源流篇 35
第一章 儒商文化的思想资源 37
第一节 “四书”的儒商文化视角 37
第二节 “五经”的儒商文化视角 43
第三节 儒家诸子的儒商文化视角 51
第四节 百家学说的儒商文化视角 58

第二章 古代儒商文化 67
第一节 先秦商人的儒商精神 67
第二节 明清商帮的儒商精神 76
第三节 明清商书的儒商精神 86
第四节 清末商人的儒商精神 96

第三章 近代儒商文化 105
第一节 张謇的儒商气质 105
第二节 荣德生的儒商气质 117
第三节 卢作孚的儒商气质 125
第四节 陈嘉庚的儒商气质 132

第四章 当代新儒商文化 142
第一节 当代新儒商文化的兴起 142
第二节 当代新儒商文化的特征 156
第三节 当代新儒商文化的使命 172

观念篇 187
第五章 导德齐礼的治理观 189
第一节 儒家的治理观 189
第二节 导之以德的治理根基 193
第三节 齐之以礼的治理规范 197
第四节 以道御术的治理模式 202

第六章 以义致利的经营观 207
第一节 儒家的经营观 207
第二节 义缘道生的经营基础 211
第三节 利由道取的经营方法 215
第四节 利人利己的经营原则 219

第七章 亲如一家的组织观 225
第一节 儒家的组织观 225
第二节 拟家庭化的组织形态 229
第三节 上下相亲的组织氛围 233
第四节 人文教化的组织功能 237

第八章 身正令行的领导观 243
第一节 儒家的领导观 243
第二节 正己正人的领导行为 247
第三节 无为而治的领导方式 251
第四节 通权达变的领导艺术 255

第九章 举贤使能的用人观 261
第一节 儒家的用人观 261
第二节 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265
第三节 奋斗者为本的用人原则 269
第四节 责任结果导向的考核机制 273

第十章 内诚外信的品牌观 278
第一节 儒家的品牌观 278
第二节 内诚于心的人品塑造 282
第三节 外信于人的企品锻造 287
第四节 精益求精的产品打造 291

第十一章 时变和合的战略观 296
第一节 儒家的战略观 296
第二节 与时偕行的战略思维 300
第三节 唯变所适的战略实施 304
第四节 和合共赢的战略目标 309

第十二章 兼善天下的责任观 315
第一节 儒家的责任观 315
第二节 导人向善的企业责任 319
第三节 博施于民的社会责任 324
第四节 万物一体的自然责任 329

第十三章 创业垂统的传承观 334
第一节 儒家的传承观 334
第二节 继往开来的创业传承 337
第三节 承前启后的文化传承 342
第四节 生生不息的生态传承 346

第十四章 敬天法祖爱人的信仰观 352
第一节 儒家的信仰观 352
第二节 敬畏天道的终极关怀 357
第三节 孝亲法祖的文化关怀 362
第四节 爱人利他的现实关怀 366

主要参考资料 373

前言

序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于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被创造和丰富,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成为滋养中国式现代化的不竭营养。它包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价值观念、艺术情趣和科学智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矿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融合”丛书(以下简称“丛书”)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旨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深度融合探寻路径、总结经验、提供借鉴,为推动中国特色现代管理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
是为序。
朱宏任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

Article Title:《儒商文化通史》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8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