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清代经学与戏曲-以清代经学家的戏曲活动和思想为中心

封面

作者:张晓兰

页数:543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3257409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学术思想与文学乃至戏曲的关系,是古典文学、古典戏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书主要研究清代经学与清代戏曲之关系,以研究清代经学家的戏曲活动和戏曲思想为中心,从学术思想和学术主体两个角度来全面考察清代经学对清代戏曲之影响。

作者简介

张晓兰,1979年生,甘肃民勤人。兰州交通大学文学与国际汉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文学博士。2012年至2013年赴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元明清文学研究和最国古典戏曲研究,出版专著《清代经学与戏曲》,发表《刘师培戏曲观研究》等论文三十余篇。

本书特色

学术思想与文学乃至戏曲的关系,是古典文学、古典戏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书主要研究清代经学与清代戏曲之关系,以研究清代经学家的戏曲活动和戏曲思想为中心,从学术思想和学术主体两个角度来全面考察清代经学对清代戏曲之影响。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清前经学与戏曲关系概述

第三节 概念界定

第一章 “经术昌明,无过今日”――清代经学之兴盛

第一节 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盛行与清代经学的兴起

第二节 清中叶汉宋之争与清代经学的鼎盛

第三节 清末今古文之争与清代经学的新变

第二章 经与经学向清代戏曲之渗透

第一节 宗经传统与清代戏曲

第二节 诗教理论与清代戏曲

第三节 礼乐思想与清代戏曲

一 忠孝节义思想的凸显

二 “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第四节 《周易》和《春秋》与清代戏曲

第三章 经学语境下清代戏曲之特点及新变

第一节 清代戏曲创作思想之新变:由情返理,以礼正情

一 明代尤其晚明以“情”为最高崇尚的戏曲观

二 清初戏曲观:由“情”向“理”的过渡

三 清中叶及后期:由情返理,以礼正情

第二节 清代戏曲的自娱化倾向

第三节 清代戏曲的案头化倾向

第四节 “曲以存史”――清代戏曲的征实化倾向

一 虚与实的辩证――清人“传奇”观的本质

二 题材取向的征实化

――清代历史剧、时事剧、“自述体”剧的兴盛

三 “曲以存史”――清人“曲史”意识的兴起

第五节 “学人之曲”――清代戏曲的学术化倾向

一 “曲人之曲”与“才人之曲”

二 “学人之曲”概念的提出

三 清代“学人之曲”的表现特征

四 “学人之曲”的优长与弊端

第六节 清代戏曲的尊体观

一 清代戏曲的错位尊体观

二 清代戏曲的本位尊体观

三 余论:关于清代“雅部衰落,花部兴起”的讨论

――兼谈各体文学的尊卑之辨和雅俗之辨

第四章 清代经学家的戏曲活动

第一节 清代经学家的戏曲创作

一 清代曲家的学人化倾向

二 参与戏曲创作的清代经学家身份分析

三 清代经学家参与戏曲创作之原因

四 清代经学家剧作题材及内容

五 清代经学家剧作特点和倾向

第二节 清代经学家的戏曲研究

一 清代戏曲考证兴盛之原因

――由“尊德性”向“道问学”的转变

二 清代经学家的古乐学研究

三 清代经学家的曲韵、曲唱研究和曲谱编纂

四 清代经学家的戏曲校注、收藏、刊刻、版本考证与目录编纂

五 清代经学家的戏曲本事、戏曲史研究和戏曲曲辞的考证评论

第三节 清代经学家的戏曲题跋、题词

――以《桧门观剧绝句》及诸家和诗和题词为例

一 清代经学家的戏曲题跋

二 清代经学家的戏曲题词

三 《桧门观剧绝句》及诸家和诗和题词

――清代经学家参与戏曲题词现象之范例

第四节 清代经学家的观剧活动

第五节 清代经学家与曲家、文人的交游

一 扬州设局删改剧曲所形成的经学家、文人与曲家交游圈

二 扬州盐商的戏曲活动所形成的经学家、文人与曲家交游圈

三 清代学人幕府所形成的经学家、文人与曲家交游圈

第五章 清初经学家的戏曲思想

第一节 清初理学家戏曲思想综述

第二节 黄宗羲与戏曲

――明清之际学术观与戏曲观之典型

第三节 毛奇龄与戏曲

――清代戏曲研究考据方法之兴起

一 毛奇龄戏曲观:主情说与风化说

二 毛奇龄连厢词例及拟连厢词二种

三 《毛西河论定西厢记》

第六章 清中叶汉学家的戏曲思想

第一节 汉学家的经学本位主义立场和对戏曲的定位

第二节 清代经学家对戏曲的矛盾态度及原因

第三节 凌廷堪与戏曲

――清代乐学、礼学与戏曲之互渗

一 《论曲绝句三十二首》

二 《燕乐考原》

三 《梅边吹笛谱》中的曲学理论

四 戏曲观、文学观与学术观之互渗

第四节 焦循与戏曲――乾嘉学派戏曲研究之典范

一 焦循的戏曲著作

二 焦循学术观与戏曲观

三 焦循文学观与戏曲观

四 焦循的戏曲研究方法

五 焦循对王国维戏曲研究之影响

第七章 清末经学家的戏曲思想

第一节 清末经学家戏曲思想综述

第二节 俞樾与戏曲――戏曲“有功经学”

一 戏曲剧作

二 戏曲理论批评

三 俞樾学术观与戏曲观

四 俞樾的文学观与戏曲观

第三节 刘师培与戏曲――清代汉学殿军之戏曲研究

一 戏曲的起源――戏曲与乐舞、祭祀

二 戏曲的形成――戏与曲剧

三 刘师培戏曲观受戏曲改良思潮的影响

四 刘师培戏曲观在中国戏曲理论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第四节 王国维与戏曲――中学与西学交融的范例

一 王国维治学的三个阶段

二 王国维对清代戏曲尊体理论之推动

三 王国维的戏曲研究――“东海西海,此心此理”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清代经学与戏曲-以清代经学家的戏曲活动和思想为中心》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82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