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远伟著
页数:282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6226574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个人家庭教育投资问题研究》作者王远伟就影响中国个人家庭教育投资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经济、人口和家庭结构、教育规模和结构、教育政策等方面,搜集整理了自改革开放以来30几年的相关数据和政策文本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证,获得诸如“教育中部塌陷”、“家庭结构、教育政策对个人家庭教育投资有重要影响”等许多有价值的结论,为研究长期个人家庭教育投资的变化规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王远伟,山东章丘人。于2005年、2009年先后在华中师范大学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教育学博士学位(教育经济学专业)。2009年至201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年进入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任教,从事教育经济学、教育财政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讲统计学、劳动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教育财政学等课程。先后主持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5项,参与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教育与经济》、《青年研究》等重点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或摘编。参与撰写《中国中西部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结构研究》、《教育财务与成本管理》、《华中学术文存》等著作4部。多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
本书特色
《中国个人家庭教育投资问题研究》作者以详细的数据对中国30几年的个人家庭教育投资总体状况作了阶段划分,对城乡居民教育投资的边际消费倾向和需求收入弹性进行了测算,并且利用判别分析方法对城镇居民教育投资的特征做出了可信的判断。以上种种探索,扩展了对个人家庭教育投资问题的研究视角和认识深度,具有新意。
目录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个人家庭教育投资问题的基础理论述评
第三节 个人家庭教育投资问题的已有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第二章 影响中国个人家庭教育投资变化的社会背景分析
第一节 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 社会转型时期教育的发展变化
第三节 社会转型时期个人家庭教育投资的政策分析
第三章 中国个人家庭教育投资的总体状况及跨时期变化
第一节 个人家庭教育投资数量的跨时期变化与分析
第二节 个人家庭教育投资的结构变化分析
第三节 讨论
第四章 城镇居民教育投资的状况和特征分析
第一节 城镇居民教育投资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 城镇居民个人家庭教育投资的差异与负担水平
第三节 对城镇居民教育投资水平的特征判断
第四节 讨论
第五章 城镇居民教育投资的影响因素和决策
第一节 城镇居民教育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城镇居民教育投资的变化
第三节 城镇居民教育投资的决策
第四节 讨论
第六章 个人家庭教育投资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
第一节 个人家庭教育投资对本人的影响
第二节 个人教育投资对子女的影响
第三节 对个人家庭教育投资风险的实证研究
第四节 讨论
第七章 个人家庭教育投资对社会公平的影响与国际比较
第一节 个人家庭教育投资对社会公平的影响
第二节 个人家庭教育投资的国际比较和经验借鉴
第三节 讨论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和建议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对中国个人家庭教育投资问题的建议
第三节 结语
附录 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研究结论显示:学生家庭的收入、家庭规模、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所属职业和行业、学生的受教育层次等变量,在四项研究中至少有三项研究的结果是显著的。因此,这些变量可以认为是影响家庭教育支出的主要因素(学生性别的影响都是不显著的)。当然,每一项研究也有其独特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孙彩虹的研究注意到高中阶段的扩展教育支出比重比义务教育阶段要低,地区发达程度也影响到家庭教育支出水平;薛守刚、任国强的研究中,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职业和行业变量对子女的教育支出没有显著性影响作用,家庭收入、父母职业和年龄变量会影响孩子是否有择校行为,对孩子择校的研究结果还显示,升初中时择校概率最大,其次是升高中和升小学;丁小浩、薛海平的研究结论表明: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家庭的教育负担在逐年增加,低收入阶层家庭的教育负担远高于高收入阶层家庭的教育负担,且差距随时间的推移有拉大的趋势,导致城镇家庭教育支出差异的一个可能重要原因是高收入阶层家庭的择校、课外兴趣班、聘请家教等方面的费用远高于低收入阶层家庭。
丁小洁(1998)对高校不同家庭收入的学生情况调查表明:学生的居住地、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等家庭背景因素是决定学生选择高等教育类型的重要原因,而且是学生对受教育层次和教育方式选择的重要原因。学生在校期间的经费来源结构和开支结构与学校类型和家庭经济收入有密切关系,家庭经济能力对学生的成本补偿和学生贷款意愿上有重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