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音乐文学集萃-第1辑

封面

作者:柴永柏主编

页数:160

出版社: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81096647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音乐文学集萃》的刊行,则进一步加强了音乐和文学的学科交叉研究,既从文学的角度去探讨音乐文本,又从音乐角度去研究音乐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既注重音乐文学的历史传承、音乐史话,又关注音乐文本创作的最新前沿以及新的分支。这是一本集音乐文学文本创作、音乐评论、音乐理论研究于一体的辑刊。

本书特色

由柴永柏主编的《音乐文学集萃(第1辑)》既是四川省音乐文学学会成立的产物,更是四川音乐学院申办综合性的艺术大学,弘扬“大艺术观”的理念的体现,四川音乐学院现已建成涵盖了艺术学门类下的五个一级学科,30个本科专业,125个专业方向的综合性艺术院校。音乐文学专业的设立,《音乐文学集萃》的刊行,则进一步加强了音乐和文学的学科交叉研究,既从文学的角度去探讨音乐文本,又从音乐角度去研究音乐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既注重音乐文学的历史传承、音乐史话,又关注音乐文本创作的最新前沿以及新的分支。这是一本集音乐文学文本创作、音乐评论、音乐理论研究于一体的辑刊。

目录

音乐文化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对羌笛的几点思考

词坛论丛
歌曲创作中歌词与曲调的关系探析
当代歌词的叙述转向与新伦理建构
李劫人艺术创作中四川民歌的运用
论体裁指称距离——以歌词为例

经典鉴赏
以乐抚悲以柔写刚——歌曲《羊角花开》赏析
风吹一个小月亮:从柳永到尧十三
催人奋进的鼓劲歌——歌曲《打铁还靠自身硬》简评
人来,人往——林夕歌词叙事分析

原创作品
柴永柏歌词8首
羊角花开
为祖国歌唱
红樱桃
漓江恋歌
跑马山情思
勿角,勿忘
心驰神往峨眉山
诚挚的爱
孙洪斌歌词5首
胡杨映月
蓝色深情
一诺千金
抢头帕
心中的三峡
相爱无尽(外二首)/王持久
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我在阆中等你
四川欢迎你(外二首)/范远泰
四川之春
剑门天下雄
离别/肖宗英
花儿泪(外二首)/陆正兰
爱情方程式
那句话
飞翔(外二首)/曾擎
静静的家园
不要把爱带走
放飞梦想/赵浪平
李清照(外二首)/王富强
初恋时期
我把吉祥送给你
中国我爱你(外二首)/王德清
党魂
国画
美丽家乡/詹仕华
姑娘我爱你(外二首)/余启翔
寂寞的牛角琴
为你等待
溜溜的情,歌(外二首)/蒋开鲍
爱之链
大声唱
天府之恋(外一首)/羊子
我站在府南河畔
魂牵梦绕三星堆(外一首)/陈修元
金雁飞翔
一梦三千年(外二首)/秦渊
……
珠落玉盘

节选

  我们在这种对比的过程中,就能充分地看到李劼人写作时,明显地借用了民歌的一些表达,在求变的叙述中,以另一种方式进入他的笔下,这种形式,既有四川方言的体现,又是民歌的韵味,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内涵和外延。在小说作品是如此,在散文作品中,同样有这样的例子,如散文《诗人之孙》中,李劼人在叙述王光祈的精神品质时:“他的生活是很苦的,大凡后来那种打得粗,吃得苦,跑得路,打落牙齿连血吞,咬紧牙巴不求人的精神,就在这时节养成的。”在成都温江有一首民歌:“苦是苦,命是命,打落牙齿连血吞,咬紧牙巴不求人,总有一天享太平。”无疑,作者的前一种叙述,是能够在后一首民歌中找到影子,作者是在这类民歌中吸取着创作的语言表达。一、民歌在李劫人作品中的作用民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作出来的一种文学表现方式,因而,尽管民歌没有文学性很强的表现力,但是,民歌在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下,能够把深刻的思想内涵用浅显的表达传递出来,而且能够直抵内心,并且引起共鸣或警醒。李劫人的作品在语言使用方面,就是追求语言的直接表达,绝不故弄玄虚,故作高深,正因为如此,才以他独有的个性成为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或者说与众不同的一席之地。  (一)民歌对作品主题表达的升华  李劼人在《中国文学史概要》中,对《国风》的论述:“《国风》是十五个地方民间流行的乐歌,并非不带音乐的徒歌,又叫作谣的这一层。”④他对于民歌的基本定论和看法已明确。“中国古代的民歌,也不异于今日,即是有的带有音乐,有的不带音乐。”⑤这就是作者对民歌的理解与把握。在他的作品中如《死水微澜》中刻画二奶奶邓幺姑向往成都市井生活的内心活动时,作品用“要吃饭,抬西县,要睡觉,抬司道”⑥的民谣,表达出她对所谓上流生活的向往。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深刻的反映了死水微澜所要揭示的主题在小说《续做人难》中的“我”,被同乡把他的计划盗走,心里很是不甘,于是“穿衣要想织布女,吃饭要念种田人。”⑦把我心里的埋怨之气用一句民歌表达出来,使“我”与同乡的矛盾表面化,从而,通过我与同乡的矛盾升级,揭示出辛亥革命的必然到来。在川东一带流传着一首民歌:“我跟情妹排队排,小小身材肩又窄,心想跟妹亲一块,又怕一场大雨来”。李劫人的诗歌中有一首:《为友人咏情怀》写道:“花屏人是蕊珠仙,小小身裁窄窄肩,——细腰蜂度影婵娟,巫峰无意撩云雨,两点凄迷罨翠烟”。作者充分运用他所掌握的民歌,巧妙地融入他的创作之中,使整首诗歌的表现力与众不同,并十分恰切的深化了诗的主题和作者构筑的意境。  (二)民歌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刻画  人物形象刻画,是作品成败与否的关键,作者在长篇小说《大波》中,对士兵哄抢官银时的描写,用了“沿山打猎,见者有份”⑨简简单单的一句民谣,却把土兵中均贫富的思想鲜活地刻画出来,这个土兵是众多土兵中的一个,有这样的思想,可以折射出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与价值判断。在《大波》中,余大老爷审钟小娃时,审案到了僵持阶段,余大老爷突然想起了一句词:“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遂“结实打”⑩,把钟小娃打得喊爹叫娘,反映余大老爷的无知与残酷,折射出当时法制的黑暗。戏剧《鸳鸯谱》中,裴九老要娶谈氏女为妻,早对裴九老的钱财和地位向往的谈氏,心里喜不自禁:“喜期由你择,良辰由你挑,半年不为多,三天也不算少。”⑩以民歌的方式,把谈氏喜形于色的内心刻画得入木三分,并为剧情的悲剧发展埋下了伏笔。戏剧的最后,裴九老落得个鸡飞蛋打,乔太守以一种嘲笑的口吻:“切莫要找虱子在头上爬。满天乌云随风散,粪缸儿莫去搅它。”把乔太守的仁善、机智、理性在简单地民歌唱词中刻画得栩栩如生。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音乐文学集萃-第1辑》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79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