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祝黄河
页数:248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01013695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新发展研究论纲》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这一核心命题,从理论的视角探讨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展思想的关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理论来源;从实践的视角总结了党的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在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获得的新发展;从规律的视角论证了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既遵循规律,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
作者简介
祝黄河,1955年7月出生,江西瑞昌人,法学博士,现任江西师范人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导师,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专家、课题组主要成员,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会项目、中宣部重人委托课题、教育部师范教育改革课题等省级以上科研课题近20项;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编、参编教材和学术著作5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国内权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研究成果获得包括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奖励18项。
本书特色
祝黄河所著的《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新发展研究论纲》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这一核心命题,从理论、实践、规律三大视角,以历史、现实、未来为基本线索,以“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展思想的新贡献”、“科学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实践中的新发展”和“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建构起本书研究的总体框架。
目录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三、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本书研究的空间
第三节 研究的总体框架与主要内容
一、总体框架
二、预期目标
三、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基本思路
二、主要创新点和特色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关于社会与人的发展的学说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理论品格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内在关系
一、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关系的研究现状
二、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内在逻辑联系
三、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历史递进关系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形态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指导地位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形态
三、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开放理论体系
第三章 科学发展观与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思想
第一节 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展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基本特征
一、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展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二、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展思想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展思想的基本内容与主要贡献
一、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展思想的基本内容与主要贡献
二、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展思想的基本内容与主要贡献
三、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展思想的基本内容与主要贡献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展思想的新贡献
一、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理论来源
三、科学发展观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展思想的发展
第四章 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第一节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背景
二、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背景
三、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任务
第二节 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
一、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建设实践
二、科学发展观与政治建设实践
三、科学发展观与文化建设实践
四、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建设实践
五、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的新发展
一、经济: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
二、政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三、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四、社会: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
五、生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过程
第五章 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
第一节 三大规律的科学内涵及深化认识的重大意义
一、三大规律的科学内涵和探索历程
二、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认识的理论意义
三、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认识的实践意义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一、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本质的认识
二、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方式的认识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一、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实现什么样发展”的认识
二、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发展目的的认识
三、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建设主体的认识
四、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怎样发展”的认识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一、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价值目标的认识
二、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人类文明发展多样性的认识
三、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认识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首先,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基本思想。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事物的发展是由各种矛盾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此,一方面要坚持两点论,全面看问题;另一方面又要坚持重点论,抓住中心问题和关键因素。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其所追求的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同时,科学发展观又始终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在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和运用。 其次,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基本思想。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的发展必然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因此,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协调好各方面关系,才能实现健康发展;否则,只能是畸形的发展。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各种要素构成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整体,既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与环节,又有中央与地方、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国内与国际等各种相互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就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为此,必须做到总揽全局,统筹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兼顾各方、综合平衡,从而实现科学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又一体现。 再次,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基本思想。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发展、变化之中,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绝对的,而静止不变是相对的。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的发展也必然经历由不发达的初级阶段向发达的高级阶段演进的过程。科学发展观强调,要统筹兼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发展阶段的关系,在谋划发展时要坚持把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统一起来,既要从当前发展的实际出发,科学设定长远发展的目标,使长远发展目标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之上;又要着眼于长远奋斗目标,引领当前发展方向,要使当前的发展为长远发展打牢基础、创造条件。同时,要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每一代人的发展都应该为下一代人的更好生存和发展留下空间和条件,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是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鲜明体现。 2.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发展的基本原理 首先,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一切经济形式、生产关系、社会制度变化演进的基础和根源,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首先是生产的发展史。无论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都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如果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然会引发调整和变革。因此,只有紧紧抓住生产力这个决定性要素,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推动社会历史前进。对此,历代马克思主义者的认识都是根本一致的。从邓小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到江泽民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都是对上述基本原理的坚持和运用。胡锦涛指出:“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因而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义,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促进社会生产力又好又快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