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杜玉玲,蒋美琴主编
页数:151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4782357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脑血管病中医防治漫谈》以科普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叙述了部分常见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慢性脑供血不足以及脑血管疾病相关症状如头痛头晕、失眠焦虑、耳鸣等的预防、诊断、治疗、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中医药防治知识。全书多从患者视角提出问题、解答问题,针对性强,内容丰富,语言简洁,通俗易懂。既可给患者提供一些自我康复的技巧,又可让家属了解相关病情的基本防治措施,从而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提高患者生活、生存的质量。 本书适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及其家属,以及热衷于养生保健的大众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杜玉玲,主任医师,现任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中医科主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综合性医院中医科发展研讨分会委员,曾担任《中华中西医结合杂志》常务编委。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师从多位全国名老中医临诊学习,擅长脑血管病、头痛头晕、周围神经病、失眠焦虑、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内科疑难杂病的中医药诊治。多年来,以其良好的临床疗效及服务态度深受广大患者欢迎,曾经被评为“金山区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获金山区卫生局记功,还被评为“上海市老干部大学系统优秀教师”。先后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
蒋美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系,现为《健康財富》周刊编辑,从事健康科苷采编工作10年余,撰写数百篇医学科普文章,在健康科普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书特色
杜玉玲、蒋美琴主编的《脑血管病中医防治漫谈》带读者认识中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脑血管病会引起头痛、失眠、眩晕、耳鸣……治病求本,学会脑血管保健,症状各个击破,保护脑健康,是维护生命的重要篇章。该书运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结合实际的形式阐述了关于脑保健的内容,其中涵盖了作者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这是难能可贵的。它就像是集预防、保健、诊疗、康复为一体的锦囊,第一实用,也最能为普通百姓所接受。
目录
节选
头痛、头晕 头痛、头晕是很常见的症状,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很多人都对此不以为然,认为不是什么大毛病。 但是,对于中老年人群来说,突然发生的头痛要警惕高血压、脑出血。有些人头痛剧烈,伴有呕吐,则要提防脑血管破裂出血的可能。因为当血管破裂出血时,尤其是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时,往往会出现剧烈的头痛症状。出血量大时,血液从血管溢出进入颅腔,则会导致颅内压升高,压迫相关的神经中枢,引起呕吐等症状。 而突然发生的头晕或眩晕,持续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后自行缓解,但是短期内反复出现,就要警惕缺血性脑中风的可能。头晕或眩晕,有时候就是一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些老年人还会出现耳鸣、脑鸣等症状,排除耳病之后,往往与脑供血不足(脑缺血)有关。因此,突然出现的头晕、耳鸣、脑鸣,也要警惕缺血性脑中风。 视力改变 突然视物模糊,或者复视叠影,看东西旋转,或者视力下降,有时候表现为单侧的视力异常。有些患者会表现为一过性黑嚎(就是突然眼前发黑什么都看不到,过一会儿又恢复正常),一般人会当做是眼病而到眼科去就诊。其实,这些也可能是中风的先兆。因为老年人血管硬化、变脆,眼底的一些小血管容易破裂出血,可能致使视网膜剥离,导致视力下降。 临床上有一种“眼中风”,是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导致的突发性的视力丧失,一般人都当作眼病来治疗。其实,“眼中风”的病理基础是眼动脉粥样硬化,而这种血管的病变是全身性的,眼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眼部体现,往往提示了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也是中风的一种先兆。 活动障碍 走路走着走着,就突然脚步不稳摔倒在地,也许你会以为这是自己走路不小心的缘故,但也有可能是中风的先兆。 行走不稳,动作笨拙,一侧肢体活动障碍,感觉沉重,使不上力,比如:抬不起手来,拿着的筷子突然掉了;看书的时候想往后翻一页,却怎么都翻不好;看电视的时候用遥控器调频道,却“不小心”按到了调声音的按钮……对很多行为动作失去了控制能力,这就是中枢神经系统出了问题。单侧的肢体活动障碍,极有可能就是一次中风。 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面瘫的症状,但不是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瘫,而是中枢性面瘫,症状类似。老百姓常说“歪嘴巴”,风一吹就把嘴巴吹“歪”了,表现为一侧的面肌或者嘴角下垂,鼻唇沟变浅甚至消失,上眼皮下垂不能睁眼等。 感觉异常 突然觉得一侧肢体麻木,或者没有知觉,触觉、温度觉、痛觉等减弱甚至消失。有些患者粗心大意,没能及时发觉;也有些患者健康意识较差,不当一回事,以为过一会儿就好了。很多疾病往往就是因为这样的心理,错失了第一时间救治的机会,使患者陷入险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