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伟国
页数:123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10919376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我国棉花价格预警研究》从我国棉花生产、消费、国际贸易及价格概况描述入手,通过我国棉花价格的景气预警分析、棉花价格波动预测分析、预警信号分析等系统研究,对我国棉花价格走势及安全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探讨,并根据我国棉花价格面临的潜在不安全因素,从正确认识我国棉花价格风险、建立跨部门的工作机制、构建棉价风险预警和管控措施、提升棉花质量、加快纺纱服装技术革新、国家扶持等视角,系统地提出了我国棉花价格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实证分析表明:①供求矛盾一直是导致我国棉花价格周期波动的直接原因,但是,不同时期我国棉花供求矛盾成因不同。1991—1995年主要归因于国家鼓励棉花生产政策变化;1996—2003年主要归因于棉花市场流通体制改革、亚洲金融危机、国际棉花市场动荡等因素;2004—2010年主要归因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全球金融危机、贸易摩擦、美元贬值,及后期国内外棉花市场流动性资本泛滥、恐慌抢购心理预期等因素;目前主要归因于欧债危机影响棉纺织品国际市场销售形势短期内很难改善、受国内临时收储政策影响国内外棉花价差高居不下、国内棉花库存持续攀升等因素。⑦2012年以后我国棉花价格波动幅度明显变小,未来2~3年内我国棉花价格指数也将相对比较稳定,可能会在2013年后两个季度至2014年第一季度出现小幅下滑,而后又会出现小幅上扬,并于2015年下半年出现小幅下滑。这主要归因于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执行的棉花临时收储价格的宏观调控政策,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但有效地稳定了我国棉花价格,避免价格的大幅下跌,从而稳定了棉花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将更有效地逐步实现国内棉花价格与国际棉花价格的接轨。③虽然,目前我国棉花价格比较稳定,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如受欧债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明显放缓,全球棉纺织工业发展依然萎靡不振,我国棉纺织工业也面临同样的困境,出口困难,致使国内棉花需求持续滑坡,同时为了维护棉农利益,国家出台了高于国际棉价的国内临时收储价,以稳定国内棉花价格,使国内棉花产量维持平稳,结果导致国内棉花市场出现较严重的供过于求,国内外棉花价格价差过大,国内棉花库存消费比过高,国内棉花贸易依存度过大,最终带来国内棉花价格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过多,引起棉花价格的安全性降低,故我国棉花市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依然较弱。
作者简介
王伟国,男,1969年2月出生,籍贯河南洛阳。1992年本科毕业于石河子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07年硕士毕业于石河子大学经济贸易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为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管理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在《价格理论与实践》、《财会月刊》、《商业会计》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先后主持或参与兵团社科基金项目、兵团软科学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获各级各类教学科研奖励10余项。
本书特色
《我国棉花价格预警研究》从我国棉花生产、消费、国际贸易及价格概况描述入手,通过我国棉花价格的景气预警分析、棉花价格波动预测分析、预警信号分析等系统研究,对我国棉花价格走势及安全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探讨,并根据我国棉花价格面临的潜在不安全因素,从正确认识我国棉花价格风险、建立跨部门的工作机制、构建棉价风险预警和管控措施、提升棉花质量、加快纺纱服装技术革新、国家扶持等视角,系统地提出了我国棉花价格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我国棉花价格预警研究》从我国棉花生产、消费、国际贸易及价格概况描述入手,通过我国棉花价格的景气预警分析、棉花价格波动预测分析、预警信号分析等系统研究,对我国棉花价格走势及安全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探讨,并根据我国棉花价格面临的潜在不安全因素,从正确认识我国棉花价格风险、建立跨部门的工作机制、构建棉价风险预警和管控措施、提升棉花质量、加快纺纱服装技术革新、国家扶持等视角,系统地提出了我国棉花价格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实证分析表明:①供求矛盾一直是导致我国棉花价格周期波动的直接原因,但是,不同时期我国棉花供求矛盾成因不同。1991—1995年主要归因于国家鼓励棉花生产政策变化;1996—2003年主要归因于棉花市场流通体制改革、亚洲金融危机、国际棉花市场动荡等因素;2004—2010年主要归因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全球金融危机、贸易摩擦、美元贬值,及后期国内外棉花市场流动性资本泛滥、恐慌抢购心理预期等因素;目前主要归因于欧债危机影响棉纺织品国际市场销售形势短期内很难改善、受国内临时收储政策影响国内外棉花价差高居不下、国内棉花库存持续攀升等因素。⑦2012年以后我国棉花价格波动幅度明显变小,未来2~3年内我国棉花价格指数也将相对比较稳定,可能会在2013年后两个季度至2014年第一季度出现小幅下滑,而后又会出现小幅上扬,并于2015年下半年出现小幅下滑。这主要归因于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执行的棉花临时收储价格的宏观调控政策,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但有效地稳定了我国棉花价格,避免价格的大幅下跌,从而稳定了棉花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将更有效地逐步实现国内棉花价格与国际棉花价格的接轨。③虽然,目前我国棉花价格比较稳定,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如受欧债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明显放缓,全球棉纺织工业发展依然萎靡不振,我国棉纺织工业也面临同样的困境,出口困难,致使国内棉花需求持续滑坡,同时为了维护棉农利益,国家出台了高于国际棉价的国内临时收储价,以稳定国内棉花价格,使国内棉花产量维持平稳,结果导致国内棉花市场出现较严重的供过于求,国内外棉花价格价差过大,国内棉花库存消费比过高,国内棉花贸易依存度过大,最终带来国内棉花价格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过多,引起棉花价格的安全性降低,故我国棉花市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依然较弱。
鉴于此,要想保障我国棉花价格的安全,实现我国棉花市场稳定发展,必须:①建立预警机制,实施风险管理,加强政府宏观调控;②严格执行棉花市场准入制度,防范、堵截热钱进入棉花现货市场;③加强对棉花期货市场的管理,严格执行“涨停板”和“跌停板”制度;④建立棉花购、销(消)、存,数据报告制度,防止棉花囤积聚奇;⑤建立棉价风险平抑基金,由国家制订政策,棉花经营企业、纺纱织布和服装纺织品生产企业在税前按销售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⑥创新推广优良品种与生产技术,鼓励纺纱织布、服装纺织品生产企业技术升级、新产品研发,为应对棉价风险提供支撑;⑦建立跨部门的工作机制,组建由国家有关部门、产业链有代表性和影响大的经济实体和行业自律组织参加的机构,调控棉价波动和棉花供求矛盾;⑧加强国家扶持,提升棉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棉花产业持续发展的效率优势。信息
目录
第二章 我国棉花价格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一、棉花价格预警指标体系的初步选择二、棉花价格周期循环波动类型的确定及判断三、基准循环及基准日期的确定四、预警指标的分类与筛选
第三章 我国棉花价格预警指数的编制及应用分析一、我国棉花价格预警扩散指数的编制及应用二、棉花价格预警合成指数的编制及应用三、我国棉花价格循环波动的成因分析第四章 我国棉花价格走势预测及波动分析一、预测方法简介二、预测模型的构建、估计及检验三、棉花价格走势的预测及波动分析四、棉花价格其他预测方法探讨
第五章 我国棉花价格安全预警信号系统的构建及应用分析一、棉花价格安全预警信号系统的构建二、我国棉花价格安全的预警分析第六章 我国棉花价格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一、正确认识我国棉产业的重要性、棉花价格风险二、完善棉价风险预警和管控措施三、创新推广优良品种与生产技术,提高植棉经济效益四、鼓励纺纱织布、服装纺织品生产企业技术升级、新产品研发五、整合各方资源,建立跨部门的工作机制六、建立棉花价格风险应对机制,需要国家给以更多的扶持参考文献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