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艾前进
页数:225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80257656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湖北省兴山县创新生态林业建设,自2004年起,四任县委书记、六任县长十年同唱一个调,专心发展核桃经济,做成了林兴民富的大产业。他们创新“生态立县林业为先,林业产业核桃为先,森林保护防火为先”的工作思路,确立争创“生态建设示范县”的奋斗目标,探索出了“党委政府决策组织,广大林农专业合作,实力企业龙头带动,特色银行林权抵贷,林业部门配套服务”“五位一体”打造林业产业各负其责的主体模式。
作者简介
艾前进,中共党员,军旅出身,报告文学作家。在《中国绿色时报》、《中国商人》、《转业军官》杂志辟有作家专栏。在国内外发表新闻通讯、电视专题片、报告文学作品1200多万字,并有多篇选入《新华文摘》诸选刊、选集,先后出版《世纪林改》、《真情大爱凝忠诚》、《唯实》、《民族之光》、《大美长阳》、《使命至上》、《国家战略下的新探索》等16部专著。成功地策划、主编了大型电视政论片《军魂》、《代表祖国迎太阳》等。先后为国家林业局、湖北林业、广东林业、民大附中、海尔集团、华饴油脂等100多家党政机关和大型企业品牌的改革家和实干家,进行了深度的哲学文化定位和系列形象策划与实施。
目录
序二 绿色兴山就是金山银山
湖北省林业厅厅长刘新池
序三 绿色兴山的出路在于林农职业化
宜昌市林业局局长陈宏彦
序四 打造美丽兴山的力量之源在人民
兴山县委书记谭业明兴山县县长汪小波
引子 五位一体十年执著兴山梦
第一章 胸怀群众打好林业兴山牌
断腕转型破除“心霾”
综合执法善治善为
提高能效赢得真情
第二章 资源保护绿色崛起兴山兴
全面禁伐保生态
分类经营拓财源
深化林改更公平
第三章 生态谋福城乡绿化兴山秀
退耕还林圆梦三峡安澜
生态整治保护子孙“饭碗”
城乡绿化缩小发展差距
第四章 产业集聚生态经济兴山富
创新机制走活核桃产业新路径
林农抱团谋求跨越发展新高度
竞进提质升级林业产业新优势
第五章 变中取胜银企带动兴山赢
本富村镇银行创新打造林业银行
智慧果公司兴业富民的样本解读
林业企业依托资源快速跟进繁荣
尾声 美美与共务实为民兴山美
节选
结合移民安置实施生态保护,兴山县在严格保护生态的同时强力进行人工造林。每年都坚持抓住造林的黄金季节,加快营林造林进度,动员全县各部门和项目单位把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放在生态环境建设的首要位置,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财力和物力,抓住造林关键季节打攻坚战,抢时间、抓进度。自始至终保持分类经营的建设质量,使速度与效能统一。 兴山县注重分类经营的科技推广,每年开展技术培训10多次,培训乡镇领导及林业干部300余人次,培训村、组干部500人次。开展科技帮扶30多场次,印发技术资料5000余份。 全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努力增加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先后推广了生根粉浸根(浸种)、核桃矮化密植丰产栽培等技术,开展了核桃、板栗等树种新品种引进和试验示范栽培等科研工作。 工程建设管理坚持专业施工,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苗木定向供给,统一管护。严格实行没有作业设计不施工,不是专业队不能施工,不是适生良种不采用,苗木不合格不出圃,整地不合格不栽植,造林不合格不验收的规定。 结合生态保护,兴山县立足保护求发展,搞好发展促保护,在确保不破坏地表植被、不降低森林生态功能、不影响林木生产的前提下,允许森林管护者依法利用林下资源和森林景观,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林副产品加工业,大力开发森林旅游业。2010年,龙门河林场投资325万元,试点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尝试三峡模式植物和重要植物种质资源圃工程、珍稀树木园维修建设工程、常绿阔叶林生态恢复工程、护林防火完善提高工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探访兴山生态保护,体察林业经济,兴山在分类经营中使生态建设从山上走下来了,他们通过森林工程使生态进城了、上路了、近水了、人田了;进了社区,进了校园,进了庭院;与路网、水网、农网、田网巧妙地结合起来了。守住山区天然林保护了生态建设成果,立足城区和村镇使兴山生态得到了有效拓展。 地处县东南边缘的国有坟埫坪坪林场,经营面积4。57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25万多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5%,白1956年9月建场至1999年,累计向国家出售优质木材5万立方米,实现收入2000多万元。从“天保工程”开始全面实施木材禁伐。林场在县局分类经营的指导下,从2003年开始加大生态公益林项目建设,11年累计人工造林2100多亩,封山育林3万亩,争取项目资金600多万元;林场利用全县公益林建设和退耕还林大量需要优质苗木的机遇,投资建设育苗基地,累计出同落叶松等苗木500多万株,实现收入50多万元。累计完成中幼林抚育管理3万亩,森林病虫害监测防治面积2万多亩,修建防火线70多公里。资源管护划分4个管护责任区,细划到场领导和业务骨干,层层签订责任状,不断增长的森林资源,为坟埫坪林场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厚实的根基。 兴山县对全县不同性质的林区的分类经营,具体到基层林场同样有分类经营的对策。还是这个坟埫坪林场,陈世越场长对我们说,他们着眼长远,以自身优势为依托,坚持分类经营,合理经营森林资源,从实际出发发展乡土速生树种和引进良种营造速生丰产林和生物质能源林,林种科学搭配,合理调整林分结构,既保持了林区的生物多样性,又提高了项目建设的质量,使林业的三大效益协同成长。壮大了林场自我发展的实力。他们在不砍伐林中一棵树的情况下,在县局划出的可经营林地发展林下经济。职工们由易到难,小步快跑地发展“短、平、快”的林下种养业,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林场统一规划,对山脚的沟边林地建设种苗花卉产业,按照林场“管住种源,放活苗木”要求,组织职工家庭“集中建园、分户管理、统一服务”的模式,向全县各乡镇和周边县区提供了优质的落叶松、雪松、华山松、檫木、马褂木、高山杜鹃等优质苗木。2013年9月,汪小波县长带领县府办、财政局和水月寺镇领导深入林场调研,称他们通过分类经营,直接增加了林场的森林资源,改善了周边的生态环境,是看得见的保护与发展,小小的林场用实实在在的绿色崛起为兴山人民树立了“绿色政绩观”的榜样,绿色兴山是子孙后代的“金饭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