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西厢记集解: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

封面

作者:傅晓航编辑校点

页数:794

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22604540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西厢记集解: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以清代凌濛初《西厢记五本解证》为底本,汇辑了弘治本、徐士范本、陈眉公本、王骥德、闵遇五、最西河等六种明清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西厢记》重要刊本的笺注、解证,体现了明清学者在《西厢记》方言俗语、曲词文义、声韵格律、训诂释义、体例结构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同时傅晓航创作的《西厢记集解: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涉及已散佚的古籍善本,有助于我们了解现存《西厢记》各种版本之间存在某些差异的历史原因,促进对《西厢记》的研究和普及。

作者简介

傅晓航,曾用名文众、肖汉。研究员,男,1929年生,汉族,祖籍山东蓬莱。1949年毕业于国立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政治系,同年12月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普通科。1951年3月毕业留校任教,向周贻白先生学习戏曲史。曾为本院戏剧文学、导演、表演、舞台美术各系讲授中国戏曲史、戏曲名著选读课。1979年底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主攻戏曲理论史至今。曾任戏曲文学研究室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戏曲文学分支副主编,《中国京剧大百科全书》编委会副主任兼京剧教育分支主编,《中国戏曲经典》、《中国戏曲精品》南戏卷主编,《昆曲艺术大典‘音乐卷》主编。享有政府特殊贡献津贴。博士生导师。主要著述有:《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校点)、《西厢记集解》(汇释)、《戏曲理论史述要》(此书已被译为韩文,为韩国岭南大学中国文学研究室丛书六种中文参考书之一)、主编《中国近代戏曲论著总目》、《漫漫求索》――戏曲论文选集、《古代戏曲理论探索》、《西厢记’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两本书合并再版)、《历史机遇》(创作集)、主编报告文学集《中关村巨变》、《京都商厦大潮》等。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西厢记集解》以清代凌濛初《西厢记五本解证》为底本,汇辑了弘治本、徐士范本、陈眉公本、王骥德、闵遇五、毛西河等六种明清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西厢记》重要刊本的笺注、解证,体现了明清学者在《西厢记》方言俗语、曲词文义、声韵格律、训诂释义、体例结构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是金圣叹评点的诸多古典名著中,流传极其广泛的一部戏曲理论批评及鉴赏著作,对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和《西厢记》的传播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此书版式别出心裁地使用了古籍刊刻的传统样式,每页有界行分开,正文为单行大字,汇集之注释成果用双行小字,且正文中之科介与衬字亦用小字,十分美观

《西厢记集解·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甘肃人民出版社将1985年出版的《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校点)和1989年出版的《西厢记集解》(汇校汇释)联袂再版,合订一册。
两书都曾获得学术界一定的好评。《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校点)1985年出版,同年获得香港国际图书博览会海外发行超额奖;《西厢记集解》(汇释)1989出版,曾获得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1992年全国首届古籍图书整理奖三等奖、1995年文化部颁发的文化艺术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西厢记集解》以清代凌濛初《西厢记五本解证》为底本,汇辑了弘治本、徐士范本、陈眉公本、王骥德、闵遇五、毛西河等六种明清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西厢记》重要刊本的笺注、解证,体现了明清学者在《西厢记》方言俗语、曲词文义、声韵格律、训诂释义、体例结构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同时傅晓航创作的《西厢记集解·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涉及已散佚的古籍善本,有助于我们了解现存《西厢记》各种版本之间存在某些差异的历史原因,促进对《西厢记》的研究和普及。

目录

西厢记集解

前言

西厢记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楔子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西厢记第二本 崔莺鹭夜听琴杂剧



楔子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西厢记第三本 张君瑞害相思杂剧

楔子



第二折

第三折

第四折

西厢记第四本 桥店梦莺莺杂剧

楔子



第二折

西厢记第五本

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

再版说明

节选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西厢记集解: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72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