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简明中国史(党员干部国史必修)

封面

作者:《简明中国史:党员干部国史必修》编写组

页数:474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0344265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学习和总结历史文化,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我们党一贯重视并倡导的做好领导工作一个重要的思想和方法。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不断提升领导工作水平。

目录

第一章 中国的原始社会和文明起源
第一节 古人类与旧石哭时代
第二节 氏族公社
第三节 原始农业兴起与发展
第四节 远古传说

第二章 夏、商、西周
第一节 夏 朝
第二节 商 朝
第三节 西周
第四节 社会经济
第五节 文化与科技

第三章 春秋战圜
第一节 诸侯争霸
第二节 兼并战争
第三节 社会变革和社会经济
第四节 文化和科技

第四章 秦汉
第一节 秦朝
第二节 西 汉
第三节 东汉
第四节 文化与科技

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一节 三 国
第二节 西 晋
第三节 五胡十六国
第四节 南朝
第五节 北朝
第六节 文化与科技

第六章 隋唐
第一节 隋 朝
第二节 唐的开国和盛世
第三节 唐朝衰亡
第四节 政治制度
第五节 社会经济
第六节 统一多民族国家
第七节 对外友好交往
第八节 隋唐的文化与科技

第七章 五代十国与辽、宋、西夏、金
第一节 五代十国
第二节 北宋初期的社会状况
第三节 北宋中期的社会状况
第四节 辽朝、西夏和北宋对峙
第五节 金朝与辽朝、北宋对峙
第六节 南宋和金朝的对峙及灭亡
第七节 辽、宋、西夏、金的社会经济
第八节 辽、宋、西夏、金的科技文化

第八章 元朝
第一节 蒙古兴起
第二节 元朝统一天下
第三节 元朝统治制度
第四节 元朝的社会经济
第五节 元朝的社会矛盾
第六节 元朝的文化科技

第九章 明朝
第一节 明朝建立和巩固
第二节 明朝中期的社会矛盾与张正居改革
第三节 封建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
第四节 明朝的对外关系
第五节 明朝灭亡与清兵人关
第六节 明朝的文化与科技

第十章 清朝前期
第一节 定鼎中原
第二节 政治时局
第三节 社会经济
第四节 对外关系
第五节 文化与科技

第十一章 清朝后期
第一节 两次鸦片战争
第二节 太平天国运动
第三节 晚清政局
第四节 危机四伏
第五节 清朝灭亡

节选

  传说,尧号陶唐氏,都平阳(山西临汾县),居地在西方。舜号有虞氏。《孟子·离娄篇》说“舜生于诸冯(音平ping山东诸城县),……卒于鸣条(河南开封附近),东夷之人也”,是舜居地在东方。禹父鲧居地在崇。崇就是嵩。禹原住阳城(河南登封县),在河南西部。后都阳翟(音狄di河南禹县),也略偏西部。他们先都是部落酋长,后来被推选为部落联盟的大酋长。大酋长有权祭天,巡狩,处罚有罪的酋长,率众攻击敌对的部落。《尧典》说尧死时,“百姓如丧考妣”。据说,尧在帝位,咨询四岳(姜姓、炎帝族),四岳推举虞舜作继位人。舜受各种试验后,摄位行政。尧死,舜正式即位。舜也照样咨询众人,选出禹来摄行政事。舜死,禹继位。禹在位时,众举皋陶(偃姓、夷族)作继位人。皋陶死,又举皋陶子伯益作继位人。禹死,子启夺伯益位自立。“禅让”制度从此废弃。  黄炎夷三族的联盟,是由一百个氏族组合而成的。属于一百个氏族的人统称为百姓(后世也称百官、百工)。与黎族苗族冲突,所得俘虏称为民、黎、苗,或称黎民、苗民。古书称百姓与称黎民苗民,显有贵贱的区别。  舜命契教化百姓,命皋陶用刑法制苗民,命弃播百谷养黎民,实际当是用刑法强迫苗民黎民耕种来养活受教化的百姓。百姓与黎民苗民的区别,意味着奴隶主与奴隶的区别。禹时生产力跃进,攻苗又大胜,使用多量的俘虏到生产方面,自然会加速奴隶主与奴隶两个阶级的形成。  由于攻黎攻苗的战斗胜利,俘虏逐渐被用到生产部门,成为奴隶。《尧典》有所谓“群牧”,就是以畜群为私有财产的部落酋长。俘虏首先被他们使用在畜牧业上,是很自然的。部落酋长拥有畜群和奴隶,自然要实行传子制度。部落的传子制度确立以后,部落联盟的“禅让”制度也就不能持久。禹私有财产较多,势力较大,所以启敢于破坏惯例,废弃“禅让”,世袭大酋长的权位。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简明中国史(党员干部国史必修)》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72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