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心理医师教你养出心灵健康的孩子

封面

作者:龚郁杏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

ISBN:978757634750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你就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心理医师教你养出心灵健康的孩子

内容简介

在当下的环境中,孩子虽然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是心理问题却变得愈发严重。抑郁、焦虑、厌学、敏感、叛逆……很多孩子甚至因此心灵产生创伤,被迫休学。
三甲医院副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龚郁杏临床经验20年、疗诊人次超过20000次,积累了大量青少年的案例,她用这本书告诉家长,如何做孩子的“心理医生”,养出心灵健康的孩子:
最终压垮孩子的,是哪“三座大山”?
哪几类家长,最容易伤害到孩子?
如何为孩子解压,做他的心理医生?
如何不让抑郁症“缠上”孩子?
孩子太敏感了,怎么调整?
如何帮孩子应对校园霸凌?

在当下的环境中,孩子虽然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是心理问题却变得愈发严重。抑郁、焦虑、厌学、敏感、叛逆……很多孩子甚至因此心灵产生创伤,被迫休学。

三甲医院副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龚郁杏临床经验20年、疗诊人次超过20000次,积累了大量青少年的案例,她用这本书告诉家长,如何做孩子的“心理医生”,养出心灵健康的孩子:

最终压垮孩子的,是哪“三座大山”?

哪几类家长,最容易伤害到孩子?

如何为孩子解压,做他的心理医生?

如何不让抑郁症“缠上”孩子?

孩子太敏感了,怎么调整?

如何帮孩子应对校园霸凌?

孩子厌学,家长该怎么办?

……

作者简介

龚郁杏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硕士,三甲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佛山市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佛山市社会心理体系建设专家,临床经验20多年,诊疗人次超200,000次。

擅长治疗焦虑抑郁、强迫症、儿童情绪行为障碍等心理问题,以帮助成人及孩子重拾生活的快乐与和谐。

相关资料

当今时代,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备受重视,但从事儿童工作的心理医却非常稀缺。咨询中,家长们经常问的问题是,我的孩子怎么了,我该如何去帮助他/她?其实,专业知识的不足,使家长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学会如何帮好孩子。“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你就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生》这本书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本书是专业人士倾心为家长们撰写的科普读物。它通俗易懂、知识点全,有很强的专业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开卷有益,请试着一读,它一定能帮到你!——李荔,北京大学医学博士,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注册督导师第一章 究竟是什么在“压垮”孩子
触目惊心的数据:孩子的心理问题不容小觑
在许多人眼中,随着物质条件的日益丰盈,孩子们的世界应是充满欢笑与无忧的乐园。然而,现实却为我们绘制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画卷。心理问题,这个看似遥远的词语,已悄然成为笼罩在许多孩子心头的阴影。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如同警钟,提醒我们:全球范围内,心理问题已导致 12% 的疾病负担,而抑郁症更是以其惊人的影响力,与 46% 的疾病紧密相连。
将目光聚焦于我国的青少年群体,《2022 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中的数据令人心惊:青少年抑郁症的患病率高达15%~20%,其中一半患者为在校学生,更有 41% 的学生曾因抑郁而不得不暂别校园。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研究则进一步揭示了问题的严峻性,我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高达 24.6%,其中重度抑郁占比 7.4%。这一串串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无数颗亟待关怀的心灵,是无数家庭难以言说的痛楚。
作为每天奋战在临床一线的心理医生,我们见过太多被心理疾病困扰的孩子:他们面无表情,内心仿佛被厚厚的冰层覆盖,对一切都显得漠不关心;他们情绪失控、暴躁不安,像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更有那些默默承受痛苦、自我伤害的孩子,他们身上的每一道伤痕,都让人触目惊心。

情绪是人生的方向盘:从认识到实践
情绪管理,是决定人生幸福的关键因素。情绪失控,常常导致人生失控。
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野马效应”,说明了情绪失控的破坏力是毁灭性的。“野马效应”的故事是这样的: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吸血蝙蝠,常在野马的腿上吸血。其实,蝙蝠所吸的血量很少,就像蚊子吸我们人类的血一样,根本不会对野马的生命造成影响。但是,当蝙蝠在野马身上吸血的时候,野马会非常愤怒,试图把蝙蝠赶走,并不停地奔跑。周而复始,野马不停愤怒,不停狂奔,最后被活活折磨死。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因为非常小的事情就情绪失控,感觉自己要爆炸,跟失控的野马一样,做出冲动的事情。很多悲剧就是在不良情绪的支配下,从小事开始演变,最后恶化到不可收拾的结果。

第一章 究竟是什么在“压垮”孩子

触目惊心的数据:孩子的心理问题不容小觑

在许多人眼中,随着物质条件的日益丰盈,孩子们的世界应是充满欢笑与无忧的乐园。然而,现实却为我们绘制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画卷。心理问题,这个看似遥远的词语,已悄然成为笼罩在许多孩子心头的阴影。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如同警钟,提醒我们:全球范围内,心理问题已导致 12% 的疾病负担,而抑郁症更是以其惊人的影响力,与 46% 的疾病紧密相连。

将目光聚焦于我国的青少年群体,《2022 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中的数据令人心惊:青少年抑郁症的患病率高达15%~20%,其中一半患者为在校学生,更有 41% 的学生曾因抑郁而不得不暂别校园。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研究则进一步揭示了问题的严峻性,我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高达 24.6%,其中重度抑郁占比 7.4%。这一串串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无数颗亟待关怀的心灵,是无数家庭难以言说的痛楚。

作为每天奋战在临床一线的心理医生,我们见过太多被心理疾病困扰的孩子:他们面无表情,内心仿佛被厚厚的冰层覆盖,对一切都显得漠不关心;他们情绪失控、暴躁不安,像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更有那些默默承受痛苦、自我伤害的孩子,他们身上的每一道伤痕,都让人触目惊心。

情绪是人生的方向盘:从认识到实践

情绪管理,是决定人生幸福的关键因素。情绪失控,常常导致人生失控。

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野马效应”,说明了情绪失控的破坏力是毁灭性的。“野马效应”的故事是这样的: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吸血蝙蝠,常在野马的腿上吸血。其实,蝙蝠所吸的血量很少,就像蚊子吸我们人类的血一样,根本不会对野马的生命造成影响。但是,当蝙蝠在野马身上吸血的时候,野马会非常愤怒,试图把蝙蝠赶走,并不停地奔跑。周而复始,野马不停愤怒,不停狂奔,最后被活活折磨死。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因为非常小的事情就情绪失控,感觉自己要爆炸,跟失控的野马一样,做出冲动的事情。很多悲剧就是在不良情绪的支配下,从小事开始演变,最后恶化到不可收拾的结果。

世界台球冠军路易斯·福克斯的故事就是一个很有名的例子。1965 年 9 月 7 日,世界斯诺克锦标赛决赛在美国纽约举行,参加决赛的两位选手分别是路易斯·福克斯和约翰·迪瑞。开局没多久,路易斯就遥遥领先,胜券在握。

然而,就在路易斯准备一鼓作气拿下比赛时,一只苍蝇不经意间落在了母球上。起初,路易斯并没有在意,只是挥手赶走苍蝇。在他第二次俯身准备击球时,那只苍蝇又落回母球上,惹得观众们哈哈大笑。两次驱赶,都未能把苍蝇赶走,本来情绪平静的他开始火冒三丈,遂挥起球杆去打苍蝇。结果,这一杆不慎碰到了母球。按照比赛规则,路易斯就算已经击过球了,只能返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对手约翰·迪瑞上台,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一口气把剩下的台球悉数击入球袋,最终获得了冠军。路易斯就是因为没控制住脾气而错失了本来已胜券在握的世界冠军。

现在的教育,多是“成功学”教育,孩子们都被鼓励拼命去学习,取得成功。但真正能脱颖而出、站到金字塔顶尖的人真的太少了,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普通人而已。只是很多家长和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直固守着这个执念。他们只能赢,无法接受挫败,导致情绪屡屡崩溃。

比如,一位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因为数学考试得了 93 分就要走极端。他说他们班最高分是 95 分,自己不如他,所以未来就没有希望了。他没有想过,2 分之差决定不了未来,因为未来还有无数的考试、无数的考验,可能有无数次的挫败,也可能有无数次的机会。因此,想让孩子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度过这一生,亲子教育中最不能缺失的一课就是情绪管理。

情绪认知:“情绪卡片”练习

父母是孩子情绪产生的根源,也是孩子学习情绪管理的启蒙老师。然而,有些家长自己不认识情绪,不知如何照顾自己的情绪,又怎能帮助孩子识别、管理情绪呢?

举个例子吧。一位妈妈带 13 岁的女儿来就诊,说孩子不跟家长沟通。我们提醒她,家长需要变成那个值得沟通的大人,孩子才会跟我们沟通。这位妈妈说:“我很愿意沟通的,虽然我现在刚刚生完二胎,还在坐月子,我公公婆婆都不管我,老公也忙着上班,我一个人带孩子,还要管这个大女儿,也常常失眠……”她一边说,一边流泪。我说:“你确实不容易。”她说:“没事呀,我没什么的,只要孩子好就行。”这位妈妈的情绪已濒临崩溃了,孩子甚至都在担心她了,但是她自己却一点觉察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哪里还敢跟她说自己的抑郁焦虑呢?所以,家长自身要认识情绪、学会管理情绪,才能给孩子提供稳定的情绪环境,防止孩子出现情绪问题,也可以在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更好地帮助孩子。

管理情绪,从认识情绪开始。

“情绪卡片”练习,是认识情绪简单而实用的方法。在进行情绪卡片练习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套情绪卡片。这些卡片可以在网上购买,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如果自己制作,可以在网络上搜索情绪的相关词语,然后写到空白的卡片上。

情绪卡片上分别写有不同的情绪词语,如快乐、悲伤、愤怒、惊讶、恐惧等。每张卡片上还可以配上相应的表情符号或图片,以便孩子更直观地理解每种情绪。此外,还需要准备纸和笔,以便记录孩子的思考和发现。

具体练习方法:

1.情绪的命名:认识情绪

让孩子从卡片堆中随机抽取一张情绪卡片,观察并大声读出卡片上的情绪词语,同时模仿或表达出相应的情绪。我们也可以轮流抽取情绪卡片中的一张,然后做出卡片上的表情或动作,让对方猜猜自己表达的是哪种情绪。

2.情绪的感受:情绪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情绪的感受包括身体感受、心理感受和行为表现。比如,当孩子抽到“沮丧”卡片时,我们可以这样问孩子的身体感受:“当我们沮丧的时候,身体会有什么感受呢?”孩子可能会说:“我感觉身体发麻,头晕晕的。”

我们还可以这样问孩子的心理感受:“那沮丧的时候,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呢?”孩子可能会说:“我感觉心累,不开心。”行为表现可以用肢体形式表达。亲子间可以相互模仿,或者用你做我看、我做你看的方法来练习。

3.情绪的分析:情绪的来龙去脉

(1)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有过这种情绪?

以“沮丧”卡片为例,我们可以问孩子:“什么事情曾让你感觉沮丧呢?”孩子可能会说:“我考试没考好,所以感到很沮丧。”

(2)是什么信念导致了这种情绪?

以“沮丧”卡片为例,我们可以问孩子:“你为什么会沮丧呢?”这样的提问可以帮助我们挖掘出隐藏在情绪背后的信念。孩子可能会说:“我觉得成绩差说明我笨,没有希望了。”这就是导致他沮丧的信念。我们还可以借助图表或游戏的方式进行复盘,把激发情绪的事件、情绪背后的信念罗列出来。

(3)在情绪的支配下,我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产生了什么后果?

把情绪支配下的言行显现出来,是挣脱情绪控制、做情绪主人的重要步骤。比如,孩子说:“沮丧的时候,我什么都不想说,什么都不力?可能是考试时太紧张了?”我们可以帮助孩子看到事情的另一面,分析具体的改进方法,而不是只关注最终的结果。

我们还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扮演一个处于这种情绪状态的角色,而父母则扮演另一个角色与之互动。这样做,可以让孩子看到,对于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有不同的应对方式。这个练习也有助于提高孩子理解自己和共情别人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我们还可以跟孩子一起练习情绪调节的其他技巧。例如,深呼吸、走路、听音乐或与朋友聊天等。

记住,在每次练习结束后,我们要与孩子一起回顾整个练习过程,并总结经验教训。总结内容包括:我认识了几种情绪?情绪对我们的身体、心理和行为有什么影响?是什么信念导致我有这样的情绪反应?如何调整我的信念?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调整自己的情绪?练习新方法后,我的情绪有什么变化?

本书特色

◆孩子心理问题发生时悄无声息,产生后就会如山呼海啸!

◆妈妈请注意:千万不要等到孩子心灵受伤之后!正确的预防,胜过后期一辈子的弥补!

◆三甲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教你养出心灵健康的孩子!临床经验20年、诊疗人次超过20万次!

◆抑郁、焦虑、厌学、敏感、叛逆……全身心呵护孩子的心灵,远离心理问题的困扰!

◆最终压垮孩子的,是哪“三座大山”?哪几类家长,最容易伤害到孩子?如何为孩子解压,做他的心理医生?如何不让抑郁症“缠上”孩子?如何帮孩子应对校园霸凌?……这本书里会有答案!

◆本书是专业人士倾心为家长们撰写的科普读物。它通俗易懂、知识点全,有很强的专业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开卷有益,请试着一读,它一定能帮到你!——李荔,北京大学医学博士,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目录

【目录】

认知篇:警惕,别让心理问题“缠上”孩子

第一章 究竟是什么在“压垮”孩子

触目惊心的数据:孩子的心理问题不容小觑

心理问题的根源:压在孩子心头的“三座大山”

剖析千丝万缕的烦恼:“三座大山”的连锁反应

亲子共长:亲子教育的“金字塔”智慧

第二章 警惕!这些家长可能会伤害孩子

暴躁型家长:情绪风暴中的亲子伤害与修复

强势型家长:以爱为名的控制

心理边界模糊的家长:别让孩子成为“工具人”

稀缺与泛滥的家长: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第三章 塑造孩子健康心理的黄金法则

亲子教育的核心: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说服孩子的艺术:态度与方法的融合

实践为王:实践是最好的成长路径

赋予意义: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方法篇:为孩子减压,成长为孩子的心理医生

第四章 情绪是人生的方向盘:从认识到实践

情绪认知:“情绪卡片”练习

情绪内核:“生命轴”练习

平衡情绪:“点对点”互动模式

应急之策:四步情绪平复法

第五章  赞美的力量:发现和表达孩子的优点

“超级忠粉养成记”:在游戏中探寻孩子的闪光点

“模拟秀”游戏:在角色扮演中发现孩子的优点

“优点连连看”游戏:每一个孩子都值得欣赏

第六章  亲子沟通的艺术:如何打开亲子沟通的大门

倾听与表达:“三分钟静音”与“代述”

肯定与提问:“你说得有道理”

沟通雷区:避免三大误区

第七章  家庭习惯培养:好习惯铸就美好家庭

家庭仪式感:家庭日的设置要点

家庭平衡术:找好人生的节奏感

亲子智囊团:定期复盘的设置

实战篇:青少年心理难题的解决之道

第八章  青少年常见情绪行为问题的解决策略

孩子一说自己不开心就是抑郁症吗?

孩子为什么会得抑郁症呢?

孩子得了抑郁症,家长该怎么做?

药物治疗,会不会副作用很大?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焦虑?

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调整焦虑?

孩子非常自卑,该怎么调整?

孩子太敏感了,该怎么调整?

孩子很暴躁,家长该怎么处理?

孩子叛逆,家长该怎么处理?

孩子有偷窃与撒谎行为,家长该怎么纠正呢?

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家长该怎么引导呢?

孩子太内向了,怎么调整?

孩子被同学议论或孤立,算是校园霸凌吗?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应对校园霸凌?

孩子特立独行、不善于与人合作,怎么办?

孩子厌学,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已休学在家,父母该如何应对?

孩子因焦虑而影响考试成绩,该怎么调整?

孩子为什么总是注意力不集中呢?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家长该怎么帮助孩子克服拖拉坏习惯?

赞助用户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你就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心理医师教你养出心灵健康的孩子》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7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