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徐存东著
页数:216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1702594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分析了影响泵站提水效率和能耗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评估泵站提水效率和能耗水平的理论模型与方法,并具体论述了水泵机组、传动装置、进出水管路、进出水池以及辅助设备对泵站能耗的影响机理和技术节能途径,介绍了梯级泵站运行工况的调节和优化调度的技术方法。本书可供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及从事泵站运行和管理专业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徐存东1993年7月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同年分配到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管理局工作;2003年7月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7月调入兰州兰州理工大学任教, 曾为兰州理工大学流体学院水电工程系主任、教授;2010年6月获得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水资源方向博士学位,同年调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任教,现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教授、副院长。
本书特色
《高扬程梯级泵站节能降耗关键技术与方法》共8章,第1章综述了梯级泵站节能降耗问题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现状,第2章提出了评估泵站提水效率和能耗水平的理论模型和方法,第3章至第6章具体论述了水泵机组、传动装置、进出水管路、进出水池以及辅助设备对泵站能耗的影响机理和技术节能途径,第7章和第8章分别介绍了梯级泵站的运行工况调节和优化调度的技术方法。
目录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梯级泵站节能概述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问题的提出
2 梯级泵站的输水效率
2.1 梯级泵站输水系统及其特点
2.2 基于动态平衡的梯级泵站输水系统运行效率
2.3 无监测设备梯级泵站的能耗评估模型与方法
2.4 无监测设备的梯级泵站效率评估模型应用
2.5 泵站效率评估结果分析
3 水泵的运行效率
3.1 水泵效率概述
3.2 水泵性能与选型
3.3 提高水泵效率的途径与方法
3.4 含沙水流对水泵效率的影响研究
4 水泵装置与运行效率
4.1 水泵配套装置对能耗的影响
4.2 泵站管路系统对能耗的影响
5 前池布置与提水效率
5.1 泵站前池
5.2 泵站前池的泥沙淤积
5.3 前池流态数值模拟
5.4 前池参数对水泵进水流态的影响
5.5 改善前池流态的技术措施
5.6 进水池附属结构与泵站能耗
6 出水池布置与泵站能耗
6.1 出水池的布置形式
6.2 出水池布置与流态
6.3 出水池结构与泵站能耗
6.4 出水管的出流形式与泵站能耗
6.5 出水流道对能耗的影响
7 泵站的工况调节
7.1 实际工况与设计工况的比对
7.2 运行工况点的确定
7.3 泵站工况调节的主要方式
7.4 不同调节方式下泵的能耗分析
8 梯级泵站运行的优化调度
8.1 概述
8.2 梯级泵站的优化调度系统
8.3 梯级泵站优化调度对象
8.4 梯级泵站优化运行
8.5 梯级泵站优化调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8.6 梯级泵站的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梯级泵站节能概述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问题的提出
2 梯级泵站的输水效率
2.1 梯级泵站输水系统及其特点
2.2 基于动态平衡的梯级泵站输水系统运行效率
2.3 无监测设备梯级泵站的能耗评估模型与方法
2.4 无监测设备的梯级泵站效率评估模型应用
2.5 泵站效率评估结果分析
3 水泵的运行效率
3.1 水泵效率概述
3.2 水泵性能与选型
3.3 提高水泵效率的途径与方法
3.4 含沙水流对水泵效率的影响研究
4 水泵装置与运行效率
4.1 水泵配套装置对能耗的影响
4.2 泵站管路系统对能耗的影响
5 前池布置与提水效率
5.1 泵站前池
5.2 泵站前池的泥沙淤积
5.3 前池流态数值模拟
5.4 前池参数对水泵进水流态的影响
5.5 改善前池流态的技术措施
5.6 进水池附属结构与泵站能耗
6 出水池布置与泵站能耗
6.1 出水池的布置形式
6.2 出水池布置与流态
6.3 出水池结构与泵站能耗
6.4 出水管的出流形式与泵站能耗
6.5 出水流道对能耗的影响
7 泵站的工况调节
7.1 实际工况与设计工况的比对
7.2 运行工况点的确定
7.3 泵站工况调节的主要方式
7.4 不同调节方式下泵的能耗分析
8 梯级泵站运行的优化调度
8.1 概述
8.2 梯级泵站的优化调度系统
8.3 梯级泵站优化调度对象
8.4 梯级泵站优化运行
8.5 梯级泵站优化调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8.6 梯级泵站的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