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烈
页数:1148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02010464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小莽苍苍斋”是田家英同志的书斋名,田家英同志1948年起担任毛泽东政治秘书,对清代历史颇有研究,多方收集清代名人墨迹,作为研究清史的史料。经过多年努力,他收集到了有清一代众多文化名人的手迹,其专门和齐全的程度在国内收藏界罕见其匹。本书搜罗小莽苍苍斋所藏的清代学者书札,以影印原件加排印释文的形式出版。本书去年初版后,进行了一些文字订误,对插图也进行了全面调整,使全书质量面貌得到改善。
作者简介
小莽苍苍斋斋主:田家英(1922—1966)四川省成都人。本名曾正昌,早年参加抗日救亡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至1966年任毛泽东秘书;1954年后,兼任国家主席办公厅、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田家英平生喜好书法,对清代历史颇有研究,他多方收集清代名人墨迹,作为研究清史的史料。经过多年孜孜不倦的努力,收集到了有清一代众多文化名人的手迹,其专门和齐全的程度在国内收藏界罕见其匹。
陈烈(主编):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员。
本书特色
小莽苍苍斋藏翰札集萃,映现一代藏家修史情节,
清代学者书札珍稀史料,浓缩文化名流细节人生。
过去知道家英同志收藏清人墨迹,以为只是收收而已,想不到竟收集得如此齐全成系统。以往国家博物馆多把征集的注意力放在年代久远的文物上,对清代文人学者的墨迹不够重观。家英同志在这件事上的眼光早了我们整整三十年。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 史树青
“小莽苍苍斋”所藏清人翰墨,从明末到民国初,约300年;有学者、官吏、金石家、小说家、戏剧家、诗人、书法家、画家,约500余位;约1 500件。数量多、收集专的是一代清儒的墨迹。“文革”爆发后,戚本禹接管了“小莽苍苍斋”的部分藏书,被他称为“国宝”的有毛泽东手迹、其他国家领导人的墨迹、“小莽苍苍斋”藏品总账目、数以百计的清人墨迹、信札、印章等都不翼而飞。藏书印有“京兆书生”、“家英藏书”、“成都曾氏小莽苍苍斋藏书”、“壬寅岁朝为小莽苍苍斋主人”等。
——李玉安、黄正雨《中国藏书家通典》(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田家英在收藏清代学者墨迹时,尤其注重寻觅文人书信。至十年浩劫前夕,已入藏清人信札600余通,涉及清代学者、书家、官员、文士300余家。这批藏品的时限,上溯至清康熙五年,下止于民国初期,跨越250余年之久。内容涉及对国事吏治的评议,艰难生活的记载,文人交往的描述,学术探究、典籍整理、修志续谱、雕版印书等等的讨论。其丰富的内容,集中体现了田家英的收藏初衷,是“小莽苍苍斋”藏品中史料价值极为丰富的一部分。
“观其所藏,知其所养”。“小莽苍苍斋”藏札是田家英当年为研究清史而搜集的重要文献资料,它经历了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的不断积累,“文革”灾难的劫后余生,俞伟超、史树青诸位专家学者的慧眼识珠,周铮先生前后三遍的披阅释文,以及斋主后人历时十余年的录入、校对、查询、整理工作。直到今天,终于形成这篇文章,犹如掀起面纱一角,请世人一览。但是,隐藏在这些文字背后的信息,以及这批信札所包含的深邃内涵,仍需要进一步挖掘、整理;使它在文化传承、学术研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真正实现前人的夙愿,更要下一番苦功。唯日孜孜,无敢逸豫,吾辈当为之努力。
——陈庆庆《“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信札初探图》(《中国文物报》2012年05月0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