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文学及其场域-澳门文学与中文报纸副刊(1999-2009)

封面

作者:王列耀

页数:223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0976337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选择极为重要的中文媒体《澳门日报》为考察对象,通过对副刊文学的研究,折射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澳门文学迎接历史语境转换的复杂过程,追踪文学创作实绩、创作与批评观念因革、文坛秩序重组的基本状况,以及与此息息相关的澳门生存命运的重新书写。

作者简介

王列耀,湖北武汉人,现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世界华文文学研究。
  龙扬志,湖南涟源人,文学博士,2010~2012年在暨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暨南大学中文系讲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批评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诗歌和世界华文文学。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刊载论文50余篇,发表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300多件。

本书特色

本书选择极为重要的中文媒体《澳门日报》为考察对象,通过对副刊文学的研究,折射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澳门文学迎接历史语境转换的复杂过程,追踪文学创作实绩、创作与批评观念因革、文坛秩序重组的基本状况,以及与此息息相关的澳门生存命运的重新书写。

目录

导论 文学场与澳门文学研究
 一 “澳门文学”:文学概念及其表述意义
 二 澳门文学研究:回顾与反思
 三 场域视域与澳门文学研究
第一章 “回归”与澳门文学历史语境转换
 引言
 一 从“后殖民”话题说起
 二 “过渡”的政治诗学与文化面孔
 三 “回归”:模糊的文学地平线
第二章 中文报纸副刊与澳门文学场之建立
 一 副刊:文学语境的语境
 二 副刊对澳门文学的塑造
 三 文学的改造
 四 “副刊能寄托些什么希望”
第三章 持续的文学激情:“回归”十年文学分类考察
 一 澳门新生代诗人主体变迁与“诗城”再造
 二 内在体验、社会诉求与本土书写——散文巡礼
 三 艺术的虚构与虚构的艺术——小说观察
第四章 澳门文学批评的场域与方法
 一 澳门文学批评的场域呈现
 二 澳门文学研究的边缘视角——以饶芃子的澳门文学考察实践为例
第五章 商业语境中的平面传媒与文学副刊
 一 产业·商品·营利:商业语境中的澳门平面传媒
 二 生产·传播·消费:副刊语境中的澳门文学活动
 三 商业性·消费性·文学性:栖身于媒介场的文学言说
第六章 副刊文学:直面中庸的悖论
 一 “框框文学”:报纸副刊的承担及其局限
 二 直面“中庸”的悖论
 三 “走出来”:澳门文学场域的开拓
附录 《澳门日报》副刊文学评论篇目(1999年1月~2009年12月)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文学及其场域-澳门文学与中文报纸副刊(1999-2009)》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70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