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郭复初
页数:534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04040951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财务管理学(第四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财务管理学》(第三版)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本书第一版曾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财务管理学(第四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系统阐明以公司制企业为代表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对国家财务也有专章讲述。其内容和体系安排有以下特点:以企业资本运动为管理对象,以理财目标为管理导向,以资金时间价值、风险价值和科学理财观为管理基本价值观念,以筹资决策、投资决策、成本决策、收入和利润分配决策为管理基本内容,以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评价为管理的基本环节和方法。《财务管理学(第四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分为财务管理基础、财务基本业务管理和财务特种业务管理三篇,共17章。内容包括财务管理总论,财务价值计量基础,企业科学理财观,筹资管理,项目建设投资管理,流动资产管理,无形资产管理,证券投资管理,成本费用管理,营业收入管理,利润与分配管理,财务评价,跨国公司财务管理,国家财务管理,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财务管理,网络财务管理,企业设立、清算与重组财务管理等。 《财务管理学(第四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上、中、下三篇分别对应初级财务、中级财务和高级财务的基本内容。本书可作为工商管理各专业单独或分别开设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师生使用和实际工作者参考。
目录
第一章 财务管理总论
第一节 企业财务的概念
第二节 企业财务的职能
第三节 企业资金运动的规律
第四节 财务管理的环境与目标
第五节 财务管理的原则
第六节 财务管理的环节
第七节 财务管理的体制
第二章 财务价值计量基础
第一节 资金时间价值
第二节 资金风险价值
第三章 企业科学理财观
第一节 企业社会责任理财观
第二节 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财观
第三节 人力资本理财观
第四节 国际理财观
中篇 财务基本业务管理
第四章 筹资管理
第一节 筹资管理概述
第二节 企业注册资本与公积金制度
第三节 筹资数量的预测
第四节 权益资本筹资
第五节 债务资本筹集
第六节 资本成本
第七节 资本结构
第五章 项目建设投资管理
第一节 项目建设投资概述
第二节 项目现金流量的预测
第三节 项目可行性分析
第四节 项目投资决策与风险管理
第六章 流动资产管理
第一节 流动资产管理概述
第二节 现金管理
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
第四节 存货管理
第七章 无形资产管理
第一节 无形资产管理概述
第二节 无形资产形成和使用的管理
第三节 无形资产的创新管理
第八章 证券投资管理
第一节 证券投资概述
第二节 债券投资
第三节 股票投资
第四节 期权投资
第九章 成本费用管理
第一节 成本费用概述
第二节 成本费用预测
第三节 成本费用决策和计划
第四节 成本费用分析、控制与考核
第十章 营业收入管理
第一节 营业收入概述
第二节 商品价格管理
第三节 营业收入的预测、计划和组织
第四节 营业收入的考核和分析
第十一章 利润与分配管理
第一节 利润与分配管理概述
第二节 利润预测与决策
第三节 利润实现与增长途径
第四节 股利理论与政策
第十二章 财务评价
第一节 财务评价概述
第二节 财务评价基本方法
第三节 企业财务比率基本评价
第四节 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
第五节 上市公司财务评价
第六节 财务报表分析
下篇 财务特种业务管理
第十三章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
第一节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特征
第二节 跨国公司筹资管理
第三节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管理
第四节 跨国公司转移价格管理
第五节 跨国公司风险管理
第六节 跨国公司结算管理
第七节 跨国公司纳税管理
第十四章 国家财务管理
第一节 国有资本概述
第二节 国家财务的内容与理论基础
第三节 国有资本管理体制与营运体系
第四节 国家财务投融资
第五节 国家财务分配
第六节 国家财务调控
第七节 国家财务监督
第八节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绩效评价
第十五章 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财务管理
第一节 人力资本及其产权属性
第二节 人力资本财务的内容与目标
第三节 人力资本财务估价方法原理
第四节 人力资本财努决策分析
第五节 人力资本财务贡献分析
第六节 组织资本财务管理
第十六章 网络财务管理
第一节 网络财务的特点和功能
第二节 网络财务系统的构建
第三节 网络财务系统的安全管理
第四节 网络财务的业务管理
第十七章 企业设立、清算与重组财务管理
第一节 企业设立、清算与重组概述
第二节 企业设立税收筹划
第三节 企业清算财务管理
第四节 企业并购财务管理
附录
一、复利终值系数表(FVIF表)
二、复利现值系数表(PVIF表)
三、年金终值系数表(FVIFA表)
四、年金现值系数表(PVIFA表)
参考文献
节选
3.系统性 系统性原则要求财务分析方法、程序、指标能相互配合,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它具体指:①综合性,即应把分析对象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全面分析与重点分析相结合,在重点分析时力求全面性;②经济性,即应尽量减少数据的数量和重复处理过程,降低信息加工成本。 4.稳健性 由于财务分析信息应保持与决策的相关性,而决策大多与不确定的未来有关,为避免决策者决策失误,在财务分析提供信息时,应尽量保持谨慎、稳健的态度,不高估经营业绩,不低估风险和可能的损失,以增强信息的可靠性。 五、财务评价的一般程序 (一)收集评价资料 收集资料是实施财务评价的基本前提,是财务评价的首要步骤。由于企业财务评价所涉及的因素比较复杂,因而评价所需要的资料是多方面的。从时间看,既要有反映历史及现状的资料,又要有反映未来趋势和前景的资料;从空间看,既要有所评价企业的财务资料,又要有国内外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相关财务资料;从性质看,既要有财务核算资料,又要有相关的财务预算资料;从形态上看,既要有定量方面的资料,又要有定性方面的资料。须加指出的是,评价资料的收集并非多多益善,而是应在相关性的前提下体现系统性,也就是说,应当从特定视角的评价需要出发,充分收集与该评价目的相关的评价资料。 (二)鉴别评价资料 财务评价结论的客观性有赖于评价依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因此,在对评价资料进行分析利用之前,必须对所收集资料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进行分析和鉴别。这种分析鉴别主要是评价人员凭借其专业知识和经验,通过对财务报表各项目数据构成及其在不同期间变化情况的考察,查明有无异常情况,若发现异常情况,则应深入分析研究,以辨真伪,去伪存真。对于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会计报表,评价人员应对该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执业道德及社会声誉等情况予以充分了解,以便合理地确认审计结论的可靠性。 (三)选择和计算相关财务比率 在对评价资料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进行分析与鉴别的基础上,选择并计算能从特定方面说明企业财务及经营情况的财务比率。财务比率的选择和计算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①符合可比性原则要求,并与评价目的相配合。②合理界定指标的内涵与外延,所界定指标的内涵及外延要与构成同一财务比率的其他指标具有内在关联性。用于计算财务比率的某些指标具有多种不同的内涵与外延。例如,用于测算获利能力比率的利润指标,有非常项目前利润与非常项目后利润两种概念。前者仅指公司正常经营活动实现的利润,而不包括与正常经营无关的非常项目的损益;后者则不仅包括正常经营利润,而且包括非常项目损益。再如用于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的销售额指标,有赊销净额和销售总额两种概念。前者只包括赊销收入,而不包括现销收入;后者则既包括赊销收入,又包括现销收入。指标的内涵及外延不同,据以计算的财务比率值也就不同。因此,在计算有关财务比率时应合理地界定指标的内涵及外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