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社会科学证据研究

封面

作者:梁坤

页数:278

出版社:群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0145238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全稿约28万字,共五章。第一章对社会科学证据的理论定位、概念、研究和实践意义、类型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二章系统第梳理了社会科学证据在国外特别是在美国司法证明活动中的应用历史;第三章以社会研究报告为切入点,对中国司法实践中业已出现的法庭上的社会科学证据进行了定量研究;第四章则从证据的审查认定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即证据的采纳和采信入手,深入分析了社会科学证据的采纳规则和采信规则;最后一章,即第五章,在前述四章论述的基础上,框架性地勾勒出了社会科学证据在我国司法证明中的适用领域。

作者简介

梁坤,1982年3月生,四川邛崃人。200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2008年、2011年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分别获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2013年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先后获得“北京市法学会2008年度优秀成果奖”、“北京市刑事侦查学研究会第12次研讨会一等奖”、“中国人民大学第五届学术新星”等奖项。 现任教于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主要从事证据学与侦查学研究。主持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第5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先后在《环球法律评论》《探索与争鸣》《中国刑事法杂志》《人民司法》《人民检察》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译有《法律与社会》(第9版)《法社会学讲义》等法社会学著作。

本书特色

全稿约28万字,共五章。第一章对社会科学证据的理论定位、概念、研究和实践意义、类型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二章系统第梳理了社会科学证据在国外特别是在美国司法证明活动中的应用历史;第三章以社会研究报告为切入点,对中国司法实践中业已出现的法庭上的社会科学证据进行了定量研究;第四章则从证据的审查认定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即证据的采纳和采信入手,深入分析了社会科学证据的采纳规则和采信规则;最后一章,即第五章,在前述四章论述的基础上,框架性地勾勒出了社会科学证据在我国司法证明中的适用领域。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社会科学证据概论
第一节 科学证据研究与应用体系的开拓
一、常见的科学证据简述
二、科学证据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科学证据
三、小结
第二节 社会科学证据的界定、意义及构成要素
一、社会科学证据的上位概念:科学证据的界定
二、社会科学证据的界定
三、社会科学证据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四、社会科学证据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社会科学证据的类型
一、基于研究方法的分类
二、基于生成时间的分类
三、基于事实类型的分类

第二章 社会科学证据在美国司法证明中应用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社会科学证据的雏形:布兰代斯辩论摘要
一、对法律形式主义的批判与社会学法学的兴起
二、布兰代斯辩论摘要简述
三、对布兰代斯辩论摘要的评价
第二节 社会科学证据在证明裁判事实中的初步探索
一、法律现实主义运动的背景
二、司法实践中遭遇的挫折
第三节 社会科学证据的司法应用的突破与推进
一、理论研究的铺垫与社会研究报告的准入
二、个案中的研究方法受到重视
三、布朗案:社会科学证据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第四节 社会科学证据发展的新阶段
一、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司法应用概况
二、理论研究的繁荣
三、法学院中的社会科学方法教育受到重视
四、纳入科学证据的理论与应用框架
五、法庭辩论争点的转型:从可采性到证明力

第三章 社会科学证据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应用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研究样本总览
一、研究方法与案例概况
二、案由分析
三、历史回顾
第二节 司法证明的环节分析
一、社会研究报告的取证
二、社会研究报告的举证
三、社会研究报告的质证
四、社会研究报告的认证
第三节 实证研究中凸显的重点理论问题
一、社会研究报告的总体评价
二、社会研究报告的证据形式
三、社会研究报告的公证问题

第四章 社会科学证据的审查认定
第一节 社会科学证据的采纳
一、社会科学证据的关联性
二、社会科学证据的合法性
……
第五章 社会科学证据在我国司法证明中的应用前瞻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社会科学证据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68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