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医药养生彩色图谱

封面

作者:翟华强

页数:364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12221016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青年教师学术沙龙集体智慧结晶
  国医大师、我国中药学学科创始人之一颜正华教授主审定稿
  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路志正题词推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no.11yjc880156)、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薪火传承3+3 工程”项目——金世元名老中医工作室分站(北京中医药大学分站)资助

作者简介

翟华强,男,博士后、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继承名老中医经验,先后师从于颜正华教授、王永炎院士、金世元教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调剂与合理用药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中药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养生保健协会理事、北京药师协会理事。

相关资料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库,要认真地挖掘。我们拥有宝贵的中医药学遗产,对这份宝贵的遗产,要整理,要学习,要继承,要研究,要尊重和善待。中药学与中医学紧密结合。对中药之升降浮沉、四气五味、补泻归经等性质的认识,是中国医药学家在植物药学、矿物药学或动物药学上的创造,是中国人的功绩。
  中医药养生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古人提出了一系列的养生原则和中草药养生方法。如饮食养生强调食养、食节、食忌、食禁等;药物保健则注意药养、药治、药忌、药禁。“药食同源,药食同功”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宝库和智慧源泉。
  目前,中医药养生日渐受到社会关注与热爱,但鱼龙混杂,缺乏行业规范,专业人员参与太少。面对中医药科普工作的迫切需求和严峻的现状,中医药从业人员有责任也应该去正本清源。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唯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以继承和弘扬医学为己任。今有中药学院博士勤奋好学,志趣高远。他们在教学、科研和临床诊疗过程中,面对当前较为普遍存在的不遵循中医药理论、滥用“养生”的现象,深感继承古代医家用药经验的重要性,乃邀志同道合者,历时二载,编成本书。其图文并茂,普及中医药养生知识与保健理念,供中医药养生学习者和研究者置于案头几边,随时查阅。斯是好书,谨志数语,乐为之荐。
  ——国医大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 颜正华

本书特色

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的关注,具有保健作用的食品在消费者中日渐受到欢迎。但需避免“以药为食”,中药养生必须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在把握患者个体差异的前提下,由专业医务人员指导选用。面对中医药科普工作的迫切需求和严峻的现状形势,中医药从业人员有责任也应该去正本清源。本书对中医药养生的概念、原则、内容、方法及因人因时等养生重要理论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并以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中药学》教材为参照,以原国家卫生部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中记载的中药为纲,以每味中药的来源、性味功效、养生保健、相关知识为目编写,并编撰养生要诀,旨在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同道的重视与指正。
  本书适合广大中医保健爱好者参考阅读。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中医药养生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中医药养生的定义
  第二节 中医药养生的特点
  第三节 中医药养生的任务
 第二章 中医药养生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生命
  第二节 天年
  第三节 衰老
  第四节 天人相应
  第五节 形神合一
  第六节 动静互涵
  第七节 协调平衡
  第八节 正气为本
 第三章 中医药养生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协调脏腑
  第二节 畅通经络
  第三节 清静养神
  第四节 节欲保精
  第五节 调息养气
  第六节 综合调养
  第七节 持之以恒
 第四章 中医药养生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中药养生的机制
  第二节 中药养生的应用原则
  第三节 中药养生方的组方原则
 第五章 中医药“因时养生”的方法
  第一节 因时养生
  第二节 春季养生
  第三节 夏季养生
  第四节 秋季养生
  第五节 冬季养生
 第六章 中医药“因人养生”的方法
  第一节 体力劳动者常用养生方法
  第二节 脑力劳动者常用养生方法
  第三节 老人常用养生方法
  第四节 妇女常用养生方法
下篇 分论
 第七章 补益药
  第一节 补气药
   枣
   人参
   党参
   西洋参
   太子参
   山药
   白术
   黄芪
   蜂蜜
   甘草
   白扁豆
  第二节 补阳药
   鹿茸
   杜仲
   巴戟天
   狗脊
   骨碎补
   胡芦巴
   黄狗肾
   肉苁蓉
   仙茅
   沙苑子
   淫羊藿
   益智
  第三节 补阴药
   鳖甲
   龟甲
   黑芝麻
   黄精
   女贞子
   百合
   天冬
   麦冬
   墨旱莲
   桑葚
   沙参
   石斛
   玉竹
  第四节 补血药
   白芍
   阿胶
   当归
   何首乌
   龙眼肉
   熟地黄
 第八章 解表药
  第一节 辛温解表药
   紫苏
   白芷
   生姜
   香薷
  第二节 辛凉解表药
   淡豆豉
   葛根
   菊花
   薄荷
 第九章 清热药
  鱼腥草
  金银花
  蒲公英
  鲜芦根
  马齿苋
  淡竹叶
  栀子
 第十章 泻下药
  郁李仁
  火麻仁
 第十一章 祛风湿药
  乌梢蛇
  木瓜
 第十二章 芳香化湿药
  藿香
  赤小豆
  砂仁
 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药
  茯苓
  薏苡仁
 第十四章 温里药
  高良姜
  黑胡椒
  花椒
  肉桂
  小茴香
  丁香
 第十五章 理气药
  刀豆
  佛手
  香橼
  薤白
 第十六章 消食药
  鸡内金
  莱菔子
  麦芽
  山楂
 第十七章 驱虫药
  榧子
 第十八章 止血药
  槐花
  小蓟
  白茅根
 第十九章 活血祛瘀药
  桃仁
 第二十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紫苏子
  杏仁
  胖大海
  白果
  昆布
  桔梗
  芥子
 第二十一章 安神药
  酸枣仁
 第二十二章 平肝息风药
  牡蛎
  决明子
 第二十三章 收涩药
  荷叶
  覆盆子
  莲子
  芡实
  乌梅
  肉豆蔻
 第二十四章 其他
  代代花
  青果
  罗汉果
  菊苣
  蝮蛇
  枳椇子
  沙棘
附录一 中药学基础知识
附录二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
附录三 笔画检索
附录四 拼音检索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医药养生彩色图谱》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66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