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庄孔韶 著
页数:192
出版社: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80768486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人类学绘画
内容简介
1995年,知名人类学家庄孔韶首提“不浪费的人类学”理念,这是一种关于人类学方法和实践的本土思想。不久后,人类学家与画家展开了跨学科交叉实验,旨在共同的田野体验中,通过“画文化”获得对地方文化立体而深刻的人类学体认,传达言外之意、画外之音,实现学术理性与诗性智慧的互趣、互补。
《人类学绘画:旨趣、志向与实验》就是“绘画人类学”这门交叉学科的实验性成果,收录庄孔韶人类学绘画23幅、文论3篇、沙龙实录2篇,立体介绍“绘画人类学”的学理来源、二十多年来的生动实践。文与画相互呼应,呈现出诗性与理性的双重面相,是绘画向学术领域拓展、学术表达审美化的代表性成果。
作者简介
庄孔韶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魁阁”学者、文化人类学首席专家,曾创建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新建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并受聘浙大恒逸讲座教授。现为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会交叉学科专业委员会主任。
1946年12月生于北京,新中国首位民族学(人类学)博士(1988),美国华盛顿大学人类学博士后(1990—1992)。人类学代表作为林耀华《金翼》的学术性续本《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其人类学纪录片《端午节》入围美国米德电影节(1992),《金翼山谷的冬至》入选英国皇家人类学电影节(2018)和中国台湾国际民族志电影节(2019),获中国民族志电影“终身成就奖”;其油画《金翼山谷的婚礼·入洞房》入选中国油画院、 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民族百花”油画精品展(2021)。近年其人类学代表作还有《时空穿行》《绘画人类学》《“离别”东南》和《人类学的诗学探索》。庄孔韶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魁阁”学者、文化人类学首席专家,曾创建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新建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并受聘浙大恒逸讲座教授。现为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会交叉学科专业委员会主任。
1946年12月生于北京,新中国首位民族学(人类学)博士(1988),美国华盛顿大学人类学博士后(1990—1992)。人类学代表作为林耀华《金翼》的学术性续本《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其人类学纪录片《端午节》入围美国米德电影节(1992),《金翼山谷的冬至》入选英国皇家人类学电影节(2018)和中国台湾国际民族志电影节(2019),获中国民族志电影“终身成就奖”;其油画《金翼山谷的婚礼·入洞房》入选中国油画院、 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民族百花”油画精品展(2021)。近年其人类学代表作还有《时空穿行》《绘画人类学》《“离别”东南》和《人类学的诗学探索》。
2013年11月,在上海人类学会发表演讲《绘画人类学的兴起》并接受人类学“终身成就奖”。提倡“不浪费的人类学”—— 一个改造传统认识论的本土行动理念与跨学科实验。其团队吸纳了文学、绘画、戏剧、传媒、医学等不同背景的成员,拍纪录片、“玩”诗、“玩”画,设计交叉学科研究实验。一代代学生“凡经先生指引,一生无论顺逆,都始终把人类学作为志业”。
本书特色
人类学与绘画这两个并置的学科因何结缘?在相同的田野体验下,绘画和写作何以用不同的方法面对外在的和内心的世界呢?
翻开此书,就能走入绘画人类学兴起的思想和行动轨迹,重拾已经或正在丢失的诗性智慧。
著名人类学家庄孔韶教授跨学科画作全新结集出版,通过23幅油画、3篇文论、2篇沙龙笔谈,了解绘画人类学学科理论前沿,及学科创造性实践的最新成果。
大16开锁线空脊平装,可完全平摊;120克特种纸张4色印刷,再现画作原始面貌。
目录
序二 庄孔韶: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范华(Patrice Fava)
前言
1 人类学绘画
2 论文
绘画人类学的学理、解读与实践
——一个研究团队的行动实验(1999—2017 年)
写文化,拍文化,画文化,演文化
——文化表征的跨学科团队实验(1979—2020年)
本土理论如何进入绘画人类学——互趣和隐秀的向往
3 沙龙笔谈
人类学绘画的旨趣与流向——绘画人类学团队成员笔谈
跨学科参展——绘画人类学双栖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