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文采与悲怆的交响:960年至1279年的中国故事:上

封面

作者:程郁张和声

页数:187

出版社: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4521270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话说中国》是一部具有多种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全书两千则景点故事,全面展示中国历史悠久亘长而又风云变幻的生动轨迹,八千余幅细腻反映社会生活的生动图片,立体凸显光辉灿烂的中华五千年社会文明成果。   享誉海内外的史学界学者李学勤教授担任本书总顾问,中国韬奋出版奖获得者何承伟担任本书总策划。   杨善群、刘精诚、顾承甫、程念祺等3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第一线历史学者撰写全书文字,将个人长年学术精华融于书中,倾力奉献经典而又精彩的篇章。本书是程郁、张和声编著的分册《文采与悲怆的交响(上960年至1279年的中国故事宋)》,讲述宋代960年至1279年的中国故事。   一个活泼、重商、享乐的社会取代了尚武、好战的社会,尽管它缺乏英雄气概,但儒雅的眉宇间已带有几分近代的气息,遍地弥漫的铜臭掩不住书香,好一个读书人的黄金时代。

本书特色

1、2006年国家主席胡锦涛赠送美国的国礼。
2、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图书之一。
3、中宣部民族史诗出版工程。
4、《话说中国》是中国出版界著名品牌,畅销12年的经典文化巨制。现应广大读者要求出版普及版,将原书的20卷本分为36卷,使其更符合历史学习的规律和逻辑,也使阅读更便捷,价格更实惠,携带更方便。
5、两千则经典故事,全面展示中国历史悠久亘长而又风云变幻的生动轨迹;八千余幅细腻反应社会生活的生动图片,立体凸现光辉灿烂的中华五千年文明成果。
6、一部具有多种检索功能,便捷实用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
71、伴随青少年成长的人文修养宝库。一部书将影响孩子一生。

目录

出版说明
梦想与追求——为最广大读者编一部具有现代意识的历史百科全书
一位从事出版工作30年的资深编辑对出版创新的领悟和尝试
总序
现代人与历史
著名学者解析中华历史如何与现代读者对话,现代人如何走进历史深处
专家导言
宋史专家谈其对宋代历史的最具心得的研究精华
把中国历史的秀美景致尽收眼底
本书导读示意图
前言
960年至1279年
平淡而耐人寻味的时代——宋代
○○一  黄袍加身
公元960年,赵匡胤自行披上了黄袍
○○二  杜太后教子
儿子成为天子,而杜太后却面有忧色
○○三  制服强藩
赵匡胤坐上龙椅,昔日的兄弟自然不服
○○四  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技高一筹,以杯酒除去隐患
○○五  扫平荆湖
柿子拣软的捏,荆湖成为砧上第一块肥肉
○○六  蜀中恶战
灭后蜀一波三折,如同蜀道之艰难
○○七  攻灭南汉
垂涎南汉之珍宝而起兵,结果却事与愿违
○○八  宋太祖不滥杀
宋太祖虽为一介武夫,却不轻易开杀戒
○○九  以文失国
一首绝妙好词,却以三千里山河换来
○一○  以文得官
旧主以文失国,旧臣却凭美文在新朝高升
○一一  整治骄兵
宋太祖手段毒辣,岂容骄兵横行
○一二  打架争状元
“之乎者也,助得了什么!”
○一三  半部《论语》治天下
“只读一本书者最可怕。”赵普却只读半本书
○一四  柔弱胜刚强
不肯杀人的将军却能百战百胜
○一五  烛影斧声
烛影摇曳,斧声铿锵,顿成千古之谜
○一六  钱俶纳土
最恭顺之吴越,也不过晚死几日
○一七  杀丐疑案
草菅人命,官府岂有公道可言
○一八  太宗雅兴
皇帝爱书迷棋,总强于沉溺声色
○一九  苦战灭汉
两代亲征,太原一朝灰飞烟灭
○二○  皇帝乘驴而逃
宋辽初次交锋,皇帝却乘驴车狼狈而逃
○二一  杨家将名传千古
可怜杨家一门忠义,到头仍报国无门
○二二  将军愚不可及
党进虽难得下民拥戴,却总讨皇帝欢心
○二三  刺字报国
将军不以战绩名世,却以刺字表忠彪炳史册
○二四  秀才豪气
秀才健胃,惊呆众好汉
○二五  宰相肚量
宰相出身贫寒,终身不忘拾瓜之耻
○二六  皇子惧严师
伴君如伴虎,衙内的老师最难当
○二七  少年得志
寇准少年聪明,可不善看人脸色
○二八  吕端大事不糊涂
吕端晚进迟钝,然每临大事不糊涂
○二九  澶渊之盟
契丹南下,寇准孤注一掷,迫御驾亲征
○三○  慢性子宰相
王旦一食三搁筷,故成一代名相
○三一  急性子州官
张咏心急吃不得热馄饨,不愧能干州官
○三二  宽容与敬佩
大器者使寇准惭愧;敢为者使张咏敬佩
○三三  和尚借宿成巧祸
若非向敏中明智,则和尚沉冤难雪
○三四  皇帝伪造天书
真宗封禅学道,一片乌烟瘴气
○三五  丁谓一举三得
丁谓机智而巧佞,得“鹤相”雅号
○三六  识画
从文人到武士,皆好书画
○三七  儒生迂腐
儒生以《诗经》断案,百姓传为笑谈
○三八  仁宗生母之谜
母子生不能相认,刘后死尚保一族
○三九  仁宗厚道
宋仁宗天性宽厚,四十二年国泰民安
○四○  将门虎女
曹皇后出身将门,临危不乱
○四一  好水川之战
西夏崛起,好水川一战,宋军损失惨重
○四二  名将种世衡
种世衡智勇过人,士兵拥戴,边民服膺
○四三  巧施离间计
种世衡不费一兵一卒,除掉西夏两员大将
○四四  曹玮妙计杀敌
春秋的曹刿使敌疲劳,宋朝的曹玮与敌休息
○四五  狄青夜袭昆仑关
兵不厌诈,狄将军一夕破关
○四六  包拯判案
说不完包公故事,只因历史上贪官太多
○四七  鱼头参政
鲁宗道性格刚烈,“骨鲠如鱼头也”
○四八  程颢辨年察奸
程颢一语断案,可见理学家并不迂腐
○四九  拗相公搞改革
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五○  奇人王安石
王安石奇在不拘小节,更奇在既固执又开明
○五一  好官我自为之
“笑骂由你笑骂,好官我自为之。”
○五二  脚踏实地司马光
“吾平生所为,无不可对人明说。”
○五三  一程成三苏
眉山一门三杰,却由一女造就
○五四  乌台诗案
才高八斗苏东坡,身陷朋党“文字狱”
○五五  神医庞安时
庞安时因病致聋,却练就一双慧眼
○五六  陈襄辨盗
陈襄以诈术审案,也不过耍小聪明罢了
○五七  文雅君臣败家国
蔡京善书,徽宗能画,一个败家,一个失国
○五八  亡国之音
都城夜深,禽兽之声四起,人皆谓亡国之音
○五九  玻璃瓶衬金
玻璃瓶内如何衬黄金?居然有巧匠敢揽此活
○六○  棋盘上的争斗
宋人对外用兵不行,却喜欢在棋盘上厮杀
○六一  欲雪耻反招辱
宋为雪耻而讨辽,却不耻向金下跪
○六二  国破家亡
国亡之日,钦宗哭叫:“宰相误我父子!”
聚焦:960年至1279年的中国

节选

唐亡之后,天下大乱,五十三年间,中原地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相继更替,史称“五代”,这些朝代最长的不过十七年,最短的只有五年,前后更换了八姓十四君。 政局之所以如此混乱,是由于唐代后期,逐渐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当统一的象征唐王朝轰然垮台之后,独霸一方的军阀便成了没头苍蝇,今天我起兵打倒你,明天我又被新的兵变推翻,新兴的辽国还常常趁火打劫,真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台”。老百姓受够了战乱之苦,只求早日安定下来。而宋王朝的序幕恰恰是从最令人厌恶的兵变开始的。 乱世造就的英雄 宋朝第一个皇帝叫赵匡胤,他本人便是这乱世造就的英雄。 赵家本是行伍世家,赵匡胤的父亲为禁军将领。后唐天成二年(927),赵匡胤生于洛阳夹马营。后汉时,他投在军阀郭威帐下,不久,就亲眼看到了兵变,看到这个外号叫“郭雀儿”的军人登上皇帝宝座,建立了后周王朝。赵匡胤心想:当皇帝原来这般容易。一颗野心悄悄地发芽了。 赵匡胤立下赫赫战功,赵家父子同典禁军,可赵匡胤并未满足,他有更远大的志向。在禁军苦心经营六年之后,赵匡胤以其豁达大度和英武收服了众多将士。然而,周世宗是少有的英明君主,其威望使野心家不敢轻举妄动。禁军的另一首领叫韩通,性情急躁无谋,遇事只会瞪眼乱吼,所以人们背地里称他为“韩瞠眼”,他的儿子有点小聪明,可又天生的罗锅腰,所以外号叫“韩橐驼”。早在赵匡胤收买人心之时,韩橐驼就多次提醒父亲,该及早防备那姓赵的,可韩通眼一瞪,大吼一声:“别胡说!”儿子便只好躬着腰退下了。 机会终于来了 后周显德六年(959),周世宗英年早逝,临死前,他拉着宰相范质等人的手,流着眼泪把七岁的儿子托付给他们,心里真是一百个不放心。 第二年元旦,朝廷的贺岁大礼还未结束,一匹快马便送来一个紧急情报,说是辽兵勾结北汉人侵,很快将南下。七岁的小皇帝哪知军国大事,懦弱的皇太后没了主意,叫来宰相范质、王溥商量,两人主张派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领兵抵御,马上出发。 消息传出,京城骚动起来。眼下这局势和后汉末何等相似,想当初,那“郭雀儿”就是领兵出征抗辽,在途中披上撕裂的黄旗,当上皇帝回京的。于是开封城里一个流言不胫而走:“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老百姓人心惶惶,因为每次改朝换代,新天子往往纵容骄兵在城中大肆抢夺,称为“夯市”,因此,许多富人慌忙卷起细软逃往城外。赵匡胤也有些慌了,偷偷溜回家中,把外间的流言告诉家人,说:“外面这样骚动不安,怎么办呢?”匡胤的姐姐正在厨房做面食,一听此言,顿时脸色铁青,举起擀面杖就朝匡胤头上打去,她气愤地说:“大丈夫面临生死关头,是否行动应在自己心里决定,跑回家中吓唬妇女有什么用!”说着把他赶了出去。赵匡胤默默退出,决心孤注一掷了。 历史文化百科 [加强皇权的举措] 宋朝十分注意分散大臣的事权,以此加强皇权。 宫城内设中书门下,或称政事堂,正副宰相在此集体处理政事,在北宋前期,宰相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宰相称参知政事;神宗元丰改革官制,宰相称尚书左、右仆射;徽宗时宰相称太宰、少宰;南宋时又改称左、右丞相,根据需要有时设平章军国重事,位居宰相之上,用以安置德高望重的老臣,或皇帝用以笼络宠臣。又设枢密院,作为主管全国军政的最高机构,其长官称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副长官称枢密副使或同知枢密院事。中书门下与枢密院俗称东西二府,副宰相与枢密院长官合称执政,加上宰相,简称为宰执。二府既相互监督,又相互配合,往往共同商讨决策。P26-27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文采与悲怆的交响:960年至1279年的中国故事:上》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62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