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良松, 主编
页数:595页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2321531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图说中医药文化史
内容简介
《图说中医药文化史》是“图说中医药文化”系列丛书中的一部。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来编写中医药文化通史,旨在从文化的视角研究中医药历史、总结中医药文明、发掘中医药人文精神,从中医药的视角认识中国文化。本书对中医药文化的概念、定义、内涵、外延等作了全面系统的诠释,同时通过大量的考古、文物、书画等珍贵历史图片,对中医药文化进行图文解读,这在中医药文化通史的编撰上独树一帜,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
“图说中医药文化”系列丛书包括《图说中医药文化史》《诗说中医药文化》《典故里的中医药文化》三本书,从不同视角来阐述中医药文化,史料翔实、文笔流畅、脉络清晰。同时引经据典、纵论古今、图文并茂,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历史长卷展现在世人面前,对中医药文化事业的传承与发展颇有助益。
作者简介
李良松,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台湾中医药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同时兼任世界中医学会联合会中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海峡两岸中医药交流合作分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医药界诗词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历获第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首届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先进事迹被中组部系统拍成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专题电教片《寸草报春晖——拓荒曲》。
多年来,先后编写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甲骨文化与中医学》《国学知要》《中医心质学》《佛医观止》等专著36部,联袂主编《中国佛教医药全书》《中国道医全书》《中国香文献集成》《中国佛藏医药文献全集》,总字数达2亿多字。发表《商周青铜器上的医学铭文探析》《殷商甲骨病案探释》等学术论文71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甲骨文、金文与陶文中的医学史料及语词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研究项目“中医药文化精神标识研究”等15项科研课题研究。
相关资料
“图说中医药文化”系列图书从不同视角来阐述中医药文化,史料翔实、文笔流畅、脉络清晰。同时引经据典、纵论古今、图文并茂,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历史长卷展现在世人面前,对中医药文化事业的传承与发展颇有助益。——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 陈可冀 《图说中医药文化史》从中医药文化史的视角来研究中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脉络清晰、涉猎广博,内容丰富、引证充分,以恢宏的手笔全景式展现中医药文化的源流历史、发展历程,对于正本清源、普及中医药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全国名老中医 周超凡 丰富的图片、扎实的文笔,让中医药文化史活起来了,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享受一场视觉与知识双重盛宴的美妙过程。
本书特色
“图说中医药文化”系列丛书将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中与中医药相关的历史和文化图文并茂地呈现出来,是这套系列丛书的鲜明特点,也是本系列丛书与中医学史的区别所在。《图说中医药文化史》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来编写中医药文化通史,旨在从文化的视角研究中医药历史、总结中医药文明、发掘中医药人文精神,从中医药的视角认识中国文化。
目录
序 上善若水弘大道 1
序 文化润医正扬帆 1
前言 格物致知仁者心 1
上编 总论 1
第一章 中医药文化源流 3
第一节 上古巫医文化时代 3
第二节 从医疗到医学时代 6
第三节 中医药学理论的形成时代 13
第四节 中医药学的繁荣时代 18
第五节 中医药学的稳步发展时代 24
第六节 中医药学的鼎盛时代 31
第七节 中医药学的全面发展时代 36
第二章 中医药文化的思想结构 42
第一节 政治制度对中医药学发展的影响 42
第二节 儒家思想及经学学风对中医药学的影响 45
第三节 佛教与中医药学 54
第四节 道教与中医药学 64
第五节 民俗与中医药学 75
下编 各论 83
第一章 三皇五帝时期 85
第一节 历史背景 85
第二节 医学神话 97
第三节 上古名医 102
第二章 夏商周时期 110
第一节 历史背景 111
第二节 医学人物 115
第三节 医事文化 128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 158
第一节 历史背景 158
第二节 医学流派 161
第三节 医事文化 169
第四章 秦汉三国时期 195
第一节 历史背景 195
第二节 宫廷医药 200
第三节 医林轶事 205
第四节 医学人物 211
第五节 文苑医事 221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 238
第一节 历史背景 238
第二节 医药经纬 245
第三节 医学人物 259
第四节 医林轶事 275
第五节 文苑医事 285
第六章 隋唐五代时期 302
第一节 历史背景 302
第二节 宫廷医药 308
第三节 医学人物 317
第四节 医林轶事 331
第五节 文苑医事 335
第七章 两宋时期 365
第一节 历史背景 365
第二节 宫廷医药 368
第三节 医学人物 369
第四节 医林轶事 386
第五节 文苑医事 393
第八章 金元时期 433
第一节 历史背景 433
第二节 宫廷医药 435
第三节 医学人物 438
第四节 医林轶事 451
第五节 文苑医事 457
第九章 明朝时期 463
第一节 历史背景 463
第二节 宫廷医药 466
第三节 医学人物 473
第四节 医林轶事 482
第五节 文苑医事 491
第十章 清朝时期 501
第一节 历史背景 501
第二节 宫廷医药 503
第三节 医学人物 512
第四节 医学著作 530
第五节 医林撷英 543
第六节 文苑医事 554
第十一章 民国时期 563
第一节 历史背景 563
第二节 中医教育 567
第三节 医学人物 571
第四节 文苑医事 578
第五节 中医贡献 583
第六节 中医传播与交流 587
前言
上善若水弘大道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开中华文明宝藏的钥匙。古往今来,中医药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当下,中医药文化的研究者们应当担负起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厘清中医药文化的历史脉络,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科学发展,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为人类健康贡献中国力量。
作为中医药文化研究专家,李良松教授曾多次参加国家中医药文化项目的论证工作,对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传播与推广都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他承接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精神标识研究”特别委托项目,并在此基础上主持编写了“图说中医药文化”系列丛书,通过《图说中医药文化史》《诗说中医药文化》《典故里的中医药文化》三部著作,从不同视角来阐述中医药文化,史料翔实、文笔流畅、脉络清晰。同时该系列丛书引经据典、纵论古今、图文并茂,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历史长卷展现在世人面前,对中医药文化事业的传承与发展颇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