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KBS电视台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88894397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1、《面条之路》光盘为第36届韩国广播大奖中荣获数项殊荣的纪录片,该片在热映期间便已经向全球10余个国家发行销售,受到了高度关注。
2、纪录片《面条之路》通过细致的拍摄手法,讲述了面条从起源到传播的三千年历程,反应出中国饮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3、这部纪录片由筹备至拍摄历时三年,摄制组走遍中国大陆、乌兹别克斯坦、韩国、日本、越南、泰国、不丹、土耳其、意大利等欧亚十几个国家,以各种确凿的考古证据和文献资料,全面展示各地面食文化。
4、纪录片《面条之路》相比《舌尖上中国》拍摄手法更细腻,文化底蕴更深。
相关资料
本书记录了高水准纪录片《面条之路》的制作过程,是“当代史上最有趣的饮食摄影计划”背后的故事。跟随作者脚步,走遍世界各地,追寻面条的起源,有无数新奇的经历在等着你。探险路上,处处是新的发现,充满梦幻色彩。作者用“面条”这个普通素材,将宏伟的历史和顶级的味道完美地“拌”成一份“美食”。在李旭正制片人的带领下,我们踏上“面条之路”的旅程,亲身体会他对饮食的热爱和热情。我相信读者一定也能体会到“发现”的喜悦,正如我感受到的那样。
——谭荣辉(bbc主持人、美食家、艺人)
从小我就爱吃面,也许冥冥之中和《面条之路》早已结下不解的缘分,所以,也许是注定会遇到李旭正制片人,让我参与了《面条之路》的制作。《面条之路》跳脱出以往纪录片的条条框框,叙事方式特别,画面感强烈,加上跳跃式的剪辑,因此能够担任纪录片背景音乐的制作,对我来说是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也是一次又一次的收获。现在,看到纪录片中用影像无法百分之百表达出来的部分能以文字形式呈现给读者,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尹相(作曲家)
小时候,我们家附近有间做面条的小店,刚做好的面条总是被高高挂起,像白纸一样在空中飘扬,那幅画面让我终生难忘。成为作家后,我一直想写一篇关于“面条”的小说,但现在想法改变了,因为纪录片《面条之路》让人们一提到“面条”就会想到“面条之路”。这部纪录片将日常随处可见的“小麦粉”变成“饮食艺术”,是部跨时代巨作。
——赵静兰(小说家)
纪录片《面条之路》非常优秀,通过有趣的食物“面条”,讲述了不同饮食文化的特色和文化间的交流。我非常高兴在书中也能感受到与纪录片中同样的感动。李旭正制片人对“饮食文化”有着独特的视角,拿捏得也恰到好处,我希望未来他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辻芳树(辻烹饪集团校校长)
本书特色
对亚洲人而言,面条是一种古老且具有灵魂的食物,它吸引了世界各地所有人的味蕾。面食为何会历经千年而不衰,成为东西方深得人心的大众美食?最早是什么人发明了面条?最初的面条又会是什么模样?为什么面条是条状的?个中玄机竟然能从木乃伊的面具中窥出蛛丝马迹?面条是怎样走进意大利而被称为pasta?对日本僧侣来说,面条又是怎样一种特别的佳肴?为了解开这些谜团,摄制组走遍中国大陆、乌兹别克斯坦、韩国、日本、越南、泰国、不丹、土耳其、意大利等欧亚十几个国家,以各种确凿的考古证据和文献资料,全面展示了面条——这一承载人类三千年文明的古老食物所走过的奇妙之旅!
目录
漫长旅途的开始
第一部分 寻找小麦和面条的起源
质疑“最古老的面条”
专家眼里“最古老的面条”
乌鲁木齐的一天
见到面条的祖先
前往吐鲁番
火焰山的干尸墓穴
火焰山的面条和拉条子
专家对火焰山面条文物的意见
2500年前面条主人的真实身份
第二部分在中国绽放的面条文化
当火焰山面条遇上中国汉族
有趣的“蛮夷”饮食——西安的胡食
暧昧的小麦中国起源说和未完成的面包
改变面食文化的中国汤文化和蒸食文化
重现中国最古老的面条“水引饼”
中国面条的圣地—山西省和煤炭
宋朝,面条文化的鼎盛时期
第三部分 亚洲厨房的面条
崇拜大米灵魂的广西人
在云南取得重大收获
相似的傣族米线和素攀武里米线
在泰国扎根的中国米线
探索隐秘王国不丹的理由
惊险的本塘行
山西面条机和本塘面条机
专家对不丹面条发源的意见
韩国汉江以北,压面机做的荞麦面条
汉江以南,小麦刀切面
中国面条文化的传道师——韩国僧人
传播中国面条文化的日本僧人
永平寺——日本精进料理的中心
永平寺面条带来的短暂“解放”
制粉技术的发展引领日本面条大众化
三面三色,日本面条故事
乌冬面败走“麦”城?
面条成为江户的快餐
第四部分意大利面史诗
威尼斯狂欢节说意大利面
传播意大利面的不是马可波罗
意大利面来自伊斯兰?
中国的面条,来到意大利
意大利面,在那不勒斯华丽起飞
飞向宇宙的游牧民食物
后记永恒的面条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