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丁梦周著
页数:268
出版社:海燕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3505106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分为上篇、下篇两部分。上篇重点写生活经历、所见、所闻、所感、尊重历史、力求真实、下篇有两大内容:一是对人生的某些看法、感悟;二是对书法艺术理论的思考。对渊深的书法艺术,只能丢弃东西,有选择有取舍,略表管窥之见而已,故曰“摭谈”。
作者简介
安徽宿州人,1934年出生。淮北师范大学教授。长期从事文艺美学、书法美学研究,曾出版理论专著和书法作品多部。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分为上篇、下篇两部分。上篇重点写生活经历、所见、所闻、所感、尊重历史、力求真实、下篇有两大内容:一是对人生的某些看法、感悟;二是对书法艺术理论的思考。对渊深的书法艺术,只能丢弃东西,有选择有取舍,略表管窥之见而已,故曰“摭谈”。
目录
上篇 峥嵘岁月
第一章 生命热土/4
第一节 故乡的记忆/5
第二节 大爱亲情/13
第二章 金色的梦(1942–1950)/29
第一节 我的启蒙摇篮—银果寺/29
第二节 草根情深/33
第三节 幼时爱好/39
第四节 记忆1948/41
第三章 中学的怀恋(1950–1956)/44
第一节 从小镇到县城/44
第二节 怀念我的美术老师/53
第三节 怀念我的语文老师/58
第四节 两件小事与两位校长/62
第五节 我的两个画友/62
第六节 怀念彭振良和黄继锐/64
第七节 城隍庙的记忆/65
第八节 三里湾旧事—-一段悲剧的记忆/66
第四章 狂飙岁月(1956—1974)/77
第一节 赭麓风云/77
第二节 “大跃进”运动/79
第三节 学习与劳动/84
第四节 难忘的实习生活/86
第五节 告别母校的记忆/90
第五章 特殊年代(1960—1974)/97
第一节 大别山俩月—“小秋收”日记/97
第二节 办农场/113
第三节 转折/114
第四节 命运的迁徙—调动散记/116
第五节 没有尊严的岁月—遭遇“文革”/119
第六节 下放散记/125
第七节 师范四年/130
第六章 师大纪事(1974—1999)/134
第一节 我的中文系十年/134
第二节 金陵纪行/136
第三节 我的美育情结/142
第四节 心路的纪念—两篇散文的记忆/143
第五节 我的“桐萌小筑”/146
第六节 我与吴孟复教授/148
第七节 艺术系创业记(1983—1988)/150
第八节 1986年书展回忆/152
第九节 艺术采风诗记/155
第七章 人间晚晴/160
第一节 细雨黄昏—我的婚姻/160
第二节 我的退休生活/168
第三节 冷暖人生/178
第四节 热土焮焮 恩厚绵绵/183
下篇 南窗夜话
第一章 感悟人生/188
第一节 观念与人生/188
第二节 人生苦旅/190
第三节 学会丢弃/191
第四节 真经难得/192
第五节 低调人生/192
第六节 话说感情/193
第七节 幸福断想/194
第八节 忍耐的哲学/196
第九节 交友之道/196
第十节 直面人生/197
第十一节 肖老师的启示/198
第十二节 人生意义/199
第二章 书艺摭谈/202
第一节 书法是什么—书法与线条断想/202
第二节 书法与文化/207
第三节 书法与哲学/209
第四节 书法与文学/213
第五节 简说书法线条品格/217
第六节 书法艺术的模糊性/217
第七节 书法:一门完善的艺术/226
第八节 谈谈书法发展的惰性/228
第九节 关于书法创新的思考/231
第十节 关于书法和谐断想/234
第十一节 书法欣赏漫谈/245
第十二节 我的书法/259















